第四百七十七章 歡迎來到平城斯諾克學院

字數:5743   加入書籤

A+A-


    翌日星期六,早上八點。
    平城斯諾克學院大門外早早地便排起了長隊。
    “大家要乖乖的哦,進到學院裏麵以後不要亂跑,要跟緊老師,明白了嗎?”
    “哪一隊先安靜下來,哪一隊先進,各位小隊長管好自己的隊員。”
    “......”
    老師們有條不紊地管理著孩子們的紀律,同時也熱絡地對跟隨而來的家長們攀談著。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對今天的學院開放日感到十分期待。
    平城學院在周圍的中小學群體中知名度還是很高的。
    孩子們課餘時間聊台球也不是什麽新鮮的事情,就連老師偶爾都會在課上聊起學院的事情:
    “你們知道那斯諾克世界冠軍誰誰誰嗎?他就是出身於平城斯諾克學院的。”
    “你們以為不好好學習就去打台球是一句玩笑話嗎?你們看看隔壁的平城學院,每年想進去學球的孩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最後進去的又有幾個?”
    “......”
    聊的多了,學院在大人和孩子們的心中就變成了一座聖地,培養世界冠軍的聖地。
    若是二十年前,這股話題風潮還遠沒有在平城流行開來。
    但近十幾年斯諾克人才輩出,也有華夏選手拿到了世錦賽冠軍,這都不斷地帶動著台球圈子一步步脫離了小混混運動的標簽。
    台球技法,台球禮儀,在華夏蔚然成風,連在課堂上談論台球都不再是一件需要避諱的事情。
    前不久,平城學院向周圍五座中小學發出了參加學院開放日的邀請。
    當天會安排孩子們聽台球講座,學台球知識,跟隨哥哥姐姐們一起上手接觸台球,還有近距離一睹傳奇大師風采的機會哦!
    沒錯,羅尼·奧沙利文和約翰·希金斯的參與為這次的學院開放日增色不少。
    兩位傳奇大師的名號在華夏流傳很廣,就連平時不怎麽關注台球這項運動的老師和家長們都偶有耳聞。
    如果有機會讓孩子們近距離接觸世界冠軍,那老師和家長自然樂見其成。
    所以這次學院開放日的火爆程度遠超預期,不得已,學院隻好安排了上午場和下午場,讓孩子們分批次來學院參觀。
    上午是靈光小學和自強小學的孩子們來參觀,八點鍾剛一過,學院大門打開,嚴帆對著大人孩子揮揮手:
    “靈光小學六年一班的師生家長們跟我來。”
    沒過一會兒,又有其他的學員出來引導師生有序進入:
    “靈光,五年三班、四班到了嗎?”
    “自強,六年二班在哪裏?”
    “......”
    在大家的有序指引下,孩子們陸續進入到了學院裏麵。
    而在學院會議室中,徐越彬早已準備就緒,他即將為今天的學院開放日致辭。
    不過一間小小的會議室並不能把兩大學校的師生家長們都請進來,於是很多來賓都被安排在了玻璃球房內,通過熒幕來收聽徐院長的講話。
    雖然學院整體麵積也很大,但正常情況下,即便加上玻璃球房,整個學院也塞不了兩大學校的師生。
    但好在學生也不是每個人都有來,所以整體上看空間還算是充裕。
    “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我們平城斯諾克學院首次舉行學院開放日的活動,我代表學院全體教練和學員,歡迎大家的到來。”
    “......”
    徐越彬首先向眾位師生問好,說了很多客套話。一段寒暄過後,他正了正神色,繼續道:
    “在介紹今天的活動之前,我想先向各位明確一點。”
    “今天的開放日,並不是什麽招生宣傳,更不帶有任何職業化方麵的指向性意味。我們純粹隻是想以台球作為媒介,跟各位師生家長展開互動交流而已。”
    “今天在場的學員裏麵,有參加過廣府斯諾克學院開班儀式的人,我在那屆開班儀式的最後給各位家長們說過一段話,你們應該還記得。”
    “雖然我是平城斯諾克學院的院長,但我仍然不再鼓勵孩子們走上台球職業道路,即便孩子在這一方麵有著驚人的天賦。”
    在今年年初的廣府學院開班儀式的最後,徐越彬曾經表達過類似的觀點。
    當時的發言引來了家長們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感到疑惑,你作為華夏斯諾克的前沿領路人,說出這種具有導向性的話語,真的合適嗎?
    今天徐越彬將這番言論搬到了學院開放日,果不其然,再次引來了家長和老師們的疑惑與不解。
    你既然不鼓勵我們打職業,那你為什麽還要開辦台球學院?為什麽要培養這麽多的台球人才?
    徐越彬笑容滿麵,望著竊竊私語的眾人,頓了頓:“我知道大家有很多問題,但請先容許我,短暫地給大家講一講平城學院的由來。”
    此時正站在學院實驗室裏的淩誌也在同步觀看著徐越彬的講話。
    半年多前的那次講話給淩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以為徐院長要把那次的講話重複傳達給今天的師生家長們,卻沒想到,接下來,徐越彬想要傳達的東西,無論從深度還是從廣度上都遠遠超過廣府那次。
    在距今大概四五十年前的時候,華夏台球圈子還處於一個未開化的狀態。
    那個時候,互聯網方興未艾,手機和自媒體更是還沒有普及開來,這使得台球愛好者們的交流很受限。
    雖說不少人也都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有著很多台球高手在日複一日地給大家奉獻著精彩的比賽,但大家並不能看到比賽的直播,電視轉播也基本不會青睞台球比賽。
    2005年之前,電視轉播台球比賽的次數屈指可數,連看到比賽都很難,更不要說去打比賽,甚至拿到獎項了。
    那個年代,除了特別喜歡台球的,其他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都對這個圈子敬而遠之,也沒有什麽家長會鼓勵自家孩子去學台球。
    平城斯諾克學院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了。
    如果說在那個年代,你想打比賽,隻能托關係、請教練、打聽參賽渠道、從野路子一步步走上最高領獎台的話,平城學院的出現,算是給了所有台球愛好者們一個嶄新的平台!
    訓練資源,人才培養,教練服務,參賽指引。
    所有的一切,學院應有盡有!
    自此,沒有人再是野路子,所有人都成為了正規軍!
    平城學院就像是黑夜裏的一盞明燈一樣,指引著所有台球愛好者們前行!
    加之球星的誕生,以及手機自媒體的發展,台球圈子才慢慢壯大起來,也讓圈外人了解到了這項運動。
    “如果說平城學院的誕生,是為了給所有台球愛好者們一個可以依賴的平台的話,那麽四五十年後的今天,我覺得平城學院的曆史使命,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徐越彬繼續道,
    “四五十年前,體育苗子並不容易被發掘出來,想要找到優秀選手參加國際比賽為國爭光,在某些項目上甚至成為了奢望。”
    “但當今這個時代並不缺少體育苗子,我們華夏健兒在國際台球賽場上拿到的冠軍已然不少。”
    “而學院,也早已不需要通過培養世界冠軍,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了。”
    “所以我時常在想,平城學院在當今這個時代,究竟還能再做些什麽?”
    “而這個時候,有兩個人給了我靈感。”
    “第一個人,是我的老相識,郭尊聖。”
    “台球圈子的人應該都知道他,但是在座的孩子們可能對他並不是很熟悉。”
    “他是華夏最早的那一批旅鷹職業球員,現在在鵬城開了一家形變台球俱樂部,經常組織社區台球比賽,邀請周圍的居民朋友和外賣小哥在一些奇形怪狀的桌子上免費打球。”
    “可以說,他在台球的全民化進程這條道路上,走得很遠。”
    “而第二個人,就是世界斯諾克魔都大師賽的亞軍,淩誌。你們看新聞的話,應該都知道他,他就是前段時間火爆各大新聞媒體的台球博士,此刻坐在實驗室裏的孩子們,你們應該都能看到他。”
    話音剛落,身在實驗室的淩誌突然感覺到一陣陣好奇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心裏不禁苦笑一聲。
    徐院長不說,其實還沒那麽多人能認出自己。
    大家會關注台球博士的事跡,但並不會關注台球博士的長相,頂多能有個印象就很不錯了。
    而現在經過徐院長的提醒,淩誌瞬間便成為了眾人的焦點,他還是習慣性有一些小慌。
    不過他很快便冷靜了下來,畢竟他已經見過了比這大得多的場麵,於是他麵向所有的目光,輕輕頷首,向大家微笑致意,算是打了聲招呼。
    而在熒幕的另一邊,徐越彬繼續介紹道:
    “我在東城市廣府學院開班儀式的家長會上,曾經給每一位孩子總結了他們那段時間的技術特點和優劣勢,並且以五芒星圖的方式呈現給了各位家長。”
    “後來在淩誌的幫助下,五芒星圖被搬到了線上,可以利用計算機視覺算法根據比賽情況實時自動統計球員數據,並呈現在觀眾麵前。”
    “這次魔都大師賽所用的五芒星圖技術,就是出自他之手!”
    “老郭和淩誌,他們一老一少,雖然各自代表著台球圈的老一輩和新生代,但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給這項運動帶來新的活力,新的玩兒法。”
    “不是那種隻有職業選手或者業餘愛好者可以理解的玩兒法,是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進來的遊戲!”
    “我覺得,這同樣也是平城學院在這個時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