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聖人的宣召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隨後,李世民才一臉嚴肅的看了看房屋的四周,然後小聲道:“趙兄弟,你難道不知道突厥的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領二十萬突厥大軍已經快要打到涇州了?”
“在下聽某的那位發小說,聖人今天一早接到的邊關急報,便立即召集了朝中的大臣進宮商議對策。”
“所以某猜想當時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應該正好在火鍋店裏吃火鍋,接到聖人的宣召,得知突厥大舉入侵之後,兩人應該是急著進宮,所以才沒有付飯錢就走了。”
“而且以某對房、杜二人的了解來看,一頓火鍋錢,他們還不至於吃霸王餐的。”
李世民隨後替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給趙辰解釋了一番。
說完,李世民突然神情嚴肅的看著趙辰,說道:“趙兄弟,這件事情可是朝中的機密,長安城中的百姓目前還不知道突厥人已經打過來了,你可千萬不要隨便傳揚出去!以免引發百姓的恐慌。”
見李世民此時一臉認真的樣子看著自己,趙辰不禁在心中暗道:“二十萬突厥大軍南下入侵,都快要打到涇州了,這種事情能瞞的住麽?”
“即便是自己不向別人透露,那些被突厥人占領的地方逃過來的難民,肯定會將這個消息帶到長安城的,居然還想不引起百姓的恐慌,真不知道老木這腦子是怎麽想的。”
趙辰心中隨即更加疑惑起來,曆史上的頡利可汗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的事情,不應該是發生在武德九年。
也就是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事件登上皇位的那一年麽?
可前段時間從官府發布的公告來看,現在已經是貞觀六年了,怎麽會出現二十萬突厥大軍南下入侵的事情呢?
趙辰隨即便意識到,自己是穿越過來的,雖然現在所處的世界也是唐朝,但是很多曆史上的事件有可能和真實的曆史記載不一樣。
就比如早就應該出現的突厥二十萬大軍南下,與李世民訂立渭水之盟的事情,竟然到現在貞觀六年才發生!
見趙辰沒有回答,李世民在心中思考一翻後,還是開口問道:“趙兄弟,對於突厥二十萬大軍南下的事情,你有何見解啊?”
聽見這話,趙辰這才回過神來。
根據曆史上的記載,突厥二十萬大軍一路南下,連下大唐數十座城池,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做,肆意屠戮無辜百姓!
甚至還將被俘獲的小孩和婦女當做兩腳羊捆綁起來充當軍糧!
突厥人的所作所為簡直到了令人發指、人神共憤的地步!
如果真任由他們打到長安的話,到時候不知道還有多少百姓要遭殃!
隨即回答道:“老木,你和我說實話,突厥人打到長安最快需要多長時間?”
李世民一愣。
回答道:“依照某的估算,以突厥人現在的進攻速度,打到長安,最快隻需要三天時間!”
“三天時間?”
“怎麽,趙兄弟心中可有解決之法了?”李世民急切道。
趙辰隨後起身,對李世民說道:“老木,你回去以後轉告聖人……”
當天從趙家村回到皇宮以後,李世民再次召集了長孫無忌等人議事。
開口便道:“李績,現在我長安城中有多少兵馬?”
英國公李績隨即站出來,拱手回答道:“藍田大營留有左右大軍一萬,再加上從附近州縣臨時征召來的兵員和甲士,除去皇宮的守衛,目前長安城中可調動的兵力在一萬五千人左右!”
聞言,李世民眉頭微皺,喃喃道:“一萬五千人,對付突厥的二十萬大軍,著實有些不夠卩阿……”
旋即,李世民臉色一正,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沉聲道:“傳旨,藍田大營左右大軍立刻開拔,朕要禦駕親征!”
杜如晦:“陛下萬萬不可啊!”
房玄齡:“陛下乃是天子,是我大唐之國本,目前陛下隻需要在長安城中固守,待李靖和侯君集二人的大軍回援之後,定能將突厥人全部趕出我大唐國境!”
長孫無忌:“房相說的對,陛下切不可以身犯險!”
蕭瑀:“陛下身係社稷,望陛下以天下蒼生為念。
聽見這話,在場的一眾大臣的臉上無一不是驚恐之色,紛紛站出來勸阻。
李世民心中何嚐不知道,現在最安全的辦法就是在長安城中固守待援,等著李靖和侯君集的大軍回援。
到那時候,唐軍或許還能與突厥大軍一戰。
可就在不久之前,趙辰給他出了一條計策,讓自己回長安以後轉告聖人,讓他親自帶兵去渭水河畔安營紮寨,並且控製住渭水河沿岸的所有渡口和船隻。
隻要能夠在渭水河畔守上五天左右的時間,趙辰自有退敵的辦法。
雖然這些話是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郎的口中,但說這話的人是趙辰,李世民縱使心中不停的打鼓,但也願意嚐試一番。
這時,尉遲恭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諸位大人方才說的對,陛下乃是一國之君,怎可輕易禦駕親征。”
“如若陛下信的過臣,就將那一萬五千交給臣,臣親自率軍前往涇州與頡利那狗雜碎作戰!”
“到時定將斬下頡利與突利的頭顱獻與陛下作夜壺用!”
尉遲恭這時候站出來主動請纓,瞬間刺激了大殿之中的其他兩位大將。
李績:“陛下,臣願意擔任先鋒,勢破突厥大軍於涇州城下!”
程咬金:“陛下,俺老程雖然已經有些日子沒打仗了,但還沒到不中用的地步,俺願意率大軍前往涇州,如果不能砍下頡利和突利那兩個狗雜碎的頭顱,俺願意提頭來見!”
程咬金和李績這時候都紛紛站出來主動請纓,李世民見了,心中甚至歡迎。
隨即大手一揮,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再言!”
“尉遲敬德!”
“臣在!”
“這次朕親自掛帥,命你為為先鋒,程咬金為副將,李績留守長安,藍田大營大軍即刻開拔,前往涇州!”
李世民很快便做出了此次出征的將帥人選,長孫無忌等人見李世民態度如此堅決,也沒有再上前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