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酬金

字數:3891   加入書籤

A+A-


    “否則的話,該死的就會是他們!”

    趙辰一邊說著,劉三斤一邊在旁邊不停的點頭,表示自己將趙辰吩咐的這幾點全都記了下來。

    見趙辰說完以後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劉三斤問道:“大人,那您對刺殺任務的酬金這方麵有沒有什麽要求啊?”

    趙辰稍稍思考了一下,說道:“現在咱們才剛剛踏進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名頭先打出來,所以酬金這方麵,可以適當的低一些。”

    “等到我們的名頭打出來以後,想要再請我們出手的話,那酬金的價格可就不能和現在一樣了。”

    “明白明白,小的明白。”

    “大人既然將這件事情交給了小的,還饒了小的一命,大人就是小的再生父母,小的一定會盡心盡力為大人做好每一件事。”劉三斤連連點頭。

    趙辰隨即打斷了劉三斤的這些套話。

    冷聲道:“你要記住,你的背後隨時都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你。“你跑的再快,也不會快過他手中的刀。”

    將在黑市接收刺殺任務的事情安排好了以後,趙辰便帶著李元芳離開了山神廟。

    第二天的時候,鄭府的人就跑去縣衙報了案,說是鄭廷懋和鄭老三出去以後一夜未歸,擔心兩人出了什麽意外,讓官府幫忙尋人。

    結果,官府在鄭筱一死的那座破山神廟中發現了鄭廷懋和鄭老三的屍體。

    這件事情經過當地的老百姓一傳開之後,就越傳越離譜起來,一時間鬧的人心惶惶。

    甚至好多人遠遠的看見那座破山神廟之後,寧願選擇繞道,也不會從那座山神廟旁邊過,以免沾惹上不好的東西。

    最後,官府的調查結果出來,認為鄭廷懋和鄭老三是死於他殺。

    但是對於殺害他們兩人的凶手,官府卻是一點兒線索都沒有。

    這件事情在滎陽鄭氏內部引發了極大的震動。

    因為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說,鄭廷懋在滎陽鄭氏一族中可是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先是鄭筱一不明不白的死了,官府一直沒有查到凶手是誰。

    現在鄭廷懋和他的管家又莫名其妙的死在了長安城外的破山神廟中,官府還是沒有查找出有關凶手的任何線索。

    這一下子引起了滎陽鄭氏族人的極大不滿。

    長安皇宮,太極殿。

    “陛下,今日早朝臣有一要事相奏!”

    “昨日,在長安城外的山神廟中發現了臣的本家大善人鄭廷懋以及其管家鄭三伯的屍體。”

    “官府仵作驗屍的結果表明,兩人皆是被人用利器割斷喉管而死。”

    “而就在不久之前,鄭廷懋之子鄭筱一也死於同一座山神廟中!”

    “可現在這麽長的時間過去,官府一直沒有查出殺害鄭筱一的凶手是誰!甚至連一丁點線索都沒有!”

    “如果官府能夠早點追查到殺害鄭筱一的凶手是誰的話。”

    “臣想,也就不會出現後麵的這些事情,臣本家大善人鄭廷懋以及其管家鄭三伯也就不會慘死於山神廟中!”

    “因此,臣請陛下責罰長安縣衙查案,辦案不力之責,將長安縣衙一幹人等革職查辦,看看他們是否與真凶有所牽連!”

    “同時懇請陛下將鄭筱一和鄭廷懋一案移交到大理寺查辦。”

    “臣相信,以大理寺的辦案能力,一定能夠早日將真凶緝拿歸案,以慰我本家大善人鄭廷懋及其子鄭筱一,管家鄭三伯之亡靈!”

    早朝剛剛開始不久,李世民這邊剛和長孫無忌商議完蕭瑀在涇州和靈州負責戰亂後重建的時候,鄭元壽就迫不及待的站出來,向李世民陳述了鄭廷懋和鄭筱一被殺的案子。

    不但要讓李世民將此前負責查案的長安縣衙的一幹人等全都革職查辦,還要求將案子從長安縣衙移交到大理寺,讓大理寺來專門負責這起案子。

    說完,太極殿內的文武百官中齊刷刷的站出來了二三十人。

    “陛下!臣認為鄭侍郎言之有理,鄭廷懋一家接連被害,已經造成了三條人命,可凶手至今仍然逍遙法外,如果不是長安縣衙辦案不力的話,那麽長安縣衙當中肯定有人與凶手有所勾結!”

    “因此,臣與鄭侍郎同議,肯定陛下降旨嚴查此案,並且將此前辦案不力的一幹人等全部革職查辦,以正我大唐律法!”

    “陛下,臣附議!”

    “陛下,老臣也附議!”

    “陛下,若是不能將凶手緝拿歸案,怕是會鬧的長安城裏人心惶惶啊!”

    “哼!現在長安城裏已經開始鬧的人心惶惶了,如果再不把凶手緝拿歸案的話,怕是老百姓們大白天都不敢出門了!”

    “臣等懇請陛下降旨嚴查此案……”

    在鄭元壽的帶動下,朝堂上的那些鄭氏官員,以及平日裏與滎陽鄭氏交好的那些官員們,此時紛紛站出來給李世民施加壓力。

    意圖讓李世民下一道讓大理寺專門查辦此案的聖旨。

    隻要有了這一道聖旨,大理寺在查案辦案的時候,就如同有了上方寶劍,其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看著站在大殿中央的那二三十人,這氣勢,如同逼宮一般。

    李世民強壓著心中的怒火。

    開口道:“諸位愛卿,這兩起案子朕都已經聽孟愛卿說過了,京兆府也已經過問了這兩起案子。”

    “朕以為,這兩起案子雖然一直沒有查到線索,但應該就是兩起普通尋仇的案子。”

    “據朕所知,那個鄭廷懋的手伸的很長,長安城中絕大部分的賭坊都和他有關。”

    “既然是開賭坊的,那自然就免不了會結上一些仇家。”

    “畢竟那些賭徒們輸急了眼,可是什麽事情都能夠做的出來的。”

    “所以,朕已經建議負責查辦此案的長安縣令,讓他著手調查一下鄭廷懋生前的社會關係,看看和什麽人有沒有鬧過矛盾,從而導致了自己的殺身之禍。”

    “另外,大理寺掌管天下刑獄,每天要處理的案子很多。”

    “如果像是這樣一起很有可能是私人矛盾引起的謀殺案都要朕親自下聖旨,再讓大理寺去查案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