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燧皇哲言 火種藏於萬物中
字數:6494 加入書籤
“燧皇歸位!”
“新篇章開啟!”
“華夏文明至此始!”
“掙紮中求生,哪怕深淵在側,依舊負重前行,正是有這麽一位位古人,我們的文明,才能絢爛綻放啊!”
“若是燧皇得知,萬年後世,人的文明沒有滅亡,反而不斷壯大,創造出一部震驚蒼穹的波瀾壯闊的浩瀚曆史,他該有多激動?”
“主持人,別再藏著掖著,告訴燧皇,我們這個後世的繁榮。”
……
現代網絡的彈幕,不斷炸鍋。
鏡頭裏的燧皇,徹底變了一個人,瞳孔深邃,蘊藏智慧的火光。
寫滿歲月滄桑的臉龐,似有光輝在跳動。
燧皇意味深長問道,“林,這一道文明的火焰,在你生活的那個時代,在與你生活的人類中,是否還依然存在?”
聽著簡單。
其實是在考驗。
他想驗證林楓這個來自萬年後的人,所說的東西,是捏造,還是真實。
燧皇又說道,“林,告訴我,在你生活的地方,古老的火焰,是否還在燃燒?”
原本那個意誌不屈的青年,猶如變了一個人。
陽光照入。
長發披肩的燧皇,如浴金光。
站在那,如一道鋼鐵澆築的巍峨巨人。
林楓知道,自己小覷了這位華夏最古老的“火祖”大人物,原始蒙昧的年代,並非人人平凡,總有一些人,能開天辟地,能創造封神。
燧皇無異就是這麽一種人。
或許在林楓出現時。
燧皇就已經猜到了一些東西。
故意斬向出一個自己天真、率性、魯莽的姿態。
而智慧。
始終深藏於心底。
林楓神色恭謙,開口說道:
“回燧皇,這一道文明的火焰,沒有熄滅,可以說持續燃燒了萬年,讓一片文明自黑暗中綻放,照破萬古長空。”
“它一直都在。”
“火焰轉化,化為電力,與天空雷鳴閃電不同,那是後世人可以掌控的電力,能夠發光,照亮千千萬萬戶家庭,哪怕是深夜,也亮如白晝。”
“凜冬時節,火焰轉化,取暖房屋,讓人能安然過冬。”
“後世人一日三餐,都會用火烹煮食物,這也是你在萬年之前的時代,傳授傳承的知識。”
“更可利用驚天大火,將人送上這浩蕩宇宙,探索星辰秘密。”
……
電力。
取暖。
烹飪。
飛上星辰。
每一個“新穎”的詞,對於燧皇而言,顯得陌生而又熟悉,同時也為之自豪。
小小的火焰。
能給人供給上等美味食物。
能取暖渡過撼動。
能化為雷鳴照亮黑夜。
甚至還能……
他表情變了,驚道,“林,你說的是真的,火的力量,能將人送上邈邈天空?”
林楓回道,“晚輩不敢說謊,後世人製造出名為“神舟”的飛行器,一瞬間爆發的火焰,想象不到的高溫,想象不到的推力……”
燧皇瞪大了眸子,不可思議道,“神舟?意為神駕馭的天舟;瞬間的溫度與力量,恐怕能焚山煮海吧?”
此話一出。
輪到林楓驚訝了。
那可是後世最高科技的傑作。
一個生活在萬年前原始野林的古人,沒有半點了解,居然也能看穿本質?
古人的智慧,絕對不容小覷啊!
“哈哈哈,神明駕馭的一艘天舟,燧皇這個比喻,還真是頭一回聽說。”
“以燧皇的智慧,放在今日,絕對可以勝任一個高職。”
“主持人,你不決定做點什麽?”
“是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不單手指天,將我們後世的“神舟”場景,讓燧皇看一看?”
“我們後世人創造的輝煌,應當讓老祖宗瞧一瞧,看看後世繁華。”
“若是看到驚天神舟,橫天馳騁,不知燧皇是怎樣的心境?”
……
觀眾們的議論,好比後輩取得一些成就,展示給長輩,長長臉。
這也正常。
假如你在外找到了個貌美如花的小媳婦。
肯定會想著,帶回村裏,給其他人炫耀炫耀,證明自己的本事。
或者買了輛好車。
恐怕第一時間,就會轟大油門回村,讓周圍鄰居對你刮目相看,出言讚許。
可惜大家在現代網絡的彈幕。
深處史前時代的主持人林楓,無法看到。
鏡頭裏。
燧皇望向高空,感慨萬千道,“好啊,後世人如此,我等古人也能安然長眠了。”
這是對後世人的成就,最大的讚譽。
林楓又說道:
“燧皇,其實您發明的人工取火,可貫穿華夏曆史,影響了上人類萬年的曆史進程。”
“後來歲月,與火有關的典故,比比皆是。”
“比如大禹以火,鑄造九鼎,將這片好大的東方土地,分為九州,構築天下大勢。”
“比如夏商周朝代,以烽火為信號,彼此傳遞消息,抵禦外敵。”
“比如火燒赤壁,魏蜀吳至此三國鼎立。”
“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偉人帶領,開辟出一個新的華夏時代。”
……
研讀華夏數千年曆史。
“火”字,是繞不開的一個詞。
燧皇眼神更亮了,林楓所說的後世曆史典故,並不詳細,可也能讓人夢回戰場,聯想到波瀾壯闊的一幕幕驚天駭地的大戰場景。
沒有火的文明。
能催生出這般讓人浮想聯翩的景象嗎?
甚至。
可能人類會在史前時代,就已滅絕了,和談後來的人類繁榮崛起?
燧皇手在顫抖。
這時,林楓才注意到,燧皇的手上,有兩樣精細打磨的木製品。
一個有凹槽的火引子。
一截圓條木棒。
這不正是鑽木取火的材料?
林楓問道,“燧皇,在我們碰麵的時候,您是否已經掌握了人工取火的訣竅?”
燧皇搖頭,說道,“昨晚,苦想一夜,終於明白火文明的真理。”
悟出來的?
林楓問道,“還望燧皇賜教。”
燧皇解釋說道,“高山噴薄可灼燒萬物的液火,火鴉體內,鳥喙口子有火氣跳動;食鐵獸等猛獸暴怒時,則有雷霆之怒;人類極盡悲傷時,雙眼發紅,胸口似乎也有火在跳動……”
林楓皺著眉宇,完全不理解燧皇的話。
他說的這些,不正是他離開居住地,外出遠行時,所遭遇的經曆嗎?
這能說明什麽?
不止是他,所有收看節目的觀眾們,也都不理解燧皇這席話的意思。
有人蒙圈發問,“我們的境界太低了嗎?”
燧皇繼續說道:
“大山,火鴉,食鐵獸以及人類,體內都能釋放火的氣息,都蘊藏火的力量。”
“火,不在遠方。”
“火的文明,也不需要跨越高山大河,因為它,就在所有東西的身上。”
“樹木可燃燒,它亦能催發出火焰。”
“石頭也是一樣。”
“火種藏在萬物中,用一定的辦法,便可點燃,便能照亮黑夜。”
……
這一番話,蘊藏哲理,已經算是透過現象,直接看到物質的真正本質了。
火存在萬物之中。
一山一河。
一草一木。
皆蘊藏火種。
如果燧皇不說,誰又能想到?
或者你可能知道,可自己思考過嗎?林楓自問,自己沒有深度想過這個問題。
“走!”
“去驗證我的想法。”
燧皇大步走出,陽光普照大地,金色光輝灑在每一寸天地間。
燧皇走在前方。
在他前方。
宛如自主鋪開了一條金色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