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軒轅號令 邀請周天神明相助

字數:7050   加入書籤

A+A-




    “昔者倉頡作書,字成之日,而天雨粟,鬼夜哭。”

    主持人林楓為軒轅黃帝做出解釋,說昔日倉頡造字的時候,粟米從天而降,夜裏鬼哭神嚎。

    “鬼,為何意?”黃帝困惑。

    在這個時期,“神”,“天”等等字已經誕生,“鬼”字明顯沒有成形。

    “鬼,也可以指神,或者說是有靈魂的東西。”

    “它沒有實體,有形,有影,但是人手不可觸及,可以影響人的大腦。”

    “有傳說,幽幽深夜時,它會四處遊蕩,在夜裏穿梭。”

    “人行晝,鬼走夜。”

    “陰陽相隔,也指死去的人,遺留的意念,或者是不甘的怨念。”

    林楓說得很詳細,這個世界存在“鬼”嗎?他自己也不清楚,眼下隻想對“倉頡造字”的真相,想去看一看,造字是否真能生出異象。

    畢竟古老的傳說,美麗而又動人,充滿著無盡的想象。

    比如倉頡……

    “生而能書,又受河圖洛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

    這段關於文字的起源,每一句話,都讓人神情向往,無法自已。

    荒林區域,有風吹過,林楓聽到就腳步聲時,耳邊就傳來一陣沙啞低沉的老人聲音。

    “粟米天降,是有的。”

    “驚動鬼神,也是有的。”

    一個慈祥老者走出,五十多歲年紀,慈眉善目,穿一件樸素華服。

    透著滄桑的臉龐,他的眼睛很奇特。

    一瞳雙目。

    本就深邃的眼睛,另藏“神眼”,開闔間,仿佛通往神仙地的門戶在開啟。

    “晚輩林楓,拜見倉頡前輩。”林楓拱手尊敬道。

    “王……”

    史官倉頡,向黃帝行禮問候,然後望向林楓,帶著萬分好奇道:

    “年輕人,你真是幾千年後的那個時代的人,穿越回來,探索曆史秘密?”

    林楓說道,“這個時期,距離我那個時代太遙遠了,一切都成為傳說,晚輩帶著無數人的希望,踏著曆史長河回歸上遊,追溯古老大事件,明悟祖輩們開創輝煌的曆程,還請前輩指教一二!”

    黃帝微笑道,“倉頡,為他解答疑惑!”

    “是!”

    倉頡張開的重瞳眼,閃爍著聖者智慧光芒,他取出一塊形似“巫骨板”的東西,扁形,像一塊特殊打造的木板,上邊鑿刻有一些複雜古字。

    “年輕人,為何說造字,能天降粟米,因為文字能記錄四季風雨,能記下翻土、耕種、培育、驅蟲、收獲等等詳細,有信息總結經驗,可以為下一年的耕種,提供最好的時間晴雨表,以此方法,能夠讓穀物獲得豐收。”

    “粟米出於土,長於天,如天賜的糧食。”

    “為何說文字,可以驚鬼神呢?”

    “黑夜森然,總有一些離奇古怪的事情發生,無法解釋的事情,比如有幽火跳動,比如有陰影在房屋周邊飄曳,比如能聽到死去亡者的哭聲……”

    “我奉軒轅王的號令,創造鑿字,要出新的字形,就要去涉足了解。”

    “我發現幽火跳動,是一些物質燃燒;一些陰影飄曳,是樹葉受到風力擺動;我發現那些恐怖的亡者哭聲,隻是某種野獸要捕食的尖嘯。”

    “原來我們無比恐懼的東西,有跡可循,所以我創造出這類文字。”

    “鬼神驚動的驚恐畏懼,從此不複存在。”

    ……

    倉頡的意思,利用文字的力量,去理解這個世界,使得自己思想強大,消除了內心恐懼。

    說白了,就是文字一出,靈智大開,人類有此發生蛻變。

    “晚輩,受教了!”林楓虛心說道。

    “年輕人,在你那個後世時代,這千般文字,還複存在嗎?是否已隨著時代消失,換成了其他文字?”

    倉頡望著林楓,那對重瞳眸子裏,說不出的期待。

    他一生造字。

    福澤天下部族,每一個字,都如同他精心嗬護長大的孩子。

    在倉頡眼中,自然不希望自己一手造出的文字,毀於曆史長河之中。

    豐神如玉的黃帝,神色凝重,特也想知道後來的子孫,是否還繼續沿用複雜的古老象形文字?

    林楓看著兩位六千多年前的古人,心緒萬千,他沒有籠統回答,而是念出一手後世人做出的詩句:

    “華夏漢字,生動形象。傳播文明,蓋世無雙。”

    “連綴成句,頓挫抑揚。書法字體,各具特長。”

    “篆書隸書,古色古香。行書流暢,正楷端莊。”

    “狂草奔放,鳳舞龍翔。對聯形式,漢字獨創。”

    “左右工整,能簡能詳。既便言誌,又供觀賞。”

    ……

    最後林楓又道,“每個文字,都經曆了華夏幾千年的浩蕩壯闊,都見證過一個又一個璀璨朝代文明,每個字符,渾然天成,有其神聖使命。”

    “是古聖先賢留與後人參悟大道的指引,喚醒生命本性,了悟人生真諦,追求人生價值。”

    區區一個文字符號。

    真有林楓說得那麽玄乎?

    事實上。

    一個文字的發掘,創造,融合,修整,使用等等,都是以為無比艱辛的曆程。

    每個文字,都蘊藏著祖輩們的血與淚。

    蘊含著對子孫後世的寄托。

    老者倉頡眼神發亮,不斷點頭,最後問道,“年輕人,能否用任意一個字,來闡述?”

    這位造字的老祖先,給出了一道考驗。

    既然你說得如此慷慨激昂,那就自己證明吧,證明你不是在誇大其詞。

    林楓露出思考表情。

    或許是角度問題,收看節目的觀眾們,看到林楓一臉苦相,好像是犯難了。

    “哈哈哈,沒想到,主持人也有這一天啊!”

    “不得不說,選用任意一個古字,看透本質,這個考驗可不容易。”

    “大家給出出主意唄,多發點彈幕,主持人萬一看到了,說不定自己上熱搜榜了。”

    “666666”

    “我選一個“王”字,氣吞山河,高高在上,一世為王,唯我獨尊。”

    “我選個“人”字,萬靈之長,擁有無上思想的生靈。”

    “我選個“九”字,九為尊……”

    ……

    一時間,網絡彈幕瘋長,無數的人發出彈幕,在為主持人籌謀劃策。

    甚至其他網站上,開始發布最美的華夏古字征集活動。

    還有人單獨排列一個華夏文字“排行榜”!

    鏡頭裏。

    林楓說道,“回軒轅黃帝,回倉頡前輩,晚輩打算以一個“聽”字來解釋。”

    隨後。

    他在倉頡造字的鑿板上,刻下了古老的繁體“聽”字。

    現代觀眾們,有些集體發蒙,誰都沒想到,林楓會用一個“聽”字來應對古人考驗。

    “一個聽字,能說什麽大道理嗎?”有人困惑不解。

    “與古人對話,聆聽祖輩教誨,我覺得大概是這麽個意思吧!”

    “我去,你這不是拍馬屁?”

    “在座各位,我就問一句,拍拍古聖人的馬匹,有什麽不妥嗎?”

    “身為學渣的我,竟無言以對。”

    ……

    林楓已經在給出自己的解釋。

    聽從耳,從王,從十,從四,從一,從心。

    字形較複雜,由六個單字或筆畫組成。

    聽是人的一種重要本能,正常人都有聽覺,而且聽覺之發育早於視覺與觸覺。

    著名詩句有:“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聽的構成特點。左半邊耳朵是聽覺器官,接著出現的是王。王者,貫穿天地人者也。

    耳下之王意味著:耳朵可以聽到天籟之聲、地籟之聲、人籟之聲。

    右半邊,十四極言數目之多,“十”表示玉之十種美德……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

    “四”表示四教……文、行、忠、信。

    下邊一橫為天,最下邊是一個心字。

    右半邊昭示的意思是:用心體會天所昭示的十種品德、認真實行四種教化,以成為君子。

    ……

    聽到林楓的解釋,黃帝顯得一臉震驚,心神駭然。

    他或許沒有想到,區區一個字,居然存在著這麽深奧的精義。

    過去良久,黃帝才問道,“倉頡,你造出“聽”字時,可有諸多理解?”

    對於首領問話,倉頡實話實說:

    “倉頡造“聽”字,耗時幾個春秋,最後成形,本意是要族人聆聽王的聲音,明悟王的品德。”

    意思差不多。

    這就證明倉頡造出的諸多華夏文字,一直傳承著,幾千年不滅。

    不久後,老者倉頡離開,繼續去忙碌自己的事情。

    林楓虛心問道:

    “軒轅黃帝,眼下蚩尤率領的九黎族,兵強馬壯,不可阻擋,敢問華夏部族,如何能贏下涿鹿一戰?”

    從實力對比,蚩尤的那群勇士們,駕龍馭豹,渾身銅鐵,有著碾壓之勢。

    林楓很好奇。

    涿鹿一戰,究竟是怎麽逆轉勝利?

    黃帝望向遠處山河,一字字說道:

    “我已發出軒轅號令,邀請周天神明相助,涿鹿戰場,蚩尤必敗。”

    就在此時。

    四麵八方,山搖地動,無數兵馬重音洶湧而來。

    旌旗晃動,塵土漫天。

    周天神明要出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