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陳橋兵馬並不容易
字數:8144 加入書籤
“有人說,他是一代明軍大帝。”
“因為他結束了自安史之亂以來200多年的戰亂局麵,重新統一了華夏,可以稱的上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後世曆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也有人說,他是一個昏君。”
“因為宋朝積弱三百年,全因趙匡胤的一項重文輕武政策,因而一代代積弱衰落。”
“不管如何,通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一係列重大舉措,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麵,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於後人有稱“宋朝是文人的樂園”的稱譽。”
“然而曆史的真相是什麽?”
“圍繞在趙匡胤身上的難題都很多。”
“黃袍加身後,他有沒有善待柴榮的子孫?”
“他的皇位為何不傳子?”
“49歲的他為何離奇暴斃?成為了千古迷案!”
“他又是怎樣帶領剛剛建立的趙家大宋江山,走上讓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空前強盛的經濟局麵?”
“歡迎收看《追溯華夏》節目。”
“今天,我們就回到大宋朝最初的起點,追溯那段塵封的往事。”
“對話宋太祖—趙匡胤。”
……
舞台上。
璀璨的燈光一陣炫目,縷縷光線,仿佛交織出一副古代天朝上國的繁榮都城景象。
再回眸。
林楓已經到達了公元前900多年的大宋初期——東京開封府。
夜深人靜,皇城外一片祥和寧靜。
皇城深宮中,卻是一片喧囂熱鬧的景象,數不清的宮女太監來回忙碌著,更有一堆堆甲胄禁軍巡邏,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
皇宮各處,掛著一盞盞大燈籠,光芒照耀,亮如白晝。
仿佛今夜將有一個巨大盛宴。
一處亭台樓閣中,布置巧妙,各種美味佳肴正在源源不斷上桌。
旁邊有樂師彈唱,有歌姬輕舞……
隻是。
這樓閣整座,隻有一人,唯有一人,一個身穿華麗龍袍的大宋天子。
“來了……”
趙匡胤微微抬頭,對著空氣說了幾句話。
有風拂動。
一個鬼魅般影子出現在樓閣內,落在盛宴大桌對麵的貴賓位置。
“小林,沒想到,你真的如傳說中神仙降世般出現了。”趙匡胤露出微笑說道。
“拜會前輩……”林楓行了個禮數。
“坐吧,等你多時了,看看今日的皇宮菜肴酒食,是否合你胃口。”
趙匡胤一副榮辱不驚的鎮定表情,正襟危坐,龍顏巍巍。
“前輩,讓您破費了!”林楓看著眼前幾乎是滿漢全席的豐盛菜肴,略微吃驚。
收看節目的一部分觀眾,直接看不懂了。
這畫風。
怎麽感覺哪不對勁啊!
“兩個的初次會麵,好像宋太祖提前知曉了,預感到會有後世人降臨皇宮拜訪?”
“串通好了?”
“這不就是一檔綜藝節目嗎?難道,不可以提前熟絡劇情?”
“臥槽,這演戲也太假了吧?”
“也不算假,起碼這位扮演宋太祖的演員,舉手投足間,有種君臨天下的帝王威儀。”
“還有那滿桌的菜肴,看著就是真品,不是道具,算很用心了。”
“各部的禁軍、宮女、妃嬪等等,演技還是可以的,在鏡頭拉近後,有種讓人身臨其,好像真的回到大宋古老時代的衝擊感。”
“節目結束時,我要好好研究一下彈出的演員表,看看裏邊的演員都是誰。”
演員表?
這些發言的觀眾怕是要失望了,因為最後出現的彈幕,有時會較為滑稽。
主持人——林楓飾
宋太祖——趙匡胤飾
宋太宗——趙匡義飾
……
畢竟是一檔較為特殊的直播節目,這樣的滾動的演員表,沒毛病。
而且關於“林楓是不是穿越古代?”的問題。
那些始終追隨者節目的老粉絲們,見慣不慣,都懶得去較勁,懶得去反駁了。
此次的對話,之所以這般熟悉,因為林楓提前“通知”了!
一道“後世人拜訪”的信息,貫穿時空,傳到了宋朝皇帝趙匡胤手裏,所以在今夜,趙匡胤提前準備了用場會客盛宴,並等待多時。
鏡頭裏。
相隔一千多年曆史的古今兩人,主賓對坐,飲酒寒暄,身旁有宮女侍奉。
對於林楓來說,趙匡胤給人的第一眼感覺,不是那種桀驁不馴的帝王威嚴,也沒有周武王、秦始皇、唐太宗那種睥睨天下的高高在上的形象。
有天子威儀,不過也很親和,還透出一種文人儒雅風範。
他的形象,倒也很契合重文輕武的大宋。
酒過三巡。
這場對話要正式開始了。
所有宮廷樂師、舞姬、宮女全部退下,巡邏皇宮的禁軍也守在十幾丈外。
“晚輩這次從那個後世而來,對話宋帝,希望能通過這場對話,讓後世的人,了解到一個更加真實的大宋。”
林楓挺直脊背,目視前方,不卑不亢道,“前輩,希望您能回答晚輩三個問題。”
“能與後世人對坐,放眼華夏數千年曆史,哪位帝王有此殊榮?”
“不說三問,就是百問,千問,朕也知無不言。”
“開始吧!”
太祖豪情,令人側目。
林楓點點頭,說出第一問道,“後世人皆知,前輩您在陳橋黃袍加身,可以說輕輕鬆鬆,不費吹灰之力,便奪取了這天下江山,是否屬實呢?”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家喻戶曉的一個橋段。
在現代人眼中,趙匡胤成為皇帝,登上帝位,似乎是輕而易舉的。
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若真這般容易。
那不是人人都能當皇帝了?
怎偏偏落到趙匡胤身上?其中是不是隱藏一段天大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小林,要說真話?”趙匡胤問。
“當然,晚輩此次橫渡而來,會將這場對話所有內容,帶回去,讓所有人閱覽。”
言外之意,太祖你說話需當心。
你所講的每一句話,你的一言一行,將傳到後世,影響到後世人對你的評價。
“那個後世的人,如何議論此事?”趙匡胤反問。
根據宋史來看。
陳橋兵變的最終受益者趙匡胤是最不知情的人,整個兵變都是順理成章的,沒有流血,也不存在預謀。
對於這個說法,趙匡胤隻是意味深長笑笑,沒有多說什麽。
“小林,你覺得黃袍加身事件,究竟如何呢?”趙匡胤隨後又問道。
這是希望聽一聽能“天降”古代青年的說法。
以此驗證。
後世所研讀的典籍史料的真偽程度。
關於這一段,林楓是做足了功課,據說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兵不血刃,其實早就露出了很多馬腳!
宋代史書有載,說先是早已許久沒有戰事的邊境發出警報,稱北韓與遼國聯手開始對後周用兵。
先皇柴榮去世後,新的皇帝才7歲,很多事依靠著宰相。
遼國想趁此機會解決掉後周。麵對來犯的敵軍,朝廷最終決定讓趙匡胤帶兵迎戰。
誰知趙匡胤稱朝廷給的士兵太少了,沒法去打仗。最終宰相便給他能夠統帥全國兵馬的權利。
初二點的兵,第二天就浩浩蕩蕩出發了。
到了陳橋便就地駐紮,第二天一早就發生了兵變。據稱士兵們在軍營內高呼讓趙匡胤當皇帝,還不容分說地將“黃袍”給一臉懵的趙匡胤穿上。
誰知進犯邊境的敵軍也消停了,趙匡胤帶著隊伍暢通無阻、浩浩蕩蕩地又回京了。
守城者見是趙匡胤,毫不猶豫打開了城門。
唯一一個反抗的便是侍衛親軍的副都指揮使韓通,不過他沒掀起什麽浪就被軍校殺了。
朝廷內都是什麽反應呢?那時還沒有散早朝,倆宰相見了趙匡胤後,眼淚嘩嘩的,自責不該倉促派兵,這麽一番後便開始跪拜趙匡胤了。
話說他們可是備受先帝榮寵的,結果趙匡胤要奪了其天下,他們卻哀嚎幾句就接受了,轉身安排禪讓事宜去了。
這點實在匪夷所思。
並且這朝廷內的武將,無論是太後之父符彥卿,還是張永德等人,也均跪服趙匡胤。
隨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禪讓事宜居然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準備得非常好。
當儀式開始,因為準備匆忙,正在擔心沒有禪位詔書怎麽辦,結果這一塊的負責人翰林學士陶穀拿出了代寫的禪位詔書。
初三發兵,第二天回京城。第三天江山就變為大宋了。那麽短時間兵不血刃讓江山改姓的,估計也就趙匡胤了。
這看似簡單,但從上文的大臣反應來看,實際上卻是早有蓄謀的政變。
而且,“出兵”本身就是一個安排。陳橋兵變也就3天,遼國大軍就自己撤了?
其實,通過《遼史》發現,在這期間並沒有進犯後周的記載。所以說,有敵人進犯完全是為趙匡胤兵變製造的虛假情報。
當然,曆史證明,趙匡胤的確是位很棒的皇帝。
說到最後。
林楓不忘恭維一下這位建立泱泱大宋朝的開國皇帝。
沒辦法。
後世人對古人非議,本就是不敬,沒有點讚賞言辭,說不過去。
“陳橋兵變,確實是朕一手策劃,外傳是黃袍加身,一朝更替,其實這其中的旅程,格外艱辛,弱走錯一步,將身敗名裂……”趙匡胤字字鏗鏘,並不避諱。
是啊!
一朝換皇帝,怎麽可能容易。
其中的暗流湧動,刀光劍影,絕對要比史書中的記載要難得多。
林楓問道,“前輩,您的心中,可曾有愧於柴家?”
“有!”
“可這亂世烽煙,荼毒華夏已久,自前朝帝駕崩,天下即將又迎來數不清的戰亂,生靈塗炭。”
“當年幼帝登基,鎮不住這煌煌天地。”
“朕不舉旗登高,如何能讓這分裂了上百年的華夏,回歸一統?”
“前朝社稷,朕不奪,亦有他人掠。”
對麵這位帝王一臉正色,無愧於心的表情說著,看來,對於陰謀詭計奪取柴家江山的事件,他並沒有多少愧疚之心。
這天下,幾千年來,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狀態,皇朝更替,歲月滄桑。
沒有誰對不起對。
哪怕是唐太宗,談起玄武門兵變時,亦不避諱。
對於這些古老的皇帝來說,在後世非議為汙點的事件,在他們眼中,並不是什麽大事,甚至是無關緊要的東西。
江山社稷牢牢揣在手掌心,在他生活的時期,登臨世間最高點,這才是硬道理。
至於曆史。
隨你們後世人去抒寫吧!
朕在這個時代第一,號令九州,莫敢不從,這就足夠了。<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