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自己被騙了
字數:4628 加入書籤
聽到武飛收留了自己,楊小小急忙站了起來,向他又行了一個萬福。
“多謝恩公收留!”
武飛這才覺得,自己有點太草率了,他還沒想好怎麽安置她呢。
看到一臉糾結的武飛,米花三人對視了一眼。
陳圓圓說話了。
“老爺,要不就讓楊姐姐和我住在一個屋吧?這樣也好有個照應!”
武飛想了一下,就同意了這個提議,讓陳圓圓帶著她下去了。
這個事情終於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隨著中秋佳節的臨近,街麵上也越來越有節日氣氛。
每個商鋪都換上了新的對聯,走在開封的大街小巷上,不時能聞到一陣子飄來的酒香。
武家宅院裏,武飛也拿出了一些二鍋頭,還有一些啤酒,加上派人出去采買的各色糕點和食物,就等著正日子到來後,整個宅院一同賞月了。
很快,日子就來到了中秋。
天公作美,天氣很晴朗。
當夜幕降臨後,天空中高掛的月亮,映照著整個大地,雖然沒有白天那麽亮,但還是能看到人的。
武飛命人搬出了一武武桌凳,放到了宅院裏,在桌子上放滿了食物。
武家宅院的所有人都落座了,武飛和他的三位準妾室,還有楊小小坐在上頭的桌子邊。
陳子昂帶著他的十幾個學生,坐滿了兩個桌子。
而淩楓,則帶著護院,坐在了一個桌子上。
剩下的武安,武福和武劉氏坐了一個桌子。
其他的幾個人,坐在另一個桌子上。
看著滿院子的人,武飛不由得感到由衷的自豪,這可都是自己的班底啊。
武飛首先敬了大家一杯酒,然後就讓大家隨意了。
淩楓等人,喝的是二鍋頭,他們喜歡這種烈酒。
他們原本以為,武飛沒有準備酒水,在喝了一口二鍋頭後,他們就再也舍不得放下酒瓶子了。
武飛也懶得提醒他們,二鍋頭和大宋現有的酒不一樣,畢竟酒精度數太高。
而陳子昂則喜歡上了啤酒,他不停的一杯一杯的喝著。
至於他的學生,武飛沒讓他們喝酒,畢竟他們還是未成年,喝酒不利健康。
武飛給自己和三位準妾室,準備了果汁,三五種不同口味的。
喝著喝著,武飛這才明白了一句詩詞的意思。
“每逢佳節倍思親!”
武飛感到自己很孤獨,雖然有這麽多人陪伴在自己的周圍,自己也有了紅顏知己。
但是,對於他來說,這裏並沒有自己的親人,不是自己的故鄉。
原來武飛並不是很理解,但現在他明白了。
武飛放下了果汁,開始拿起了二鍋頭,喝了起來,他想把自己灌醉,用酒精麻醉自己。
可是,不知道怎麽回事,他竟然覺得自己越喝越清醒!
於是,他就不停的喝啊喝。
米花三人不明白,剛剛還高高興興的武飛,怎麽突然間就變了?
她們開始勸武飛不要喝了,但武飛並不聽。
過了很久很久之後,武飛嘴裏說著亂七八糟的話,迷迷糊糊的醉倒了。
夢裏的武飛,夢到了自己的故鄉,也夢到了自己的親人,他仿佛騎著馬,馳騁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不停的向著遠方跑啊,跑啊
清晨,武飛醒過來的時候,感到一陣的頭疼。
宿醉的後遺症開始發威了!
不過,武飛感到有點不對勁,自己的邊上怎麽還有一個人,他看了一下,原來是陳圓圓。
他不由得一陣頭大,看來喝酒誤事啊。
原本是米花和米月兩個人,輪替著照看著自己,而從現在開始,又多了一個陳圓圓。
武飛覺得口很渴,準備起來了。
他的動作驚醒了陳圓圓,隻見她嚶嚀一聲後,睜開了惺忪的雙眼。
“老爺,你醒了?”陳圓圓問道。
當武飛說口渴了,陳圓圓立刻坐了起來,穿好衣服就去倒了一杯茶。
武飛喝完後,這才感到舒服了許多。
這時候,他才徹底清醒了過來,不由的開始糾結,以後該怎麽給三個人排班呢?
是輪替呢?還是學著《紅高粱》裏的,晚上想要睡那個妾室,就在妾室門口掛個燈籠?
抑或是學皇帝,製作一些竹牌,每天晚上翻牌玩。
自嘲了笑了一下,武飛才覺得自己想多了。
自己現在也就三個妾室,又不是三百來個,那用得著這麽複雜啊。
起床後,武飛用過早飯後,就帶上武福,準備去外麵轉一圈。
畢竟,他也就去逛了一次夜市,白天外出,除非是有特定的目的,還從來沒有轉悠過開封府呢。
武飛開始信步走了起來,他決定隨著心意,走哪算哪。
不知不覺間,武飛走到了一座宏大的宅院前,隻見宅院前的匾額上書寫著幾個大字,“寇萊公府”。
武飛一愣,自己怎麽就走到這裏來了。
寇萊公府好像是寇準的府邸啊!
不過自己和他不熟,自己一介布衣,雖然被賜了兩個宮女,但在這等大佬眼裏,也就是一個小爬蟲級別的吧。
武飛決定繼續向前走,看看能走到哪裏。
正當他要繼續往前走的時候,一個八抬大轎停了下來,從中下來了一個穿著整套朝服的大臣。
“寇公回府了!”前麵傳來一陣喊聲。
武飛看了一下,這人的麵相顯得很是剛毅。
武飛記得,葛優好像演過寇準,那副長相,實在是太滑稽了,而這人,明顯和葛優的形象扯不上半點關係。
武飛看到真人,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這個是自己見到的又一個著名曆史人物啊。
武飛記得,寇準字平仲,出生於陝西的一個名門望族,父親寇相在五代後晉時高中進士,官至魏王記室參軍,但在寇準出生沒多久就去世了。
寇準的成就完全依靠他個人的天資聰慧和勤奮好學。
寇準是被宋太宗趙光義給提拔起來的,19歲的寇準就高中進士甲科“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國章”,被任命為大理評事。
當然,寇準的最出名的事跡,當屬在檀淵之盟裏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等於是挽救了當時的大宋。
也是在寇準的強烈要求下,宋真宗趙恒勉強答應禦駕親征,在經過一係列縝密戰爭部署,終於打退了糧草不濟的契丹大軍。
宋遼這才議和,大宋保住了自己的江山。(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