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傳聞龍生有九子

字數:5380   加入書籤

A+A-


    一場小雪過後,永安城好像就變成了傳說中的勝境。

    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從很久很久之前,天下人便相信有神仙境的存在。雖然誰也沒有親眼見到過,但曆來都不缺乏虔誠的追尋者。

    而追尋仙跡以求長生這種事,對於君王們來說,更是一種無限的誘惑。君臨天下,統禦萬民的帝王,誰不希望自己能夠長生百歲,永遠站在權力頂端呢!

    這種事到了大秦王朝,便達到了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把整個天下都踏在腳下的大秦皇帝,仰望蒼穹,發出了長生的感歎。於是乎,北到北海,南至蒼梧。東到東海,西至大漠……四海八荒之內,都成了替他尋仙問道的天地。

    而這樣做的直接後果,便是加速了他的極速滅亡。身死國滅,帝業消亡。天下再度烽煙四起,民不聊生……直到天聖王朝為止。

    不過,大秦王朝雖然做了一個糟糕的榜樣,但它留下來的許多東西,卻都成了寶貴的遺產。

    就比如眼前的這座永安王城。不僅氣勢磅礴,建築雄偉。而且在整體上都構思十分巧妙,站在高處俯瞰,簡直就是一座最好的名城,天下無出其右者。

    “晴雪時霽,紅日初升。壯哉,如此山河!”

    李崇碧站在龍鳳樓上,看著自己腳下的雪景,不禁十分喜悅。他出身軍伍,並不善於文辭。等當上皇帝之後,才潛心學習。能隨口說出這樣的詞句來,已經算是十分難得了。

    周圍一片安靜。隨侍的內臣和侍從們並不敢隨便喝彩。皇帝是個不喜歡阿諛奉承的人,在這一點兒上,沒有人敢於隨便僭越。

    “陛下,雪後天冷,您還是別在這兒待太久了吧……。”

    離得最近的老太監小心翼翼的低聲相勸。他已經跟隨這位皇帝多年了,十分忠心。

    “這點小雪,算不了什麽。朕的身子骨還經受得住。隻是可惜,不能再騎馬出去踏雪,親身感受一下這好風光了。嗬嗬!”

    名叫盡忠的老太監臉上露出悲傷之色。他跟隨多年,非常了解這位主子的脾氣。別看他說的平淡,其實最近以來的身體已經越來越糟糕了。

    李崇碧無限留戀的看著永安城。他已經有好幾年時間沒有走出過這座王城了。甚至連永寧宮都很少出去。有時候想起來,做這個皇帝可真無趣呢!

    “咦!那邊竟然有人已經開始掛燈籠了,一年又快要到頭了嗎?”

    聽到他的疑惑。盡忠連忙走近一些,用手攙著他的胳膊,回答道。

    “陛下,現在已經冬月將盡。再有大半個月的時間,就是除夕之日了。恭喜陛下,海晏河清,又得一年太平!”

    附近的其他侍從也連忙躬身祝賀。老太監的話,雖然有吹捧的成分在內。但結束戰亂之後的天聖王朝,能夠恢複到今天的程度,確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李崇碧卻隻是淡然一笑。雪後的永安城銀雕素裹,如果再配上紅紅的燈籠,果然增添了許多喜慶。這讓他的心情也好了起來。

    “去吩咐一聲,宮裏的燈籠也都開始掛起來吧。今年是應該好好慶祝一下了!”

    老太監連忙大聲答應下來,立刻吩咐人去辦。

    “走吧!江山遲暮,歲月無情。不看也罷。”

    李崇碧揮了揮手,轉身下樓。他的腿腳有些不便利,早已經沒有幾年前的敏捷了。老太監盡忠連忙招護人跟上,前呼後擁,唯恐有個閃失。

    樓下的雪地裏,侍衛統領展陌默默的等待著。這個唯一可以在皇帝麵前帶刀的人,一直以來都保護著皇帝的安全。成為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陛下!三公子在等著覲見。”

    展陌低聲稟報了一句。李崇碧點了點頭,不置可否,徑直往前走去。

    所有人都跟在他身後,沿著長長的甬道,走出龍鳳樓之後,便是大舜門了。

    甬道上的雪早已經被打掃的幹幹淨淨。穿了一身深綠色夾袍的李嗣就站在門旁邊,恭恭敬敬的垂手侍立 。

    雪後的宮門口有些冷,風打著旋兒卷起碎雪沫子,這位貴公子腰杆兒挺的筆直,好像雪中的青鬆,自有一種凜然氣概。

    遠遠的看到皇帝身影走過來,他連忙俯下身子,施禮迎接。

    “兒臣見過父皇!”

    李崇碧停下腳步,上下打量他一眼。然後擺了擺手,讓他起來。

    “河東的差事,辦的不錯。我已經都聽說了。嗬嗬!”

    李嗣心中大喜。能夠得到皇帝隻言片語的誇獎,對於他們這幾個皇子來說,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謝父皇的鼓勵!時間緊迫,兒臣做的遠遠還不夠。多虧了郡守和地方官員的幫助,才不負父皇所托,安撫了一方百姓。今日特來複命!”

    李崇碧對他的回答很是滿意。他已經患病多年,一直憂心於後事。而他付出許多心血培養的長子李旭,卻在幾年之前不幸遭遇意外身亡。這對他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餘下的這幾個成年皇子,不管是才智還是學識方麵,都遠遠比不上李旭。這令他一度憂心如焚,唯恐後繼無人。

    好在,他們都成長的很快。尤其是三子李嗣、四子李元昊、七子李玄這幾個更是出類拔萃。短短幾年時間,都做出了令他滿意的表現。讓這位皇帝安心了不少。

    “去見過你母妃了沒有?”

    “已經去過了。”

    “嗬嗬!在幾個兄弟當中,你的年歲最長。以後不管任何事,希望你能顧全大局,好好照顧他們。這樣朕也就安心了。”

    “父皇放心,兒臣明白!”

    李嗣臉上一直保持著恭敬神色,他的心中卻已經在暗自警惕。皇帝的這幾句話看似平淡,但他卻深深明白這背後所想要表達的意思。

    如果認真說起來,李嗣並不是年歲最長的皇子。在他之上,還有大哥李旭,二哥李越。隻是很可惜,甘皇後所生的嫡子李旭早死。而李越也遭遇了不測。

    那一年,椒房宮失火,最受皇帝寵愛的栗淑妃葬身火海,香消玉殞。而她的兒子李越,也就此傷殘,再也站不起來了。

    也就是從那以後,李嗣就變成了名義上皇室最年長的皇子了。而他的母親韓熹妃,也就成了地位僅次於甘棠皇後的後宮女人。這其中的波詭雲譎,雖然真相無人得知。但民間傳說,卻多有猜疑。

    韓氏宗族的力量,無疑非同小可。隱約之間,韓熹妃似乎已經足以和甘棠皇後相抗衡了。而皇帝好像一直暗中默許這種兩宮平衡的存在,令許多人大為不解。

    然而,不管怎樣,李嗣在皇帝麵前,始終還是那個聽話的好孩子。

    “聽說元亨最近又做了不少荒唐事,你這個做哥哥的既然回來了,要好好約束他!別讓你們的母妃再多操心了。”

    “是!兒臣遵命!”

    李崇碧不再多說,揮手讓他退下。然後在眾人的簇擁中繼續往前走去。大殿裏還有許多重要的奏章等著他批閱,有幾個大臣也已經等候多時了。

    直到皇帝的身影走遠,消失在大舜門外。李嗣才直起身子,拍了拍膝蓋上的殘雪,臉色平靜的出宮而去。他是一個愛幹淨的人,從來不允許有任何的髒點沾身。

    “元亨,你……怎麽總是不聽我的話呢!”

    他低聲默念出這句話的時候,已經跳上馬背,在幾個侍從的簇擁中,離開了永寧宮。

    身後巍峨的宮殿在雪色中越離越遠。宮門口已經有小太監在忙碌的掛紅燈籠了。李嗣的心情卻並沒有因為剛才皇帝的誇獎而高興。恰恰相反,他的心頭布滿了陰霾。

    李玄和李元昊就快要回來了!他們之間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時至今日,他們已經再也回不到從前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了。將來如何,誰也無法預料。

    半個時辰之前,韓熹妃在自己的宮中狠狠的罵了這個兒子一頓。李嗣心中非常明白自己母妃的急迫心情。但他有些話並不會對她細說。他已經不再是那個什麽事都需要母親拿主意的少年了。未來的命運將會掌控在自己手中,誰也無法替他主宰!

    李元亨今天本來心情很好。在這樣的天氣裏出城打獵,是他最近最喜歡做的事。一大早他就帶著一大幫子人,呼朋喚友,騎馬到了城外南山,走馬追逐,引弓射獵,收獲頗豐。

    南山就是終南山。莽莽蒼蒼的山林深處,有的是飛禽走獸。李元亨三天兩頭就來打獵,從來沒有空手而歸過。

    身為當今皇帝第五子的尊貴身份,身邊當然不缺乏追隨者。永安城裏的世家豪門紈絝子弟,都以他為馬首是瞻。

    李元亨從小蠻力過人,加之他性情十分傲慢暴躁,雖然在皇帝的嚴厲管束下沒有做過什麽太過於惡劣之事,但普通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據說他小小年紀,已經力能扛鼎。至於走馬馳獵,更是不在話下。

    大黑馬踏碎薄雪,這位盡興而歸的皇子親手射殺了一頭黑熊,兩隻野鹿。一行人出山之後,一時興起,就在田野之間燃起火堆,燒烤獵肉,飲酒驅寒。

    卻沒想到,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就從他的這把火燃起了開端!

    《國史·端王傳》:“文帝五子元亨,勇力過人,素驕縱。嚐為不法事,有司不敢問。帝聞之,大怒,欲重責。韓王嗣為之拜求,方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