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國有危難可問誰

字數:5047   加入書籤

A+A-


    青戈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蘇鱗這麽多日子沒有回府,今夜回來,竟然又受了傷。看著他半邊胸膛被鮮血染紅的樣子,她既生氣又痛心。

    而在聽說是被一個女子所傷之後,她就更加憤憤不平了。

    看著她提起劍就要衝出去的樣子,蘇鱗有些哭笑不得。他忍著傷痛,連忙一手抓住她胳膊,讓她不要衝動。

    “隻是誤會而已,你就不要去再添亂了吧!”

    “誤會?用刀給你割這麽長一道口子,再深一點兒,你就沒命了!這明顯就是抱有深仇大恨的人,想要一刀取你性命的。這怎麽可能是誤會呢?”

    青戈滿臉都是不相信的表情。她在府中這麽長時間,實在是感覺太悶了。如果有機會找人打架,她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蘇鱗沒有辦法,隻得給她簡略介紹了一遍今夜發生的事。他這不解釋還好,青戈一邊聽著他的解說,一邊已經瞪大了眼睛,好看的柳葉眉都豎了起來。

    “竟然是胡人?蠻胡人會有什麽好東西呢!你難道忘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嗎?”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那對蠻胡兄妹雖然身份不太簡單,人還是不錯的。”

    “他們是什麽身份?竟然敢來傷你,我必不饒她!哼!”

    蘇鱗搖了搖頭。看著她細心的替自己清理包紮好傷口。心中一片平和。

    “蠻胡人派遣他們的王子入永安為質,這是天聖王朝的一個重大勝利。這位王子雖然隱瞞了身份,但許多人都很明白。他竟然在永安遇到了自己十多年未見的妹妹……嗬嗬!倒是多虧了他的幫忙。要不然恐怕就不是受這點兒傷這麽簡單了。”

    青戈雖然有點兒聽不太明白這其中的關係。但蘇鱗一副輕鬆的表情,也讓她放下心來。

    “蠻胡人早晚還會挑起戰爭的,既然如此,為什麽不趁機殺了這個王子呢?”

    “如果隻是殺人就能夠平息戰爭,那還真是簡單了呢!”

    蘇鱗搖了搖頭。他並不想和青戈多說這些事。受傷倒是一個很好的借口,可以舒舒服服的躺下來,好好歇上幾天了。

    青戈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忽然又心情好轉起來。她興高采烈的說著府中最近發生的事。蘇鱗眯著眼睛微笑,清風從外吹進來,很是涼爽。他已經很久沒有靜下心來享受這難得的時光了。

    不過,他想要在這府中偷懶,好像是很難辦到的事。

    永安城中,最近風雲忽變。有一個不太好的消息,終究還是從朝堂傳了出來。

    嶺南的糧食不知道怎麽運不過來了。對於正處在青黃不接時節的北方這些郡縣來說,這真是一場即將麵臨的災難了。

    包括永安城在內的北方數百郡縣,都因為長期經受旱災,糧食減產甚至絕收。

    今年春天開始的挖渠灌溉,雖然多少緩解了旱情。但這一季的糧食,想要成熟和收倉,還有半年多時間呢。

    因為前期的戰爭,天下許多郡縣的糧倉早已經空空蕩蕩。如果不是嶺南地方的糧食運輸支持,可能後果還要嚴重的多。

    可是,現在嶺南的糧食竟然出現了運輸斷絕。這可是一件關係重大的事!

    朝廷已經連續派出了好幾批使者去催促,然而一直也沒有得到回信。這在從前是一直沒有過的事,難免令人憂心忡忡。

    而在經過這大半個月時間之後,終於有消息傳了回來。

    嶺南數地都出現了山匪,他們呼嘯成群,規模逐漸壯大。好幾次運送糧食的車隊,都被他們劫掠一空。

    到了後來,他們更加猖獗。據說已經壯大到數萬人馬,隔離要道,斷絕南北。殺人越貨,手段十分凶殘。

    這樣的消息傳揚開之後,無疑令人既吃驚又迷惑不解。

    駐守嶺南的軍隊幹什麽去了?難道他們就眼睜睜看著這些山匪成群而無動於衷嗎?

    普通民眾的疑惑,自然沒有人給他們解答。而隻有那些真正知道內情的人,才會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

    駐守嶺南的王朝軍隊,並非無所作為。實際情況是他們從年後到現在,已經與這些相當於叛亂者的山匪進行了數次大戰。

    而這些戰爭的結果,出人意料。每一次都是王朝軍隊慘敗。損兵折將,慘不堪言。

    天聖王朝的大患一直都在北方和西北。精銳的軍隊都在這些地方長期嚴防死守。駐守嶺南的軍隊本來就不多。而且這些地方駐軍,武器裝備和戰鬥力也都堪憂。

    出現這樣的結果,固然有他們的責任。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叛亂者的強悍。誰又能夠想得到,區區流竄的山匪,竟然會在短時間內形成這麽大的規模。而且,他們在戰場上十分厲害,力量懸殊,幾乎不可同日而語。

    最近這段時間,朝廷幾個重要的大臣,已經商議了好幾次。可是每次都是紛爭極大,決定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來。

    而就在這樣的拖延中,最糟糕的局麵終於還是來了。

    八百裏快馬,一路煙塵,跑進了永安城。使者最新帶來的消息,令大臣們都不約而同的大吃一驚。

    在最近的一次與叛軍交戰中,嶺南的王朝軍隊全軍敗潰。將軍雲琮被殺,軍隊損失十之七八。剩下的殘兵敗將倉皇退回到了江北。

    這樣一來,幾乎就是把整個的嶺南地區數十郡之地,拱手相讓給了叛亂者。

    大臣們不敢怠慢。立刻把軍情稟報給了皇帝。但也就在這時,從宮中傳出的消息,皇帝李崇碧舊疾複發,不能親自主政理事。

    以左仆射高炎和右仆射王韶為首的幾個朝廷重臣,都互相愁眉苦臉。在這節骨眼上,皇帝竟然病了。這麽大的事情,難道他們能做得了主嗎?

    不過,雖然都各有想法,情緒複雜。但該商議的對策還是要商議的。軍情緊急,刻不容緩。如果再遲疑不決的話,失去王朝軍隊保護的那些嶺南郡縣,可真的要陷入賊手,萬劫不複了!

    幾個人麵麵相覷,商議了半天。最後終於決定,以最快的速度調集軍隊,去嶺南平叛。隻有擊敗叛亂者,奪回糧道的控製權,才能迅速穩定局勢,以平息大半個北方的慌亂情緒。

    “王朝四方的敵人都虎視眈眈,亡我之心不死啊!蠻胡人雖然敗了,但隻要他們的族群存在,早晚都有卷土重來的那一天。西戎更是居心叵測久矣……唉!再加上天下災害不斷。真是多事之秋啊!”

    右仆射王韶長聲歎息。雖然在平日裏,他們這些大臣會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鬥角,但一旦遇到這些有可能危及到王朝安穩的大事,每個人還是很希望能夠同心協力,共同去克服的。

    天空中烏雲翻滾,隱約有雷聲傳來。在這個時候,如果下一場大雨。當然是所有人都盼望已久的事。

    左仆射高炎坐在旁邊並沒有多說什麽。他的臉上神色不變。這倒並不是打算袖手旁觀。而是希望先看清每一個人的態度,才好說出自己的決定。

    兵部尚書楊述在這種情況下從來不會主動表態。對於他來說,這樣並沒有多少本身利益可以爭取的事,還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的好。

    其他幾個尚書要麽老態龍鍾,隻不過是空占著個位子而已。要麽就是本身平庸,也實在說不出什麽高論來。

    當然,如果皇帝在場的話,他們自然不會這樣三緘其口。但現在皇帝病重,軍政大事有他們這些大臣們商議決定。如果盲目發言獻策,到時候一旦有了重大失誤,那可就是難以挽回的大罪了。

    誰會願意當一個倒黴的替罪羊呢?既然如此,還不如安安穩穩的閉目養神。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罷了。

    軍政大事的決定,少有武將參與的份兒。這也是天聖王朝的一大特色。就如同今天這樣有關戰爭和叛亂的事,不僅在外駐守的將軍沒有資格發表自己的意見。就連待在永安城裏的兩位重要將軍,即上柱國武威大將軍陸康和定邊侯宗確,他們竟然也不得與聞。

    這是皇帝李崇碧吸取前朝武夫作亂的教訓,所特意定下的規矩。這些年來,仆射、尚書諸大臣們商議製定方略,而將軍們隻管去執行,從來沒有人敢於隨便逾越。

    “右仆射大人所憂極是!如今天下疲憊,能戰之士,盡守西北。即便是想要調集軍隊去嶺南平叛,也並不是那麽容易決斷的事啊。”

    吏部尚書長歎了一口氣,眉頭緊鎖。比起那幾個屍位素餐的老家夥,他在這幾個尚書當中還算是想要有所作為的。然而,麵對今天這樣的局麵,他也實在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來。

    “軍中名將都各有其責,鎮守要塞。輕易不能調動。而上柱國陸康為父守喪,定邊侯宗確久病……現在不僅沒有軍隊可以抽調,就連領兵的將軍,恐怕也根本就無人可派啊!”

    兵部尚書楊述兩手一攤,表示很無奈。他執掌兵部,所說的這些都是事實。大家也都紛紛搖頭歎息起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