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隱秘
字數:8020 加入書籤
李乘風此語雖是決絕,可絕非無情,若真是無情,又何須說出這等借口?
顏妃歎息一聲道:“風兒你這又是何必呢?”
李乘風思緒如常,心如止水道:“她不過幾十年的壽命,而我卻能長存於世,她若嫁我,一生便交付於我了,幾十年後我還是這般模樣,又讓她如何自處?更何況我心向武,非人力可阻也!”
言罷他便向顏妃施禮告退,後負雙手轉身離去,自始至終都未瞧過玉簪一眼。
李乘風自出了長樂宮,一路朝內務府而來,途中或遇三四宮女,或遇三四太監,眾人皆是一臉驚訝,往日那個病懨懨的九王子,如今那還有一點病態?
可驚訝歸驚訝,卻並不能改變什麽,王後針對顏妃,更針對李乘風,眾人見他如避瘟神。
再說這內務府,府外紅牆環護,綠柳周垂,又有兩具石獅盤在府門外,府門之上乃黃花梨木雕刻的‘內務府'三字。
朱紅色的大門敞開著,帶有絲絲古韻,一切如舊,唯獨少了些生氣,不見侍衛、太監,宛如空殿。
李乘風見此並不意外,直入府內,入府便是曲折遊廊,階下石子漫路,又有千餘房舍,可見往日繁鬧。
李乘風對著空蕩蕩的內務府就是一喊:“李管事,還不出來一見。”
內務府上存靈材至寶,功法秘籍,下管王家衣、食、住、行,李管事為王宮大總管,官拜魔羅國一品。
一老太監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李乘風麵前,他對李乘風的到來早有準備,府內宮女太監皆被他調走了,隻見他態度誠懇道:“公爺,您來了。”
李乘風自融合了記憶之後,便已知曉了李管事身份,自顧說道:“這魔羅國上下皆以為你投靠王後門下,蟄伏了那麽多年,就連王後都沒發現你是魔羅王的人,魔羅王這枚暗棋放的倒是高明。”
李管事聞言啪的一聲,跪在地上,無比虔誠道:“公爺您這句話可就說錯了,老奴是您的人,即便公爺您要弑王奪位,老奴也要為您牽馬墜蹬。”
李管事這話倒是讓李乘風一愣:“弑王奪位?你的膽子倒是挺大,起來吧。”
李乘風明白,有李管事一人,便已掌控魔羅國立國根本,手握魔羅王國經濟命脈,但李管事並不知李乘風對這王位並不貪圖。
“老奴十二歲入宮,至此已有五十餘年,四十年的時光才爬到六品,幸得公爺賞識,傳老奴魔羅國功法,方有今日。”
“魔羅王將老奴安排在王妃門下,但老奴這條老狗,從不敢忘公爺恩情,士為知己者死,老奴殘缺之身不敢稱士,更不敢做公爺的知己,但願為公爺而死。”
李管事不敢起身,他受魔羅王之令,改投王後門下,以前是沒能力幫到李乘風,自李乘風沒落之後,他又為免遭魔羅王、魔羅王後察覺,不敢接近李乘風。
要說起當年恩情,那要從十年前說起,六品太監林正文,為宮中編纂,無實權,從不被宮中派係拉攏。
直到魔羅王借李乘風聯姻之名,諸國造勢,坐穩了魔羅王位,下令整合內務府諸多功法武學。
他方才有機會進入內務府,遇到六歲的李乘風正觀閱魔羅王宮諸多功法武技。
李乘風與他相遇時,林正文已四十餘歲,且一身道氣纏體。
除了終日鬱鬱不得誌,愁眉苦蹙以外,也算是一表人才,對於修士而言四十還很年輕。
那時的林正文已是凝氣中期,修為在這魔羅國也算一方人物,但因他殘缺之身,難容各方派係,空有抱負卻不能施展。
林正文的修行天賦,自然入不了李乘風眼,可他的文學底蘊深厚無比,六品倒也委屈了他,故李乘風向魔羅王舉薦,他此後方才平步青雲。
李乘風不但為林正文謀官,還許其可在這內務府挑選一本武學心法,一本武學功法。
林正文惶恐,欲報李乘風知遇之恩,可自覺天賦低下,難以跟隨李乘風腳步。
最終他舍棄原有心法,原本他走的乃是儒道,如今改修一本名為鬼陰決的邪門心法。
這心法以透支生命為代價,換取修為提升,十年時間已從凝氣中期步入金丹。
林正文舍棄四十年所修的儒家正氣,轉修一身鬼氣,舍原來的浩然正道,入了鬼道,弄的人不人,鬼不鬼,五十歲便兩鬢蒼白。
心法改修對修為境界並無影響,但心法玄之又玄,如原走儒道的林正文,對儒家功法有更高的貼合度,修習起來更容易。
舍了原有的道路,便要重習更適合自己的功法,若以一身鬼氣施展儒家功法,猶如以油滅火,自掘墳墓。
林正文又選了一本名為鬼陰爪的邪門功法,若是注意看他十指,便會發現十指之上,寸肉不見,乃皚皚白骨。
林正文步入金丹後,再無人敢小覷他,魔羅王賜姓,王後拉攏,四族邀他為上賓。
李正文欲為李乘風謀取魔羅王位,以報知遇之恩,無論是魔羅王的重用,還是王妃的拉攏,皆來者不拒,十年時光已官拜一品,掌管內務府。
他知王妃視李乘風為眼中釘肉中刺,他更知曉魔羅王的一些隱秘,在李乘風沒落之時,一直暗中保護。
李正文起身後,頭低的比剛才還深,不敢與李乘風相視,說道:“老奴觀公爺如今百病祛除,想來已重踏修行之路,有一言還請公爺臨聽。”
李乘風笑道:“你想說魔羅王不可信,想讓我小心提防?”
就魔羅王那點把戲,自然瞞不過李乘風。
李正文心中鬆了口氣,先前他還怕李乘風不信,佩服道:“公爺大才!倒是老奴杞人憂天了。”
李乘風聽聞搖了搖頭,回言:“大才談不上,風兒凝氣日,太子讓位時,他這聲風兒,跟這太子之位,我倒有些擔不起啊,他欲借其餘派係之手除掉我,這點心思倒也不難猜,隻不過有些事情卻讓人費解啊。”
李乘風眉頭緊皺,既然魔羅王想除掉他,方法還是很多的,為何遲遲不動手?
李正文在魔羅王身邊多年,對一些隱秘倒也聽魔羅王提過,他道:“公爺不解之事,老奴倒是知曉幾分,此事涉及公爺身世,所知者加上老奴也不過幾人而已
李乘風右手一揮道:“講!”
他對這答案更加好奇了,如今有人解惑自然求之不得。
李正文聞言陷入往日回憶中,駐足片刻,才道:“魔羅王並非不想對公爺出手,而是不敢對公爺出手,十六年前一白袍仙人,自天邊駕鶴而來,後落入魔羅國,他懷中抱有一男嬰一女嬰,這男嬰便是公爺您,公爺之名便是那道人所取,那仙人隻是站在那裏,便讓人不敢心生反意。”
他緩口氣又繼續道:“那仙人令魔羅王一直養育您到十六年後祭祖之日,魔羅王起初並不在意,後見您修為神速,也隻覺驚為天人,隻是那仙人再未出現,魔羅王心生懼意,如此下去,生怕您有一天鳩占鵲巢,便心生歹意,誘您修習煉體功法。”
李正文抬頭輕瞟了李乘風一眼,見他自始至終都很平靜,才繼續道:“公爺癡心武學,見煉體功法後不能自拔,放言若不練成融合身,誓不凝氣,卻不知魔羅王心思歹毒,送與公爺的煉體功法殘缺不全,導致公爺修為再未進一步,多年後您修為又不知何故跌落......”
“魔羅王欲到兩個月祭祖之後,便要將您送入宗門,途中對您動手,到時您死在去往宗門之路,即便那仙人要清算,也找不上魔羅國。”
李正文並無隱瞞,一口氣將這等隱秘之事說完。
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又知道了自己的處境,不知李乘風作何感想?
李乘風卻自始至終隻似一看客般,回道:“你查的倒是極為詳細!”
李正文除了那道人是何許人也,其他查的當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乘風駐足心中沉思:“那道人為我取名李乘風,究竟是巧合,還是他知曉我會在八百年後借體重生?”
沒錯!兩世為人,其名皆為李乘風,他倒是對名字不在意,或者說他對很多事都不在意。
唯有他父王的消息,他卻關切直至,若那道人取名是巧合自然無妨。
可若是後者,便說明那道人知曉李乘風大明王國太子的身份,多多少少也會知曉他父王的消息。
可天下之大,又該去往何處,尋那不知蹤影的白袍道人?
李正文見李乘風出神,不敢言語,駐足守候。
李乘風突然一語:“你說是為報我知遇之恩,方才想助我爭奪王位?這其中沒有私心嗎?”
剛起身的李正文又跪了下去,惶恐道:“老奴不敢。”
李乘風被跪的有些頭大,上前扶他起身道:“不必如此,跪來跪去,也不嫌累。”
李乘風也隻是隨便一問,他隻是好奇,知遇之恩說輕不輕,說重也不重。
可還不足以為李乘風謀奪王位,更何況他非魔羅血脈,若說李正文不夾雜一點私心,他是不信的。
李正文試探道:“公爺可曾聽過世家?”
昆侖大陸共有四大世家,潁川林家,隴西張家,西河許家,九牧劉家。
李乘風細想起來,感歎道:“李正文,林正文,你是潁川林家的人?難怪了。”
李乘風當然知曉四大世家,若說四大世家那個最奇葩,便數潁川林家為首。
潁川林家原是儒道一分支,後演變成世家,別的世家更更替替,唯有林家長存。
不是林家多麽厲害,是這林家無掙權奪利之心,從建立世家為始,這林家便將家族子弟,四散昆侖大陸,曰:守護蒼生。
李正文一詫,又對李乘風高看兩眼:“公爺居然知道潁川林家,老奴本是林家的旁係,因為天賦低下,才被送來這瘋魔嶺。”
“我林家上下,皆以守護凡人為己任,魔羅王殘暴不仁,魔國國太子昏庸無能,老奴觀眾王子中,唯有公爺可登王位。”
“為公爺謀王位,除了報公爺的知遇之恩,再就是守護魔羅國這些凡人,就這點私心了。”
林正文躬身一拜,行的是儒家禮節,這一刻他不是李正文,他是林正文。
李乘風轉步避開這一禮,先前李正文跪在他麵前尚不如此,可這一拜意義非凡。
若受之,便要登魔羅王位,便要守魔羅國凡人,李乘風不願去搶那王位,更不會去守護那些凡人。
李乘風雖然心機手段皆為上乘,可畢竟還是孩童心性,沒錯!隻是孩童心性!
現在的李乘風與林正文一比,就像是一個還不會走路的孩童,理解不了這些看似愚蠢的大誌。
李正文苦澀一笑起身,並未怪罪李乘風,反而很理解李乘風,當初他被送來瘋魔嶺也是這般。
李乘風未經凡人苦,即便將來修為再高,即便將來飛升成仙,麵對林正文這樣的人物,某種方麵來講也還是個晚輩。
李正文詢問道:“公爺所來,不單單是聽老奴講故事吧?有何吩咐還請盡言。”
李乘風欲修三清忘情劍,無劍怎可,回道:“我需要一把劍。”
李正文向前領路,邊走邊說道:“公爺請隨我來。”
李乘風緊隨其後。
兩人穿過百米遊廊,過靈材閣、靈草閣,直到靈器閣方才入內。
李正文指了指立在劍匣最前方的一把靈劍,劍刃通玄,劍柄皎白如月,介紹道:“此劍名為殘月劍,長二十二寸寬十一寸,上刻一級靈紋,催動之後與人對敵輕巧靈動,乃二級煉器師用玄鐵所鑄,黃階中品!”
李乘風看了一眼,搖了搖頭,直言道:“自古以來輕巧靈動,皆為女子所喜。”
一啞澀的女音從後方傳來:“這劍我想要,可以嗎?”
來人不是旁人正是長樂。
李正文又是偷撇李乘風一眼,見他神情依舊,才將劍取下遞向長樂,一臉討好的回道:“長樂姑娘既然看中這把劍,那便送與姑娘。”
無論是李乘風還是李正文,對於長樂的到來都無意外。
李正文就不用說了,金丹修士,這內務府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感知。
至於李乘風,魂力過人,感知能力不比李正文弱,他自出了長樂宮,便已察覺長樂暗中跟隨。
二人在內務府密會,以及所講隱秘,皆被長樂聽去,李正文見李乘風並無避嫌之意,外加當日長樂手持公爺令,他自知二人關係匪淺,今日送劍也算結個善緣。
長樂接過殘月劍,手指在劍背上劃過,劃至劍尖,忽一聲竟揮了起來。
隻見她一劍揮出輕快靈動,瞬息間已揮十餘劍招,瞧那劍影頻頻,讓人眼花繚亂,長樂反握殘月劍,將其立在背後,道聲:“真是一把好劍。”
李正文在一旁看的愣呆,他確定長樂並未踏上修行之路,可這一手劍招,雖是隨手揮出並無章法,可第一次握劍能達到這種程度的少之又少,無一不是天生劍客。
李乘風也是一驚,但並不像李正文那麽失態,有此劍道天賦者在瘋魔嶺稱得上劍道天才,可放在整個大陸便屬一般了。
他並非對此等天賦震驚,更多的是對長樂有此天賦一驚。
長樂澀啞的聲音又一次傳來:“有什麽問題嗎?”
長樂見二人表情有些不明所以道。
李正文一陣唏噓,連忙解釋:“沒問題,沒問題,長樂姑娘天賦異稟,真是讓老奴大開眼界,大開眼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