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死亡率

字數:5613   加入書籤

A+A-


    朱元璋麵不改色的吃下肥腸,臉麵是什麽?朕不知道,要是有的話,就不當皇帝了。

    “爹,套話不是您這麽玩兒的。”

    難道不應該什麽好東西都緊著他來嗎?

    “那你就說說吧。”

    朱林直言,“不怎麽地。”

    “你小子!”

    朱元璋真有些氣了。

    他這麽優秀的做法,怎麽就不怎麽地了?

    這一路上,除了聽到科舉的事情,就是大家說他實行仁政啊。

    也就是朱林這小子才覺得不怎麽樣。

    “現在外麵的人都說,陛下是仁君,千古一帝。”

    朱元璋道。

    “爹,千古一帝是我說的。”

    朱元璋尷尬的摸摸鼻子。

    “你都說陛下是千古一帝了,怎麽還說做法不怎麽樣?”

    “爹,您說您的命令能傳達到什麽地方去?那些地方又會出現什麽事情?想過嗎?”

    朱元璋一愣。

    這還真沒想過。

    “您應該看到了北元的一些命令了吧。”

    朱元璋點頭。

    他在南京稱帝不假,可也不是沒有接觸過北元的一些命令,甚至還親眼見過。

    有一些,明顯是陰奉陽違。

    明明收五成的利,到了地方上,就變成了九成。

    剩下的四成去了什麽地方,朱元璋心知肚明。

    這也是他痛恨貪官的原因。

    若不是這樣,他的父母親人也不會早早死去。

    那年,一家子餓死的不計其數。

    都說窮不過三代,本就不是三代之後,家境富有。

    而是三代之後,就沒有下一代了。

    沒了傳承,什麽都沒有了。

    朱元璋對此深有體會,才會拚命的生孩子,讓兒子也生孩子,支持侄子生孩子。

    給親戚不少的好處。

    元朝是混蛋沒錯,大明不可能。

    朱元璋手底下的錦衣衛不是吃素的。

    “陛下治理下,大民的百姓不會出現那種情況。”

    “爹,人心的貪欲,永遠不是酷刑能夠阻止的。”

    “空印不就是例子嗎?”

    朱元璋頓住,目露思考。

    正如朱林所說的,人是最複雜的。

    朱林將朱元璋陷入思考,毫不客氣的將好酒喝光。

    他釀了三年沒舍得喝一口,他爹來了,就是一壇子。

    還好,他剩下的都藏起來了,要不然還不知道會被喝多少。

    “你說的對。”朱元璋點頭。

    “我回去就……告訴陛下,讓陛下好好的查一查。”

    朱林挑眉。

    他爹該不會是朱元璋的侄子或者是兄弟吧。

    能夠說出讓陛下查一查的人,必定是朱元璋的心腹。

    朱元璋最信的,除了錦衣衛,就是他的家人。

    姓朱,還有權勢的,也隻能是皇室的人了。

    他這是榜上大佬了?

    “查一查也對。”朱林點頭,“可以重點關注一下戶部侍郎。”

    “戶部侍郎?”

    朱元璋皺眉,“你知道什麽?”

    “這次我跟四皇子去青州,發現有人暗中賣官糧。”

    “賣官糧?”朱元璋心中怒火騰燒,錦衣衛這群垃圾,竟然連這件事都沒有發現。

    朱元璋已經開始思考,錦衣衛應不應該存在了。

    “查出來是誰了嗎?”

    朱元璋問。

    朱林搖頭。

    “背後的人隱藏很深。我仔細想過,能夠跟官糧掛鉤的,也隻有戶部了。戶部尚書是聖上身邊的老人,又不是徇私枉顧的人。應該不會是他做的。至於其他的人,權利沒有那麽大,也不會亂來。也就隻有戶部侍郎有可能了。”

    朱林到底沒有將郭恒的名字說出來。

    現在不是洪武十五年,胡惟庸也沒有被查。

    他不知道郭恒到底做沒做過這些事情,提前提個醒倒是沒問題。

    他比較傾向於郭恒做了這件事。

    洪武四大案子,排名第三的就是郭恒案。

    郭恒跟下級官員勾結,倒賣官糧,引來朱元璋大怒。

    朱元璋一怒之下,將六部侍郎以下的官員全部殺了。

    為了追賬,又牽連了各地的砥柱。

    導致地主階級的不滿,無奈之下,朱元璋又殺了主審管吳庸等人來平息怒氣。

    朱林不由感慨,當朱元璋的臣子真難。

    贏了也殺,輸了也是殺。

    比如倒黴催的毛驤,他就是因為查了胡惟庸案子,之後,朱元璋大開殺戒,為了平息臣子的怒火,將毛驤推出去抵罪。

    可憐的毛驤。

    嘖嘖。

    毛驤狠狠的打了一個噴嚏,誰在想他?

    便宜父子吃過了飯,悠閑的喝著茶。

    那邊李伯洗好了碗,將朱元璋要的東西打包了起來。

    “兒子啊!你說,怎麽樣才能讓人人都為朝廷做事呢?”

    “爹,您說錯了,應該是為百姓做事。”

    “你也是孟子那一套的?”朱元璋不高興。

    他真是看不慣孟子的“民貴君輕”,要真是這樣,他父母當年也不會死。

    “爹,我不是學孟子那一套,而是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朱林晃悠了兩下搖椅。

    “你看,這普天之下,有多少貴族?”

    朱元璋卡殼。

    有多少貴族,南京城裏少說百家。

    零零散散的人加在一起,也得幾萬有餘。

    更何況,還有已經去了封地的人。

    “不足十萬。”

    朱元璋回答。

    “那有多少百姓?”

    朱元璋一愣。百姓?大明如今人口尚且不多,百姓有多少,他真沒有去查過。

    朱林搖搖頭。

    “爹,要做好人口普查啊。”

    人口普查,不僅能夠發現各地的人口波動,還能依靠人口波動,調查出當地出現的問題。

    朱林一直覺得,這是很有用的。

    “人口普查?”朱元璋又在朱林這裏學了一個名詞。

    “對。”

    “有何用處?”

    “用處大了。爹,你知道大明現在的出生率嗎?”

    出生率?又是不認識的名詞。

    朱元璋狐疑的看著朱林。

    “就是生了多少孩子。”

    朱林簡單解釋,“我曾讓學校裏的孩子去自己的村裏查過了。”

    “去年一年,這周圍的十裏八村,一定出生了一百七十七個孩子,其中有一百零五個孩子夭折。活下來的七十二個孩子裏,有近半數的孩子瘦小的可憐,村裏的人說,幸好是夏天,要是冬天,必定會凍死。”

    朱元璋深吸一口冷氣,想不到竟然死了那麽多的孩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