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征兵令

字數:3215   加入書籤

A+A-


    董氏知道今日肯定是見不著哥哥了,便想著讓守門將士帶封信也好,便又哀求道:“那您能不能幫我帶封信給我哥?”

    這個要求不算太過分,守門將士終於是點頭答應了。

    董氏立即去馬車內取了紙筆,簡短地寫了一封信給自家哥哥。

    守門將士收了信,便又催促著董氏離開,“好了,信我會幫你送到的,你快走吧,莫要再在軍營外麵逗留!”

    董氏無法,隻能讓下人驅車走了,想著先在防邊附近家眷的居住地住一晚,看看明兒哥哥會不會與她回信。

    這一晚上董氏自然沒有睡好,又是擔憂家中受傷的丈夫,又是恨極了傷她丈夫的妖女,輾轉反側地到了天亮。

    天一亮,她又驅車去了軍營外頭,守衛的將士已經換了兩個人,她忐忑地上前詢問,那將士似是知道她會來,立即拿出了一封信,遞給她道:“這是百夫長給你的回信,你收好了。”

    董氏大喜,千恩萬謝了一番,連忙拆開信來看,等看完信中內容,麵上欣喜愈盛,捏著信紙的手都用力了一些,似是想到什麽解恨之事,麵上露出了快意的笑容。

    董氏收起信,又是同守門的將士感謝了一番,便上了馬車,匆匆離去了。

    董氏回到北境城的時候,已是黃昏時候,差一點城門就要關閉。今日守城門的還是那陳屯長,他認得董氏的馬車,卻因對昨日之事還有些不滿,並沒有與她打招呼。

    董氏卻是主動停下了馬車,掀了車簾與陳屯長說話,“陳屯長,我剛從北境關軍營回來。”

    昨日董氏出城的時候陳屯長就知曉她去了北境關,這會兒便隻是冷笑一聲道:“怎麽,杜太太是見著令兄了?”他這是明知故問,他可是知道軍營中的紀律是有多嚴格的,怎麽可能會放閑雜人等進軍營。

    果然,董氏搖了搖頭,麵上卻未見失望,繼續說道:“雖未見著哥哥,但也得了哥哥一封信,他告訴了我一個大消息。”

    董氏說到這兒就沒繼續往下說,著實吊了個大胃口。

    陳屯長皺了眉頭,卻也沒有主動詢問,他是想著,軍營裏的大消息,沒道理他不知曉啊。

    “陳屯長應該很快就會知曉,你可要做好準備了,恐怕很快你們就要忙起來了。”董氏臉上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放下車簾,不再說話。

    馬車緩緩地駛入了城門。陳屯長看著董氏的馬車遠去,眉頭頓時皺得更緊了,心想著,這女人不會在背後給自己使了什麽絆子吧,看來他得跟軍營裏的弟兄仔細打聽打聽了,到底有啥大事兒要發生。

    陳屯長這邊憂心忡忡,而葉曦她們也第一時間得到了董氏回城的消息。

    阿大早就安排了好些個乞丐在城門不遠處守著,隻要一看到杜家的馬車進城,就立馬通知他。

    葉曦本以為董氏最起碼幾天才會回來,且回來的時候應該會帶著許多人,沒想到這才一天多,她就回轉來了,而且同去的時候一樣,都是孤零零的一輛馬車。

    “有些奇怪啊?那董氏是沒見著她哥哥嗎?”葉曦托著腮問身旁的江棄。

    “有可能,戚家軍軍紀嚴明,應該不會讓軍士們隨意見外人。“江棄猜測道。

    “親人也不行嗎?”葉曦對軍隊的紀律不是很了解,疑惑問道。

    “肯定是不行的,你想啊,要是今日來一個人要探親,明日又來一個人要探親,那軍營裏不是亂套了,還怎麽安心訓練。”江棄笑回道。

    葉曦了然地點點頭,旋即就笑了,“那看來咱們可以暫且放心一段時日了。”

    江棄也點頭,說道:“其實我本也沒太擔心董氏,戚家軍軍紀嚴明,在軍營裏的軍士不可能隨意外出,所以就算她哥哥是百夫長,也不太可能直接對付咱們,我更擔心的是守城的那些士兵,他們若是發現了你的不尋常,將消息送到了軍營,戚家軍上頭的人懷疑你的身份,倒是有可能派人來查問。”

    “估計那陳屯長是被我嚇住了,也可能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上報呢。”葉曦有些僥幸地說道。

    “也許吧,而且就算報上去了,戚家軍那邊也沒那麽快派人過來的,咱們先靜觀其變。”江棄又說道。

    她們這一等,便又是等了五六日,不管是董氏那邊,還是戚家軍那邊,都再沒有任何動靜。連葉曦讓阿大去接手杜午的那間賭坊,董氏都沒有出現。

    關照似是以為葉曦一夥人真的扳倒了杜午夫妻,便也很是殷勤地幫著她們處理了一些賭坊轉讓上的瑣事。

    葉曦他們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的,在北境城擁有了一項產業。

    到了五月底的時候,葉曦又另外開了一家雜貨鋪子,專門賣那些她們從海上帶回來的貨物。因為有著關照的宣傳和照拂,生意也還算不錯。

    可就在五月的最後一日,北境城內發生了一件大事。

    城門口貼上了一張大大的告示,告知城內眾百姓,邊關戰事告急,戚家軍準備臨時征兵,凡在戶籍,年齡滿十五到四十歲者,都需被招募,有逃兵役或是拒不投軍者,全家連坐,充為邊關苦役。

    此告示一出,全城嘩然。北境城因為離北境關最近,再往北就是北燕國,燕國兵強馬壯,時常在北境關外尋釁。所以,北境城這裏的兵役也是極重的。許多人都去服兵役了,留在城內的男丁,本就沒有多少。而如今這征兵告示一出,北境城內餘下的男丁,恐怕就隻有無知孩童和耄耋老者了。

    城內百姓叫苦不迭,一些有夫有子的婦人,已是忍不住當街慟哭起來。而那些不想被征兵的男子,這會兒已是考慮著,該怎麽逃避征兵,告示中也有說明,有功名的讀書人和身體殘缺者是不在征兵範圍之內的,一些不想上前線送死的狠人,已經打算著該怎麽給自己弄個意外致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