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段氏女郎

字數:3470   加入書籤

A+A-


    “好了,要走就快走,最煩爾等儒家這套繁文縟節,一點都不幹脆。”段熲不耐煩道。

    “諾!還望老師多加保重,學生去也!”楊廣剛欲轉身離去卻見段熲又道:

    “對了,小子,汝剛才進來前可有見到一位身著素色襦裙的小女郎。”

    “呃!”楊廣聞言心頭不禁拂過之前開門後如小鹿驚撞般一閃而過的倩影想要說道卻見段熲又言道:

    “算了,算了,看汝這樣子應該是見過了,我道我家那丫頭……呃,汝還愣著幹嘛,快走,快走,省得讓我看的心煩!”

    “呃…是,是,學生這就走,這就走。”楊廣聞言連忙加快了離開的腳步。邊走邊在心中嘀咕道:

    “這老頭,是吃錯藥了吧,剛才不是他又叫住我的嗎?怎麽翻臉就不認人了,不過剛才他提到的那小女郎,該不會就是他家的女公子吧。

    可惜當時隻是驚鴻一瞥,沒有將其麵容看個清楚,不過段熲那一介粗胚竟也能生出一個如此膽小怯懦的女兒,要是傳出去恐怕得驚碎一地的眼球吧!”

    “算了,不想那麽多了,還是正事要緊。”

    “駕!”

    楊廣策馬向著潁川郡的方向疾馳而去。

    而在段熲宅中,望著在自家麵前不有些不知所措的女兒,段熲無奈拍了拍額頭道:

    “也不知老夫這一輩子當了大半輩子的武夫,臨了臨了卻生了你這麽一個嬌柔怯懦的女兒,想當初老夫就不該聽了你娘的主意,找了蔡伯楷那家夥給你取了個這麽嬌柔的名字。人都說將門虎女,怎麽你這身上連老夫半分的影子都沒見到。”

    那小女郎聞言不禁將頭低得更深了。

    “好了,將軍,您呀,就別再數落這丫頭了,您要是再說下去,這丫頭的腦袋都要看不到了,再說,依我看來媃兒這性子也沒什麽不好,對上孝順有禮,對下和藹可親,整個府中恐怕也就是您還對她挑三揀四的。

    不信您老去問問看,整個府裏有誰敢說媃兒這妮子不討人喜歡的呢?要是真像您說的養成一個將門虎女,今後整個驚師又有誰敢娶呢!要是媃兒最後嫁不出去,還不得怨死汝這個做父親的!”

    “段叔…”

    “好了,好了,段叔我不說了,不然我們家媃兒恐怕就得羞得躲在房中一整天不敢見人了。”段達笑著說道。

    “你啊,就接著寵她吧!”段熲不禁無奈道。

    “好了,媃兒,為父就先不為難你了,怎麽樣,說說吧,早上汝去開門時究竟發生了什麽,是不是楊廣那小子欺負你了,為父怎麽看見你沒一會就跑回屋去,半天不敢出來?”

    “沒…沒什麽!”段媃喏喏道。

    “唉!算了,算了,吾還是等那小子回來後再好好問問他好了,要是他真敢欺負你,老夫一定會好好教訓他一頓,讓他知道老夫的女兒也是他能欺負的了的嗎?”

    “哎!爹爹,女兒…女兒不理你了!”段媃說完轉身飛快的朝屋內跑去。

    “哎!你,你這丫頭……”

    望著自家閨女離去的身影段熲不禁更加的無語。

    “嗬嗬嗬,好了,將軍,您又不是不知道媃兒那妮子的性子,咱們還是先來說說正事吧,您真的打算將媃兒嫁給那小子?”段達有些嚴肅的問道。

    “怎麽,你看出來了?”段熲也不否認,淡淡的說道。

    “嗬嗬,將軍表現的那麽明顯,吾要是還看不出來,也枉費這十多年跟隨您的日子了。”段達笑著說道。

    “哦,汝倒說說看,汝是怎麽看出來的?”段熲好奇道。

    “這有何難,將軍這麽多年來可曾收過一位弟子?吾敢保證將軍要是將要收弟子的消息傳出來,恐怕家中的門檻早都被那些軍中的將門子弟給踩破了,又哪能輪的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世家公子呢?

    再加上將軍您除了媃兒這唯一一顆掌上明珠,別無其他子嗣,恐怕早就已經將那楊家小子當作女婿來養了吧!”

    “你啊!可真是吾肚子裏的蛔蟲,我的心思都瞞不過你,不錯,吾確實是打算將媃兒托付給這小子。”段熲承認道。

    “隻是不知將軍緣何就挑中了他呢?要知道京中比他優秀的子弟可是大有人在,畢竟憑著媃兒的美貌和將軍在軍中的聲望,想與將軍結親的可謂不在少數吧。”段達好奇的問道。

    “你啊!是不知道京中的這淌渾水有多深,眼下雖看似平靜,但其實早已是波瀾詭橘,挑中楊廣這小子吾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

    你看看皇甫威明和張然明那兩個老家夥就知道了,武夫在這大漢朝堂之上根本就站不到其核心,畢竟自光武中興以來,漢室的中心早以從曾經的關中轉移到中原來了,而幫助光武平定天下的世家豪強多出自關東。

    故此,吾關西將門便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安定皇甫氏和敦煌張氏為了擺脫這種尷尬的局麵,更好的融入關東世家所掌控的朝堂,轉而開始研究經學,讓自己的家族由傳統的將門世家轉型成為一個個以經學傳家的家族。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成功的,想想看吾等三人雖同屬“涼州三明”,論戰功吾十倍與二人,為何皇甫規和張奐二人的名聲卻始終壓吾一頭。

    吾在外人眼中是殺人如麻的屠夫,而他二人卻是人人敬仰的“涼州三明”,如此顯而易見之事,難道吾還看不明白嗎?”段熲情緒有些激動的說道。

    “可是這和選中楊家那小子又有何關係呢?”段達繼續問道。

    “關係,關係可大了,弘農楊氏雖與吾等同屬關西世家,然其自其高祖楊震開始,祖輩世代以降皆為鴻儒,且有家傳歐陽《尚書》傳家,先天上便與那些關東世家契合,再加上楊氏三世三公的名望,可以說在關東除了汝南袁氏以外再沒有一家的家勢能與其相提並論。

    要是能夠與楊氏聯姻,必能使吾武威段氏更好的融入朝堂之中,他日要是吾段氏也能像皇甫規和張奐那兩個老家夥的家族一樣成功融入關東世家體係,或能出一兩個經學之家,那就算吾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段熲不生唏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