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古之惡來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A+A-


    略微喘了幾口粗氣,那大漢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你這畜牲,這次可算是栽在你典爺爺的手上了吧,上次要不是你僥幸讓你躍過了那個山澗,爺爺跳不過去,哪裏會費老子這麽多的功夫。”

    說完便一把抗起那半死不活的的老虎,準備朝著山中走去。

    楊廣眼見如此威猛的大漢就要與自己失之交臂,哪裏肯願,連忙追上前去喊道:

    “壯士留步!,壯士留步!”

    那大漢聞言停了下來,緊張的說道:

    “怎麽,這位小郎君還有事情不成?這頭老虎雖有小郎君拖住了他一會兒的功勞,可是卻是某家打死的,可分不得小郎君。”

    “壯士誤會了,壯士誤會了,吾隻是想要感謝一下壯士的救命之恩,畢竟要是沒有壯士,恐怕今日吾早就葬身虎口了。”楊廣連忙解釋道。

    “哦!原來不是要來分這畜牲的,那就好,那就好,至於救命之恩就算了吧,本來某家今日就是來追蹤這頭老虎的,小郎君在與否,並不影響,眼下天色將暗,小郎君沒什麽事還是快離開這山中吧,畢竟這山內的野獸不少,下次可不見得有今日這般好運了。”那大漢勸道。

    “有勞壯士關心,隻是還不知壯士尊姓大名?”楊廣接著問道。

    那大漢聞言不禁有些緊張的打量了楊廣幾下,心下暗道:

    “看這少年完全陌生的麵孔,再看下一旁死去的馬匹,一副外出遊曆的世家公子模樣,應當不是本地人,想來應該不是縣中派來搜尋自己的兵士,告訴他本名應也無妨,而且就算真是縣中派來的人那也無妨,左右不過是手上再添一條人命罷了。”

    於是說道:

    “某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陳留典韋是也!”

    “果然是你,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楊廣心中大喜,卻半點不敢表露出來,生怕引起典韋的懷疑,畢竟關於典韋懸賞的榜文還掛在己吾縣的城門前呢。隻見楊廣眼珠滴溜溜一轉略微激動的說道:

    “原來,汝就是典韋!”

    “怎麽,汝認得某家不成?”典韋聞言皺了皺眉頭,略微緊張的偷偷握了握自己的拳頭淡淡說道。

    楊廣見狀也不擔憂,為了打消典韋的疑慮,楊廣將手中的寶劍插回了一旁馬鞍上的劍鞘之中接著解釋道:

    “典君有所不知,在下昨日恰巧路過己吾縣城,在城中的酒舍中聽聞了典君殺人的經過…”

    “怎麽,汝也是為了李永那狗賊前來抓吾的嗎?”

    “不不不,典君千萬不要誤會,恰恰相反,吾認為典君為友報仇之事當得上一聲俠義之名,隻不過…”

    “隻不過什麽?”本來聽到楊廣認同自己所為之事後稍微放鬆下來的心情又再次緊張了起來。

    “典君,不要緊張,吾對典君並無惡意,隻不過吾對典君的所為略有些不同的看法罷了。”

    “哦,不知小郎君有何見解,老典吾一介粗人,還望汝有話直說,不要拐彎抹角的讓人聽的頗不自在。”

    “嗯!也罷,那在下就說了,一番淺見要是說得不對,典君還請不要介意。”

    典韋聞言擺了擺手示意楊廣接著說下去。

    “那劉永之事吾也聽說了大概的經過,還請典君節哀,想那李永欲得劉氏行那殺夫奪妻之事可謂喪盡天良,平日裏恐怕在己吾應該也沒少作惡才是,典君嫉惡如仇,能除此惡賊,恐拍整個己吾的百姓都在暗中拍手稱快。

    隻是典君的行為實在是有違漢律,當日典君為何不去報案尋求縣衙的幫助而私下動手呢?畢竟要是典韋當時能按律法辦事,今日也就不會有亡命與山中的下場了吧!”

    “小郎君有所不知,典韋雖是一介草民,但也知道漢律不可違背,隻是那李永一向與縣君交好,吾恐那縣君與李永沆瀣一氣,到時非但報不了仇,反而會將自己搭將進去,故吾思慮良久最終選擇了自己動手。”典韋解釋道。

    “原來如此,看來是吾誤會了典君,那麽此事暫且不提,讓吾想不明白的是典君當時已經殺了李永應當已經報仇了才是,為何又闖入李永家中盡殺其妻子滿門呢?

    這可不像是一義士所能做出來的事情吧,畢竟禍不及妻兒,在吾看來典君此行還是有些太過了。”楊廣接著問道。

    典韋聞言歎了口氣說道:

    “哎,說道此事,某家也是有些後悔,隻是當時腦中都被仇恨所充滿,想著要是不殺了其子嗣恐日後會被其報複,畢竟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事後,待吾冷靜下來,卻早已鑄成大錯,無奈某家隻好連夜帶著妻子和吾兄長之妻劉氏連夜逃亡山中,免得連累了她們。”

    “原來如此,典君也不要太過自責,畢竟生死有命,既然李永妻子身為李氏之人,雖未作惡,然其享用了李永作惡後所得來的富貴,有此一劫也是命中注定,所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便是此理。

    隻是不知典君今後有何打算,難道就真的打算將這一身本事終老於山林之中了嗎?”

    經過前麵一係列的鋪墊,楊廣總於露出了此行最終的目的,反問道。

    “唉!某家又有什麽辦法呢?眼下風聲正緊,某也不好隨便出山,待得過段時間風聲過去,某倒是想去從軍,想來憑某家的本事立一軍功不難,到時憑借軍功贖某先前之罪,想來應當能讓某重獲自由才是。”典韋想了想將自己之前的打算說了出來。

    “典君想的太過簡單了,從軍之人多為身家清白之輩,典君身負命案在身,到時恐怕是自投羅網,再加上典君一窮二白,在軍中沒有絲毫關係,想要立功又談何容易!”

    “這,這某家又該如何是好!難不成真要一輩子終老山林,做一野人不成。”

    “嗯,要是典君不棄,吾倒是能為典君尋一條出路。”

    “哦!小郎君快快說來,要是真能為某家擺脫這個困境,他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典韋聞言激動道。

    “不瞞典君,吾本為當朝侍中楊奇之子,之前更是被當今陛下親封為羽林郎,入羽林軍中曆練,今日路過此地乃是為了幫吾兄長至潁川求醫,不然現在吾可能已經在軍中曆練多時,憑吾弘農楊氏的力量,想來為典君在軍中謀一個職位不難,

    要是典君不嫌棄的話,待吾至潁川尋得醫者後便與吾一同回京,到時與吾一起到沙場立功,豈不美哉!不知典君意下如何?”

    典韋聞言隻覺得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激動的說道:

    “原來小郎君便是最近江湖中流傳的那位“楊門立雪”、“擊鼓救父”的那位少年啊,這雙重瞳之目也就是公子才有,某家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如蒙公子不棄,典韋願入公子門下,他日隨公子入沙場建功以贖今日之罪。”

    “典君,請起,快快請起,吾當不得典君行此大禮。”楊廣連忙上前攙扶道。

    隻是典君一身巨力又哪裏是楊廣一尋常少年能扶起來的呢!

    “還請公子答應,不然典韋就長跪不起。”

    “罷了,罷了,既然典君看得起我,那吾就勉為其難收下典君,他日你我君臣一起沙場建功立業,必是一段佳話。”

    見楊廣總於答應,典韋於是起身再次行禮道:

    “諾!典韋參見主公!”

    “好,好好,好,今日得典君,吾如虎添翼也!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