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風雨欲來

字數:3198   加入書籤

A+A-


    而就在楊廣兩師徒正在詳聊鮮卑現狀之時,漢宮中劉宏正按照先前與楊廣相商的計策逐步實施。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王甫自朝臣中走出向劉宏施禮道。

    “哦!不知冠軍侯所謂何事?”劉宏佯裝好奇道。

    原來昨夜,劉宏連夜便召來王甫,與其商議此次出兵應當排遣何人領兵才可萬萬一失。而正巧時護羌校尉田晏因他事犯法,要被問罪,為了逃避罪責,於是便出錢賄賂中常侍王甫,想讓其幫忙轉任他職,建立軍功以便將功折罪。

    而此時西北羌亂剛平不久,在西北並無立功機會,要想立功唯有將視線轉向北方,近些年來鮮卑扣邊日益頻繁,於是其便向王甫提議想轉任為破鮮卑中郎將,北伐鮮卑建立軍功,而這恰好正中其下懷。

    “啟稟陛下,近年來北方鮮卑在檀石槐帶領下日益壯大,其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餘裏,南北七千餘裏,網羅山川水澤鹽池,盡歸其所有。

    其地幾乎與吾大漢所有邊地交接,並常有騷擾吾大漢延邊九郡之舉。故臣以為應派兵北伐鮮卑以作威懾,讓其不敢視吾大漢為無人!”王甫一臉忠心的說道。

    “陛下不可,眼下西北羌亂方定,國庫損耗殆盡,民力消耗極大,正是需要休兵養民的時候,實在也不是重啟戰端的時候啊!”中郎蔡邕出麵諫言道。

    劉宏還不待回複,就見尚書盧植也出麵讚同道:“陛下有所不知,檀石槐此人也極不簡單,在其領導之下原本分散的鮮卑諸部竟完全統一了起來,形成了一個高效政權,且其曆經多年發展,手下騎兵極多,戰鬥力不可小覷。”

    “這…”聽完盧植所言,劉宏又不禁有些猶豫了起來,畢竟在他看來此次不過是想借此時機轉移朝中士人的注意力,並不想有太大的損失,畢竟眼下大漢的情況他自己也清楚,缺如方才蔡邕所言,實在是經不起太大的損失。

    王甫見劉宏又有些猶豫,不禁有些著急,侍奉劉宏多年,陛下的性子他可是再清楚不過了,在逆境之時或能英明果決一下,一旦身處順境,就耳根子極軟,極易搖擺不定。

    而王甫深知近年來朝中大臣與其之間的矛盾越發不可調和,而陛下對他的態度也越發令人琢磨不透,難得這次有此機會能在陛下麵前表現一番,他可不會讓此機會就此斷送。

    畢竟,他心底也有一番小九九。雖然昨夜陛下已經交代過此番隻是行佯攻之舉,並無真正要與鮮卑開戰的意圖,可是到了戰場之上一切可就說不定了,要是他王甫舉薦之人能夠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一兩場勝利,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

    於是王甫勸言道:

    “陛下,臣反對,或許蔡中郎和盧尚書所言確有道理,但微臣以為此戰吾大漢未嚐沒有一絲機會。”

    “哦!愛卿此言何意。”畢竟這次朝會本就是因為其計劃而特地發動的,他也不想就這樣簡單就放棄,畢竟除了北伐鮮卑這個借口外,其他方式並不能正真吸引世家大族的注意力。

    “陛下有所不知,此前吾得到消息,眼下鮮卑北部的丁零人因不滿鮮卑統治壓迫,遂已於近日再度反叛,鮮卑單於檀石槐聞訓已親率本部精騎親往鎮壓,此刻其王庭可謂空虛無比。

    這正是吾大漢千載難逢的機會,要是能一舉搗毀其王庭,檀石槐的威望必然大減,到時其他暗中對其不滿的部族首領必會發動叛亂,謀多檀石槐鮮卑單於之位。

    到時鮮卑陷入內亂,必然自顧不暇,如此必能為吾大漢爭取幾年修養生息的時機,待吾大漢緩過來後,到時便可真正出師北伐,徹底消滅鮮卑蠻夷。到那時,陛下之功業必可追及孝武皇帝北逐匈奴之功!”

    “好,說得好,想不到愛卿竟也頗通軍略……”

    眼見劉宏在王甫勸說之下又要改變主意,蔡邕又待再勸就被劉宏直接打斷道:

    “好了愛卿汝不必多言,朕注意已定,此次北伐鮮卑勢在必行,接下來便決定一下出兵方略和領兵將領人選吧!”

    蔡邕還欲再言,卻被盧植攔下,對其使了幾下眼色小聲道:

    “伯楷,眼下陛下主意已定,多勸無義,吾等還是想想接下來派哪些將領領兵,方能盡最大可能減少大漢損失為好。”

    蔡邕聞言隻得無奈歎了口氣道:

    “諾!微臣謹聽聖諭!”

    劉宏見蔡邕終於不再反對,不禁也送了口氣下來,畢竟對這個臣子其還是頗為喜歡的,要是因此事弄得自己君臣不和,就得不償失了。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臣舉薦太中大夫段熲為主帥,領兵出征必能確保吾大漢獲勝無疑。”這時一位宦官集團下的一位官員建議道。

    “不錯,我朝能稱名將者,非“涼州三明”莫屬,不過眼下“涼州三明”,皇甫威明久病纏身,恐命不久矣;張然明年歲已高,恐不耐征伐之苦;唯有段紀明尚在當打之年,且其方經過滅羌一戰,想必對付此等異族之人必有心得,一定能帶領大漢取得勝利。”又有一名官員附議道。

    “不好,之前好不容易將段紀明兵權拿下,又怎可讓其再度掌兵。”大鴻臚袁隗連忙上前一步勸諫道:“陛下所謂殺雞焉用牛刀,不過鮮卑一小小癬芥之患,何用我朝名將出馬,臣舉薦使匈奴中郎將臧旻為主將,臧旻久鎮邊地,常年與鮮卑交戰,對鮮卑根底知知之甚深,由他出馬想必一定能馬到功成。”

    臧旻與段潁不同,其與士大夫同屬一個陣營,此次出征不論怎樣也不能讓宦官集團取得軍權,否則其氣焰必然更加囂張。日後對士大夫集團更為不利。

    王甫見狀也不甘示弱,其心知方才提出段潁不過是拋磚引玉,其真正目的乃是讓剛剛投奔自己的田晏得到領兵機會,於是繼續出言道:

    “臣舉薦破鮮卑中郎將田晏為主將,田中郎將曾久隨太中大夫麾下作戰,素有曉勇之名,必能為陛下擊破鮮卑,得勝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