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縣徐晃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A+A-


    “公明,我素知你本事,隻是如今北邊匈奴人作亂,郡中兵士短缺,光防衛安邑都略顯人手不足,此等癬芥之疾,我等隻能暫且放過。

    眼下河東太守尚未到任,我等也隻能暫時先維持住當前局麵,靜待太守到來之後,再作處置!”

    雖然知道徐晃所言在理,但礙於眼下郡中新舊太守交替,暫時群龍無首,而自己雖身為郡丞,但卻並無用兵之權,衛覬隻能無奈拒絕了徐晃的提議。

    徐晃也知郡中眼下難處,隻是他既然得鄉人推舉得以入郡中為吏,自然想要造福鄉裏,怎奈眼下郡中局勢如此,其空有才華也隻能望洋興歎。

    看著徐晃滿腹躊躇的樣子,衛覬隻好好言相勸道:

    “公明,我知汝素有大誌,隻是可惜不遇明主,致使明珠暗投。還請公明再且忍耐一些時日,據我在京中的同僚傳來的消息。

    陛下已經命羽林中郎將楊廣前來河東募兵,主持平定南匈奴之亂事宜,到時我與楊中郎舉薦一下,讓公明參與此次平亂之戰,想必憑公明的才華,應當能夠脫潁而出,建立一番功業!”

    “郡丞此言當真?”徐晃一臉驚喜道。

    “當然,難不成我還會騙你不成,想來現在楊將軍應該已經出發正往河東趕來了!所以公明,你眼下若有閑暇,就先將汝昨日與我所言的平定匈奴之策詳細整理一下,交到我這裏。

    待中郎將到來之後,我找個機會將其獻給中郎將閱覽一番!想來隻要那楊廣真如傳言那般英明神武,必會對公明施以重用!”衛覬接著說道。

    “多謝郡丞,此番晃若真能得楊中郎將重用,必不忘郡丞舉薦之恩,他日若有所需,晃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徐晃一臉感激的說道。

    “公明言重,此番我也有些許私心,不瞞公明,眼下大漢局勢波瀾詭橘,天災人禍不斷,我料未來天下或將有大變。

    而河東被山帶河,四鄰多變,天下之要地也。又有鹽池之屬,鐵官之利。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為吾家族著想,我也不得不事先未雨綢繆,提前找到一條退路。

    而這羽林中郎將楊廣出生天下名門,方今天下也隻有汝南袁氏能在家世上與其一爭高下。而其又素有善戰之名,未嚐不是我等心目中的明主。

    隻要其能順利平定此次南匈奴之亂,憑此戰功,未嚐不能讓其留任河東,坐觀天下成敗!”衛覬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道。

    “郡丞,天下局勢真惡劣到了如此嚴重的程度了嗎?難道大漢就沒有一絲挽救的機會嗎?”

    徐晃聞言有些不敢置信。他不相信自己心目中的那個聲威赫赫的大漢竟也有一日會到了如此病入膏肓的地步!

    “唉!我也希望是我多想了吧!”可是衛覬一想到當日袁紹派人前來聯係自己時所說之言,就不得不放棄自己心中那個無謂的希望。

    “誰能想到,三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竟早就對漢室不滿,暗中籌謀多年想要取漢室而代之!”

    而身處河東要地的衛士家族自然也就率先落入袁氏眼中,畢竟,同屬關東士族陣營,若是袁氏真的能有所成,衛覬自然也不會在漢室一根樹上吊死。

    隻是大漢數百年江山,其名早已深入人心,要想真正推翻他,也不是一時半會兒所能辦到的。雖然明麵上早已向袁氏效忠,但深諳士族狡兔三窟之道的衛覬自然也不會將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

    而與袁氏齊名的弘農楊氏自然也就落入了河東衛氏眼中,再加上楊廣這幾年刻意營造出的名望,對於他們這些想要投機的士族而言,自然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而這些衛覬隻能在心中想想,可不會輕易就與他人述說。

    而洛陽這邊,次日清晨,在告別了父兄之後,楊廣便帶領麾下一千六百餘名羽林軍將士一起朝著河東方向出發。

    而其親衛八百湟中義從則在太史慈的率領下,護暗中護送宋酆一家先至孟津港,等待與楊廣大軍匯合。

    而另一邊宋皇後那則由越兮負責護送,一起在河東匯合,待自河東安頓下來後,楊廣再讓人護送宋氏滿門回返右扶風隱居!

    至於張角之女,由於事發突然,眼下楊宇一行尚未回返,則由太史慈一並先行送往河東,待得到張角回信之後,再行決定是否將其送回。

    而另一方麵,此行除楊廣麾下羽林及八百湟中義從之外,段潁那邊也已經緊急傳信給涼州段煨,讓其派出一支三千人的湟中義從來,暗中從關中穿過,渡過蒲阪津前來河東郡與楊廣匯合。

    因此,看似楊廣此行人手較少,實則拋開即將招募的新兵不算,便已經有五千餘名精銳騎軍。

    而到了河東之後,楊廣則打算打一個擦邊球,另外招收新兵五千餘人,如此湊成共計一萬餘人的大軍,想必應該足夠應付接下來的天下亂局。

    至於說平定南匈奴之兵,楊廣根本就沒有將那些新兵算上,在他看來,沒有經過訓練,曆經過幾場戰爭洗禮的新兵除了給他添亂之外,並沒有太多的作用。

    此行平亂真正仰仗的還得是這支隨其曆經過北伐戰爭的老兵。

    在與太史慈等人匯合之後,渡過孟津渡,行進半日功夫,河東郡的郡治安邑便已經遙遙在望!

    “報!將軍,河東郡丞親率郡中大小官吏正在南門外迎接將軍!”這時,前方斥候突然來報。

    “哦!想不到這河東官員消息竟如此靈通,想必其早早便已經知道我們今日到來了吧!走,子義,我們這就去會會這幫未來的同僚們!”楊廣躍馬揚鞭,對著眾人笑著說道。

    “河東郡丞衛覬,率麾下官吏見過宜陽亭侯!”待楊廣等人走近之後,衛覬連忙率領所有官吏恭迎道。

    “郡丞免禮,此行我奉陛下旨意,在河東募兵,以平定此番南匈奴叛亂。可能要向諸位叨擾一些時日,希望爾等在此期間能夠盡量配合於我,待南匈奴平定之日,吾向陛下表功,自不會忘了爾等!”楊廣朝著眾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