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儲位之爭
字數:4039 加入書籤
“姐姐這是說的什麽話,難不成隻有姐姐能親近陛下,妹妹便不能了?”
“哼!本宮哪敢呢,隻不過聽說陛下在雲台殿召見朝廷功臣,怕是沒空見人,給妹妹提個醒罷了。”
隻見得兩名宮中嬪妃模樣的女子各占一方,身旁簇擁著數十或七八個太監,而這兩名女子都頗為美麗,手中則是各自牽著一個小孩。
左邊一個年紀稍長,大概八歲上下,微微低頭,神態有些懦弱,右邊那個隻有六七歲,不過卻頗為膽大,甚至看向劉燁。
而穿著更為華貴的那位婦人見到荀攸,當即笑道:“荀黃門怎麽來了,這位是?”一雙美目看向太史慈,略微驚奇。
荀攸沒想到會卷入到如此尷尬的境地,不過他處事頗為淡然:“微臣見過皇後,美人。”
“這位乃是破虜將軍,天子新任涼州刺史太史慈。”說罷,荀攸低聲對太史慈道,
“這兩位是大將軍之妹的何皇後,還有陛下頗為寵愛的王美人。”
想不到進宮見皇帝一麵會碰到這種事情……
當下劉宏和不少人一樣,在立嫡方麵搖擺不定。
何皇後與劉宏生下了長子劉辯,不過後來劉宏對王美人頗為寵愛,因此生下了陳留王劉協,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
劉辯年紀雖大,不過神情頗為懦弱,而劉協則是少年聰慧,因此劉宏不喜長子,反而對劉協心愛有加,甚至起了把劉協立為太子的心思,為此還特意任命十常侍之一的蹇碩掌管宮中兵權。
不過正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朝中群臣對於劉宏想要把劉協立為太子的小心思也是洞若觀火,因此時時勸諫。
再加上劉辯的身後有皇後和身為大將軍的何進撐腰,因此冊立太子之事被劉宏一推再推,時至今日也沒有解決。
而劉辯的母親何皇後與劉協的母親王美人自然是針鋒相對,水火不容。
何皇後聽聞荀攸之言,當即笑道:“原來是太史將軍,早就聽陛下說過將軍威震涼州,剿撫羌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說罷,何皇後當即把劉辯拽到身前:“辯兒,太史將軍乃是你父皇手下難得的忠臣良將,於我漢室功莫大焉,還不快來見過太史將軍!”
方一見到太史慈,何皇後心中便萌生了一個想法,太史慈高居刺史之職,手握重兵,要是他能支持劉辯即位,和自家哥哥裏應外合,劉辯即位豈不是輕而易舉?
劉辯看向太史慈,隨後又低下頭來:“見…見過將軍。”
太史慈笑笑,剛要作答,一旁的劉協卻搶先開口道:“協兒見過將軍,將軍能給協兒講講您在涼州征戰的故事麽?”
他看向劉協,隻見得劉協兩眼炯炯有神,抬起頭來毫不害怕的看著太史慈,怪不得陛下要把他立為太子,劉協的表現的確比之劉辯強多了。
“就是,協兒,讓皇叔好好給你講講涼州故事。”王美人得意的看了何皇後一眼。
何皇後頓時眉頭一皺,隨後怒氣衝衝的看了自家兒子一眼:“真不爭氣!”
何皇後如此想法,動作上不免表現了出來,握住劉辯的手當即微微用力,劉辯感覺手掌一痛,抬頭看了母親一眼,不過卻是一言不發,硬生生的忍了下去。
而這一幕自然也被太史慈看在眼中,不免眉頭微微一皺。
“要不然,請兩位皇子都跟我來,某一並給他們講講好了。”
何皇後和王美人當即點點頭,隨後鬆開了手,讓劉辯和劉協朝著太史慈走了過去,而太史慈則是輕輕握住兩人的手,一手牽住一個皇子。
一旁的皇甫嵩見狀,不由得撫摸胡須,微微一笑。
“將軍,將來協兒長大了,也要學你一樣,到涼州去打羌人。”劉協雖然是和太史慈初次相處,不過卻一點也不怕生,一口一個將軍,叫的太史慈頗為受用。
而與之相比,劉辯則要顯得沉默許多,除非太史慈叫他才說一句,否則平常時則是一言不發,不過太史慈卻從劉辯身上看到了自己兒時的影子,不免對其多了幾絲憐憫。
“兩位皇子將來想做皇帝麽?”
聽到這個問題,劉協率先搖了搖頭。
“我不,協兒將來長大了要做大將軍,和將軍一樣。”
太史慈笑著點點頭:“好,若是將來有機會,我就教給協皇子槍術和兵法,讓你做大將軍。”
而劉辯思考一陣,同樣搖了搖頭。
“將軍,辯兒不想做皇帝,隻想做個普通人。”
太史慈聞言不由一愣:“為何?做皇帝不好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若是不做皇帝,協弟就能做皇帝了,父皇就不會生氣,母後也不會擔憂了。”
何皇後雖然母儀天下,不過出身卻較為卑微,其祖上不過是個屠戶,何皇後從一介平民之女成為皇後,心中的自卑自然是可想而知。
因此何皇後對於劉辯的要求自然就很高,處處要求劉辯爭先,結果給幼小的劉辯留下了不少心理陰影。
而劉協聽到劉辯的話之後,則是看向劉辯,一本正經道:“皇兄這是說的什麽話,正所謂立嫡以長,皇兄比我年齡大,又是皇後之子,自然應當繼承太子之位。”
怪不得陛下有立劉協為帝的想法,這小子的確是討人喜歡,能說會道。
太史慈對兩人笑笑,然後抓住了兩個人的肩膀,一臉鄭重道:
“你們兩個要記住,做太子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做了太子將來就要做天子,天子肩負萬民之責,一定要為政勤勉,一心為民。正所謂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劉辯眼神中閃過了一道不一樣的光彩,這種說法他還是第一次聽,平常母親就是告訴他一定要做太子,但是他完全不知道為什麽要做太子,原來做太子並非是隻有好處……
劉協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看向太史慈,一本正經道:“那父皇就不是好皇帝嘍?”
太史慈不由一愣:“你聽誰說的?”
劉協道:“我聽平常給我講學的幾位老師所說,父親好像為政有些不太正經……”
“陛下為政的確有不少漏洞……”太史慈微微感慨一句。
中外朝製度自從西漢建立以來一直應用於皇權和相權的紛爭之中,不過到了靈帝朝變得十分嚴重,因為他一口氣啟用了整整十二位中常侍,也就是所謂的“十常侍。”
史上十常侍仗著靈帝的寵幸,大肆貪汙斂財,陷害忠良,更是引起了宦官集團和士人集團的憤怒,以至於靈帝死後。
雙方的矛盾立刻爆發,大將軍何進帶兵入宮被十常侍所殺,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帶兵誅殺宦官,而何進又聽從袁紹的建議請董卓入京,最終導致天下大亂。(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