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來勢洶洶
字數:3777 加入書籤
“報!”
一名渾身是灰的漢軍忽然飛奔入內,滿頭是汗。
“何事?”
曹洪瞪著眼站了起來,大聲喝問道。
“報主公及諸位將軍!濟北相、威遠將軍鮑信至巨野,與黃巾賊三戰三捷,大肆東進,在至巨平之前遭到黃巾賊埋伏,十餘萬黃巾賊四麵圍攻,三萬兗州軍大敗,鮑將軍戰死,臨死之前有書信送給主公!”漢軍大喊道。
“什麽?”
廳中之人無不是一臉的難以置信,盡管之前程昱、曹仁、夏侯淵等人早就有過一番論述,不過這未免也太快了吧?
曹仁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程昱則是長歎一聲。
“兵敗如山倒,不知道劉兗州此時做何感想?”
廳中諸人無不在沉思,而曹操則是沉著一張臉,展開了書信,一股血腥味撲麵而來,夾雜著戰火的味道,字跡雜亂,幾乎可以想象得到戰鬥的激烈和緊張,鮑信就在即將潰敗之前,驚慌失措的給自己寫下了這封信……
“孟德!悔不該當初不聽程仲德之言!今悔之晚矣,某無臉見他人,請孟德代我照顧家人,如有可能,設法阻攔青州黃巾增援兗州,兄先行一步,絕筆!”
……
兗州,巨平縣。
“哈哈哈,此番多虧了渠帥運籌帷幄,才能帶領我等戰勝漢軍,眼下大賢良師雖然倒下了,不過隻要渠帥還在,推翻漢朝的任務,我等必定做到。”
“不錯,當年若不是出了皇甫嵩那幾個漢將,恐怕我等早就能夠推翻漢室,建立起真正的黃天樂土了,
不過好在我等還有渠帥,如今渠帥東山再起,必能率領我等攻克洛陽,擒拿那漢室小兒,繼承天公將軍遺誌!”
聽到眾人的吹捧,徐和哈哈大笑,卻當仁不讓。
“諸位,我等已經擊潰鮑信,三萬大軍乃是兗州的主力軍,如今兗州雖然大多數城池還在,不過是徒有其表,隻要我大軍兵鋒一到,自然獻城投降,兗州不足道哉。”
當年被皇甫嵩趕進深山之中的徐和,如今卻是重新擁有了十萬,乃至百萬大軍,自然是信心滿滿。
鮑信,素來在兗州有名將之稱,結果不還是被自己擊敗了麽?
徐和思索一陣,當即決定道:“當年大賢良師雖然深受黃天信賴,身負一身道法,然我百萬大軍席卷八州之地卻失敗,根源就在於各自為戰。
如今我等必須將各自聯係在一處才行,絕不能為官軍各個擊破,最重要的是趁著洛陽城防尚在重建的空檔,揮師虎牢關,攻下洛陽,建立新朝!”
“不錯!我們也要稱帝,建立新王朝。”
“到時候徐帥做皇帝,咱們可都是從龍之臣了。”
“哈哈,這個好,俺要當大將軍。”
聽到人群之中隱約推舉自己做皇帝,徐和麵露微笑,隨即正色道:“好了,稱帝之事暫且不急,關鍵在於攻下洛陽。”
說罷,徐和看向旁邊的張民:“宛城那邊,怎麽樣了?”
張民恭敬道:“如果所料不差,應該就是這幾天了。”
“恩,等到起事的消息傳來,請劉辟與龔都兩位大帥率兵東進,合兵進攻虎牢關!”
……
南陽郡,宛城。
南陽郡素來富足,如今城頭之上卻是一片大火,無數頭戴黃巾的賊兵起起伏伏,在城中與漢軍一番大戰,過不多時,城中官軍抵擋不住,隻好從城中撤了出來。
“可恨!這些黃巾賊子,某四世三公,豈敢欺我?”袁術麵色焦黑,一臉憤怒。
“主公,黃巾賊早有預謀,且人多勢眾,我軍自從上次被徐榮擊潰之後便所剩無幾,現在即便是想要反攻也沒能力。”紀靈勸諫道。
“可惡,失了南陽,某沒了立足之地,豈有此理?”袁術大怒道。
一旁的主簿閻象忽然道:“主公,自從上次被徐榮擊敗,我軍在南陽郡征兵十分困難,若要成就霸業,豈能留在南陽郡?”
袁術氣呼呼道:“不去南陽郡,那能去哪兒?”
“袁氏根基皆在汝南郡,況且汝南郡向來富庶居於天下第一,戶口百萬之眾,若是得到汝南郡,何愁霸業不成,十萬大軍也是輕而易舉。”
聽到閻象這話,袁術冷靜下來:“豫州刺史乃是孔伷,他能默許我軍入主汝南郡麽?”
閻象冷冷道:“孔伷垂垂老矣,理政治軍皆非其長,控製汝南郡則可雄踞豫州,豫州東接揚州,有吳、越兵甲之利,此天賜主公基業,焉能不取?”
袁術沉默下來,思索一陣,抬頭死死的看了宛城一眼,點了點頭。
“出發,兵發汝南!”
黑夜中,袁術消失在了宛城,去往了另一個方向。
自從黃巾之亂以來,東漢王朝最大的危機終於來臨,哪怕是當年的董卓之亂,羌人之亂也不能比擬。
青州渠帥徐和東山再起,振臂高呼聚集百萬之眾,席卷青州,西出泰山郡擊敗鮑信,兗州岌岌可危。
汝南劉辟,龔都兩人起兵暗中潛入宛城,打了袁術一個措手不及,順利奪取宛城,向東呼應徐和大軍,一時之間,一條東起青州、兗州,西至荊州的包圍圈對關中已經形成。
……
“子義,此去一切小心,若是不行就退往武關,某已經命馬騰調遣涼州兵馬南下,一切量力而為。”
荀攸看著一身戎裝的太史慈,忍不住叮囑道。
太史慈意氣風發:“公達先生放心吧,黃巾賊雖然趕走了袁術,占據了宛城,不過根據我軍在南陽的密探匯報。
眼下黃巾賊子在南陽郡忙著燒殺掠搶,**擄掠,根本就不知道分兵攻取荊州、豫州之地,不成氣候,某雖然隻帶三千兵馬,不過卻是雷霆一擊,賊軍必敗無疑!”
原來,楊廣早就在各地諸侯之中安插眼線,因此黃巾賊奪取宛城之後的第一時間,宛城陷落的消息就傳入到了武關,武關守將大吃一驚,當即八百裏急報,騎士經由各處驛站,換馬不換人,數日間便將消息傳到洛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