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手撕鐵板

字數:4297   加入書籤

A+A-


    一眾佐官看到吳文站起身來,眼光也跟隨著吳文的動作。

    看著眾位官員希冀的眼神,吳文微微笑著,說道:“這所謂積極商戶,監國和趙相給出了三個標準,達到三個標準的便可以申請積極商戶了。”

    一名主薄忍不住道:“使相,願聞其詳。”

    吳文道:“第一,商戶必須是守紀守法的良善人家。”

    “這個容易,想來我們江南路的商戶大多數都是良善人家。”以為推官聽到第一條,覺得標準不要太寬鬆,出言說道。

    “監國應該是以孝道和禮儀治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皇上監國溫良仁厚可見一斑。”另一位主薄出言附和道。

    吳文說完第一條後,聽到有屬官在下麵議論,也不打斷,心中想著,這一條的妙處豈是你等看的出來的,良善人家,這一條的操作尺度太大,為富不仁、與民爭利、裏通外國、囤積居奇等都可以說一個你不是良善人家,這簡簡單單的一條是整個征收商稅和確定積極商戶的保底條件,到時候,也是中樞和地方各路用來調節的最有力手段。

    少頃,吳文繼續說道:“第二,商戶必須按照國朝製定的標準按時足額的繳納商稅,如果商稅都不繳納,肯定算不上積極商戶。”

    下麵一群官員再跟著附和:“這是自然,理應如此。”

    吳文補充道:“當下的商稅標準以開寶八年商稅標準征收,不過一旦使用了驛站和加入市舶司後,商稅收入必然有增加,增加的商稅稅額,後續再慢慢公布,相信中樞會製定一個合理的稅則出來。”

    聽到說稅收要上漲,一些屬官開始心中計算,不過總的來說,開寶八年的稅收確實不多,皇上開國以來,以藏富於民的國策治國,商賈積累千金,所以如果隻正常增稅,還是可以接受,畢竟還有海外貿易可以賺錢,再加上還有子弟參與科舉的巨大福利在。

    吳文頓了一頓,說道:“第三,監國和趙相責成本官清理江南各路戶籍名冊,要成為積極商戶的商賈,三代以內血親,不得有拖欠各種國朝稅收的現象。”

    此話一出,一眾官員,麵麵相覷。

    要知道這一群官員自己家裏血親,經商的有,買田置地收地租成為田主的也有,而且這一次江南路田租一直收不上來和這些田主也脫不了關係。

    現在雖然監國和中樞給了一個很大的誘餌,但是,這條件確實也不是一般的苛刻,商人逐利,逐利的豈止是商人,田主、官僚個個如此。

    所以,聽說以後加稅,畢竟還沒有加上去,還不是特別在意。但是這田租,可是實打實的要收錢了。

    白花花的銀子,誰想交出去。

    吳文看到官員們的表情,早就猜到是這樣一個結局。

    不過自己逐條思量過監國公文,吳文有信心在這一群看起來鐵板一塊的官商地主的同盟鐵板裏麵,撕開一個缺口。

    想到此,吳文笑道:“議事就到此為止,諸位同僚,此事還需得諸位宣傳一下,本官等各位的好消息。”

    竟然是不給一眾呆若木雞的官員發言的機會,直接下了逐客令。

    屬官們三三兩兩的從吳文的節度使衙門出來,大多數人沉默不語。

    茲事體大,還需要家族裏麵慢慢商議。

    幾個時辰後,江南西路治所所在的豫章城內,城東的一個大宅院中,燈火通明。

    一名身穿綠袍官服的中年人正在說話,此人赫然是今天在節度使衙門議事的推官之一,姓李單名一個旭。

    堂中所坐,都是李旭家族各房的管事人。

    正堂之上的老者,是李旭的大伯,年過六旬,須發皆白,精神倒還矍鑠,是這個李家的族長。

    從族長以下,依次而坐的是二房李旭父親,三房李旭三叔,最下是四叔的一房。

    “使相說了可以使用驛站,可以有子弟一二名參與科考的機會,還有就是可以在市舶司報備,準許與官府一起,參與海外貿易。”

    家族中除了李旭父親是考取過秀才功名,沒有經商,隻是在城外田莊置辦了七百多畝土地放租之外,其餘幾房多少都有城中的鋪麵。

    族長除了在城外有五六百畝田地之外,在城內還有兩家酒樓。三房有良田和一家布莊,四房田土不多,經營了三家雜貨鋪子。

    聽到李旭說道今日議事內容後,幾房的叔伯都很是激動。

    不僅生意可以做大,而且子弟還可以參加科考,這可是天大的好處。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是發蒙的幼童都知道的道理。

    坐在堂上的族長說道:“賢侄,那使相可說過有什麽條件沒有?”

    都是生意人,心中知曉,所有的利益都是一種交換,既然使相說出這些好處,必然是有條件的。

    當下李旭慢慢的把吳文提到的三個標準說了一遍。

    四房的長輩都沉默不語,不過李旭的堂弟,三叔的兒子李方說道:“大伯,如果同意的話,我兒子就可以參加科考了,私塾老師說,我兒子聰慧,科考肯定可以斬獲功名。”

    話音沒有落,李旭的親弟弟李陽便出言反對:“若果同意,二房會每年多交農稅,但是生意上的事情,我們並沒有什麽好處,科考一條對我們更是可有可無。”

    李方聞言道:“難道哥哥就忍心看著你侄兒天資被埋沒?”

    李方也毫不示弱:“難道弟弟就忍心看二房每年多交錢?”

    眼見二人針尖對麥芒,族長頓了一頓手中拐杖,嗬斥了一句:“為此事爭執,成何體統?”

    靠著族長的威嚴製止了爭吵後,族長李萬通說道:“老夫有幾句話,大夥兒思量一下,看看有沒有道理。”

    看到堂內安靜下來,李萬通緩緩說道:“江南商戶和南唐數十萬大軍,孰強孰弱?李煜的數十萬軍隊,都被宋國蕩平得幹幹淨淨,隻是憑借商戶就想不交稅,談何容易。”

    看到二房李陽不服氣的眼神,李萬通道:“你們肯定有人會想,江南這麽多商戶,這麽多田主,宋軍不可能殺光的。這話不假,但是人為財死,使相既然拋出了這些好處,這是陽謀,總有一部分人會心甘情願的吃下去,然後同時交出商稅和田租,到那個時候,江南商戶和田主這塊鐵板就被使相活活撕開了,剩下少數不交的商戶田主,你們知道結果,可不要忘了吳使相並非隻是文官。”

    李萬通看著眾人,繼續說道:“當然我們也不願意做那個出頭鳥,所以此事明日李旭賢侄再去了解一下,看看有沒有商戶已經交齊了田租,有人先動,我們李家隨大流就是。”

    頓了一頓,再說道:“不過,當年二弟是因為李旭科考,沒有投身商賈,隻有田租,確實在這裏麵沒有什麽收益,而大房三房四房或多或少都有進項,那我就劃定一個數額,除了二房之外,其餘三房一起出資,給二房物色一個營生,比如在市舶司的李家生意中,我們其餘三房給二房出一個本金,這樣的話,我們李家不管在官在商都可以緊密團結。三弟四弟,意下如何。”

    坐在下首的三房和四房心中思量,以後家中子弟真心參加科考走仕進之路,李旭這邊的人脈還用得上,所以也都先後同意了大房的提議。

    既然都說到此處,二房李旭的父親也同意了族長的話。

    這一天夜裏,豫章城內數十戶大戶人家,都秉燭夜談,燈火通明。

    唯有鎮寧軍節度使吳文,心情大好,哼著小調兒,早早的上床歇息,一覺便到天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