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西京大同

字數:4265   加入書籤

A+A-


    屯衛小校往牛車走了兩步,隨口問道:“蕭少爺,今天運送的糧食看起來不少呢。”

    如果小校再多走幾步,隨便檢查一下糧車,就有可能發現糧食袋子遮住的樸刀。

    千鈞一發。

    劉宇和一眾宋軍已經作勢準備冒險撲殺這幾名城門屯衛。

    這個時候隻聽得蕭全陪著笑,說道:“天冷,糧價高,所以鋪子裏麵好賣,故而多運了些。”

    “生意不錯啊?”小校臉上笑容滿麵,但是嘴裏的話就沒有那麽友善了“近日裏雁門關告急,各地部族軍都調集過去,這件事蕭少爺知道嗎?”

    蕭全心裏道“告急,都被人宋軍給攻破了,這看著多運了些糧食,就想多克扣一些,非得找理由說事。”

    雖然心裏腹誹,但是臉上依然一片笑容,道:“軍爺,這個小的當然知道。”

    說著,蕭全帽子下麵的手伸了過去。小校會意,也往蕭全身邊靠近了些。

    遠遠看去,仿佛蕭全和小校在親密交談,但是,就這樣輕輕一碰,一大把碎銀子都落到了小校的手裏。

    小校捏了一捏,心滿意足的把銀子揣到了懷裏,回頭對門口的幾名屯衛說道:“放行,都是老朋友,不要耽擱蕭少爺的生意。”

    蕭全笑著對幾名士兵拱拱手,道:“幾位軍爺,回見,回見。”

    劉宇和三十多名喬裝打扮的宋軍緊緊跟上車隊。

    進的城門後,城門洞吹過來一陣寒風,蕭全一個冷戰,突然才覺得,剛才這不到片刻的光景,自己背後已經是被冷汗濕透了。

    一行人穿過長長的城門洞,全部進城後,劉宇悄悄觀察了下,門口的城門屯衛並沒有什麽異常。

    心下一陣激動。

    這西京大同府,我們來了。

    在蕭全的帶領之下,一行人貼著大同府城牆根疾行,大同府的城牆上,並無一名契丹軍士。

    劉宇看著城牆上空蕩蕩的女牆,甚至角樓上都空無一人,劉宇恨不得歡喜得呐喊出來。

    大同府,這敵國的西京,宛如一個被剝光了衣衫的清倌人,袒露在自己的麵前,毫不設防。

    轉過幾個彎後,車隊到了蕭家在大同府的一家鋪子的後院,三十多名宋軍在牛車的糧草包裏,找到自己的樸刀,武裝起來。進城後,懸掛腰刀應當沒有問題,在城門口這一大群漢子手執利刃,城門屯衛就是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放他們進來了。

    既然已經進的城來,劉宇看來蕭家是信得過的。雖然說蕭全現在很想去前院通知蕭家其餘人準備細軟,但是劉宇現在還有事情讓蕭全去做。

    簡單商量幾句後,劉宇將宋軍分成三隊,兩隊沿著城牆根,從反方向在大同城內溜達一圈,留意一下城防確實是否整個城牆上都沒有軍士,而劉宇幾人,在蕭全的帶領下,扮做一般客商,優哉遊哉的往西京的大校場而去,如果說西京大同府還有大軍駐紮,城牆上沒有的話,最有可能的位置就是校場。

    在做完這一切後,劉宇才會想辦法通知城外的黨進。

    如果城內有大量軍隊,那麽黨進等人就算拿下城門,也守不住。

    宋軍翻山越嶺到雁門以北的,隻有一千人,黨進和劉宇都輸不起。

    大同中軸線上是永泰街,順著永泰街直走一路上房屋鱗次櫛比,由於今日是趕集,所以除了東市西市之外,街道兩旁的店鋪也是生意興隆,隻是由於白災的影響,一路行來,蕭全覺得這段時日賣牛羊的契丹牧民比平日裏多了許多。

    街道兩旁的行道樹多是楊樹,三晉之地在漢魏之時還算水土肥沃,但是唐以後逐漸幹涸,所以從五代以來,大同街道上的行道樹都換成了容易養活的楊樹,初冬之際,樹葉飄零一地,但是枝丫在陽光的映照下,又有一種格外的婆娑和美麗。

    蕭全和劉宇帶著幾名宋軍,挎著樸刀,這樣的裝束在城中契丹牧民身上經常看到。不過奇怪的是,劉宇在街道上,不僅沒有看到巡城軍士,連著捕快差役都沒有看到一個。

    劉宇將此事記住,和身旁宋軍對了下眼神,繼續往北而去。

    幾人到靠近城中央的鼓樓左轉,鼓樓呈四方形,由築城的青磚砌成,站在鼓樓頂上,可以俯瞰大同全城。大同鼓樓在興建大同的時候同時建起,相傳孝文帝曾經多次在鼓樓上對民眾公布改革法令。在鼓樓西街的盡頭,有一片大廣場,廣場旁邊是蕭思遠的將軍府,整個廣場大約兩三百畝,用木製圍欄圍了起來,正門上契丹和漢文寫道“西京校場。”

    那裏就是劉宇等人必須確認的一個地方,西京大校場。

    平日裏校場附近的軍營始終駐紮著數千士兵,輪流到校場操練,人聲鼎沸。周邊做軍漢生意的店鋪也是生意興隆,不過今日蕭全帶著幾人過來後,不僅僅是校場大門緊閉,而且周邊的店鋪,大多數是空無一人,守店的小二趴在桌上,昏昏欲睡。

    “劉將軍,這城中果真空無一人。”蕭全和劉宇一路走來,稱呼已經更加熟絡,而且商人好恭維,一頂將軍的帽子戴上去,劉宇無可奈何。

    劉宇道:“這個時候,除了城門屯衛之外,城中連著捕快都沒有看到一名,很是蹊蹺。”

    蕭全笑道:“大同雖是西京,地位重要,所以城內事務多由部族軍負責,雖有捕快,數量也不多,所以沒有見到。”

    劉宇再問道:‘蕭少爺,這大同城內可還有其他地方駐紮有軍隊’

    蕭家也是經常往返大同和周邊城市經商,雖然不是刻意了解,但是也知道個大概,當下蕭全說道:“如果校場沒有駐軍,那城內就不會有大軍了。再有軍隊的話,隻有三個地方還有軍隊,但是人數不多。”

    “三個地方?”劉宇雖然機變百出,但是這大同城畢竟是第一次來,聽說還有三處有軍隊,劉宇和身邊宋軍的心一下子就懸了起來。

    每臨大事有靜氣,現在還在敵國西京,劉宇強行用開蒙時夫子的話讓自己鎮定下來。

    旁邊一位軍士問道:“蕭少爺,還有哪三處駐軍?”

    蕭全道:“往日裏蕭家經商,多到大同,大同城內軍糧庫,一般駐軍有數十人;另外,城北的馬場,牧民和馬場監軍有數十人,再就是西京留守府了,留守大人是契丹皇族,留守府有王帳軍數十人,這三支軍隊等閑不會調動。”

    說話間,蕭全隨手撿起一直樹枝,在一塊空地上畫下大同府的簡略地圖。

    整個大同府地圖方方正正,以永泰街為中軸,過了鼓樓後,在城中的四牌坊旁邊,便是西京留守府。這留守府大概就在全城正中偏右。

    馬場在城北武定門和右十字街之間,全城的西北角,平日裏戰馬回城養在馬場,放養的時候就從武定門出城,城北有一片巨大的草場。馬場中的戰馬眾多,西京契丹騎兵多是一人雙馬,不過據蕭全推測,這契丹軍救援雁門乃是守關而不是曠野爭雄,所以應該還有大量戰馬在馬場之中,那麽必然馬場也有少量軍隊駐守。

    西京糧庫為了兼顧校場駐軍和馬場的糧草,所以設在校場和馬場之間。

    整個西京大同,西北一角,就囊括了馬場,校場,糧庫三個主要的軍事措施。

    劉宇心道,如果按照原計劃,自己一行人控製南門後,黨將軍從南門進城,一旦在攻打留守府的時候遇到王帳軍衛士抵抗,時間稍有耽擱,西京留守就會尋機逃出城去,到時候他隻要在城外召集軍隊,這一千宋軍將會十分被動。

    那這個最初指定的計劃必須修改了,這些消息,還得傳出城去,等等黨將軍定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