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謀劃山陰縣

字數:4415   加入書籤

A+A-


    從大同府到山陰縣。

    兩百裏的官道,騎兵快一點的話,需要兩天時間。一人雙馬的軍隊,如果急行軍倒是可以一天一夜趕到。

    但是黨進不想冒險。

    雖然說方信和許昌有舊,用計謀騙城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黨進作為全軍統帥,不可能將所有希望寄托在方信一人身上,萬一失敗而且被許昌看破,加上山陰縣南邊就是契丹大軍雲集之地,如果稍有不慎,有可能這一千人馬萬劫不複,所以黨進在拜托方信的同時,也做好了偷襲破城的準備,畢竟山陰縣也應該隻剩下城門屯衛,一旦突襲成功,山陰縣也將被順勢拿下。

    斥候隊早已經撒出去了,為了一千人的安全,斥候隊放出十裏開外,而且流星一樣,輪番回報前方情況。

    被塞在馬車上的耶律力已經有一日沒有喝酒了,酒糟鼻子上的紅暈消退了些。

    看著陪著自己一起坐著的劉宇,耶律力道:“將軍,我們此行去往哪兒?”

    劉宇坐在車裏,主要是黨進安排來看看還有沒有情報可以掏出來,畢竟有些耶律力覺得不重要的情況,宋軍有可能用的上,算是榨幹耶律力最後的價值。

    劉宇知道耶律力是必死無疑,但是口風依然很緊:“我們這次是派一隻軍隊把留守大人送到南方去,享幾天福。”

    耶律力陪笑道:“南方好,南方好,天氣暖和,酒也好喝。”

    劉宇道:“留守大人對好酒是十分喜愛呢。現在大宋出了一種酒,叫南唐春,不知道留守大人聽過沒。”

    說到酒,耶律力頓時來了興致“南唐春喝過,據說還是宋國皇子做成,不知是不是真的?”

    劉宇接口道:“確實是大宋羽皇子做成,大同府都有這種酒賣啊?”

    耶律力道:“大同府可沒有,我是花高價錢從走私販子那裏買來,不過說起來,這味道確實不錯,帶勁!”

    劉宇心道:留守大人還要和走私販子做生意,這也是個奇葩。

    這時候,從馬車簾子處,灌進來一股寒風,劉宇倒是渾然不覺,耶律力身體虛,接連打了兩三個噴嚏。連忙伸手把簾子拉緊了些。

    劉宇端坐不動,問道:“大人畏寒?”

    耶律力訕訕笑道:“有一點,有一點,平日裏太過放浪形骸,虛了些,倒教劉將軍見笑了。”

    這人居然挺有自知之明,如果不是敵國,倒還有些意思。

    劉宇說道:“那今晚紮營之時,多領一床蘆花被吧。”心裏麵補了一句,雁門關拿下之前你可是寶貝,萬萬不能出事。

    耶律力道:“謝劉將軍體恤,可惜留守府的棉被沒有帶上。”

    “棉被?”劉宇順口一問。

    中原漢地過冬的被褥多是填充蘆花柳絮,而西域一帶間或有民戶種植棉花,隻是此物在當時種植量不是很大,再加上客商往來更多注重的是絲綢瓷器香料這樣的貴重輕便之物,所以如此大利於民生日用的棉花,名聲不顯。

    耶律力家中的棉被,還是因為他的某一房小妾剛好是西域人,為了固寵,特意帶來,耶律力平日裏也不關係民生日用,隻是蓋著的時候說了一聲好,就再無下文。

    如果魏羽在此,估計會跳起來給耶律力這個酒糟鼻子就是幾耳光。

    挖空心思考慮民生的人,找不到民生問題該如何下手;反倒是天天無遮大會酒池肉林的耶律力,比魏羽更早的接觸到了棉花。

    這可是家家戶戶用得上的東西,也是魏羽前代紅毛國工業**的主要原材料。

    天可憐見,耶律力在閑聊的時候,說了出來,而且對麵也是對經濟財稅有所關注的劉宇。

    換成鄧川來,估計也就嗬嗬了。

    聽到劉宇問話,耶律力道:“對,棉花,此物填充棉被可比蘆花柳絮好了太多,厚實暖和。而且據說不貴。”

    劉宇作為軍中長史,對軍中可能用的上的東西,那是十分感興趣,接著問道:“除了留守府,其他地方還有你說的棉花嗎?”

    耶律力捏著酒糟鼻子,使勁撚了一把鼻涕,道:“下官身上這件夾襖就是,將軍。”說完後,生怕劉宇下令把他的棉花夾襖脫下去,怯生生的看著劉宇,驚魂不定。

    劉宇“哦”了,一聲,心道:“先讓你穿兩天,等後麵砍腦袋的時候,記得提前剝下來不要弄髒了就成,看看到底是什麽個好物件。”

    耶律力看著劉宇半晌沒有下首強搶,心中稍定,又開始展望自己在宋國大概應該是什麽官位和生活了。

    看來隻要投降態度好,到哪兒都有一口飯吃呢!

    滿門忠烈耶律力。

    當天晚上,在斥候們的查探下,一千宋軍在官道附近的一處山坳住了下來,為了要盡可能的在契丹保持神秘感,那麽這隻軍隊的具體數字,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當夜,斥候在暫時營地外麵,放了三層,最遠的斥候隊,和白天一樣,放在了十裏之外,再往裏就是五裏,再往裏三裏。

    孤軍在敵國,黨進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惕。

    當夜無話,睡夢之中,西京道朔風連綿,遠處的樹林,如同海潮,浪一樣奔湧。

    第二日淩晨,五更造飯,五更二刻,全軍開拔。

    必須在今日下午,趕到山陰縣,並且拿下山陰。

    五更天氣,寒意還是很濃,官道周遭的樹林仿佛亙古就處理在那裏的巨獸,黑漆漆一片。在官道兩旁看著這一隻深入敵國的孤軍,仿佛擇人而噬。

    在晨間的風吹拂中,一千宋軍一人雙馬,急速南下,道路兩旁的樹木山嶺飛快的後退,慢慢的天邊露出一抹魚肚白。

    再過半個時辰,太陽出來了。

    而現在,距離山陰縣,還有六十裏。

    山陰縣是一個小縣城,屬於西京道朔州府下麵的下縣。縣城人口不到三萬,周邊鄉村加在一起,林林總總有十萬人左右。

    縣衙中,縣令許昌才交接完一批糧食,這是周邊農村征收上來的餘糧。

    今年白災,本就民不聊生,但是由於大宋北上,契丹不得不征集軍隊,如此以來,民間壓力倍增。

    這一批糧草一共才一萬石出頭,但都是縣衙衙役在鄉村中挨家挨戶強征而來。

    民生多艱,征收的時候,許昌看著白發牧民跪在自己麵前,抱著糧食不撒手,也看到衣衫單薄的幼童被如狼似虎的衙役嚇哭,村子看不到青壯,青壯都被征調去了前線,但是前些日子,林牙大人還在繼續征調,說明前線戰事緊急,也說明前線青壯的死傷,應該是相當嚴重。

    許昌自認為也算是個好官,四年前因為太過耿介,被契丹同僚誣告,雖然最後洗脫罪名,但是那一場官司後,不僅自己職位一直得不到提升,跟沉重的打擊是自己的愛妻和幼女病死獄中,卻沒有人為此負責。

    在縣令任上,雖然許昌盡力維持,但山陰山靠近前線,一旦有事,便民不聊生,除了承擔沉重的賦稅外,青壯年經常被抓丁,兩軍交戰,死傷難免,所以山陰縣每一戶人幾乎都有傷兵或者戰死的部族軍,如此以來全縣的開支負擔,更是壓在了剩下的老弱婦孺身上。

    許昌平日裏也極少回家,家中隻有一個老仆人,也沒有什麽煙火氣。

    今日忙碌後,他坐在縣衙裏麵,正啜著一杯清茶,這已經是許昌不多的愛好之一了。

    這時候,有衙役來報:“大人,堂下有信使求見,據他說,還是你的舊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