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雁門

字數:4047   加入書籤

A+A-


    關城之下,雖然是深夜,宋軍的進軍鼓再一次響起。

    自從黨進發出了焰火信號後,宋軍的進攻就日夜不停,左路軍主將曹彬在不知道雁門這邊情況下,隻有加強對關城的進攻減輕黨進這支軍隊的壓力。

    這個計劃得到了李漢瓊的堅決貫徹,李漢瓊作為攻城的實際指揮,結合雁門關正麵不寬的現狀,將兩萬多宋軍分為了六隊,然後集中了全軍最好的鎧甲,每次就由攻城的士兵穿上,用以減輕士兵的傷亡,其餘士兵在不攻城的時候,除了必須的警戒之外,所有士兵在就近的雁門山裏伐木,用這些木頭,不停的製造或者修補攻城器械,隻要床子弩的弓背沒有被契丹投石車擊毀,投石車的長臂沒有折斷,這些攻城器械的其餘部分就算是有些損傷,宋軍也很快將它修複,重新投入戰場。所以除了衣甲之利外,攻城武器的優勢也是宋軍一直可以保持對雁門關壓力的重要因素。更厲害的是,宋軍在雁門關城頭損傷並不大,除非當場戰死或者被滾木礌石打斷手腳的士兵,其餘的受傷士兵可以很快得到救治,由於魏羽過後,宋軍戰地醫院超過八成的治愈率,以至於有的輕傷員在數日後還可以重新投入戰鬥。經曆過戰火的宋軍左路軍,在雁門關下,戰力越來越強。

    自古軍中有個規矩,軍隊中的老兵新兵之分並非是看年齡,而主要是看是否上過戰場。

    就帶兵的將領來看,沒有上過戰場的士兵,不管是身材再高大,兵刃再鋒利,也隻算作新兵,但是隻要見過血,和契丹人真刀真槍拚殺過而活下來的士兵,便可以稱之為老兵。在真正的生死搏殺中,老兵活下來的幾率是新兵的數倍。而老兵的戰鬥力也是遠遠超過新兵。

    戰場是最好的教科書。

    在進行軍事部署時,曹彬和李漢瓊計劃是將雁門關作為練兵之地。通過輪流換人,這一隻左路軍中,已經沒有新兵蛋子,全是經曆了血與火的百戰之士了。

    這一次擊鼓,李漢瓊整了整衣甲,又衝在了前麵。旁邊親衛說道:“將軍,樞密使大人說不要將軍今晚衝城,明日裏決戰,到時候將軍還要上,現在需得養精蓄銳。”

    李漢瓊豹眼圓睜,怒罵道:“滾滾滾,你還不知道我的脾氣,樞密使太過於謹小慎微,不過我不上陣這一身不得勁啊。再說了,明日決戰就明日決戰,我最多一會回來,眯一陣就行,不耽擱。如果後麵樞密使問起,你就說我一直在帳中休息,並未上陣。”

    親衛被罵了後,也無可奈何,周邊幾個知道李漢瓊脾氣的老卒笑著,提著盾牌,跟在了李漢瓊身後。

    鼓聲越來越密,這一彪攻城的宋軍,在李漢瓊的帶領下,衝了上去。剛剛睡下不久的曹彬再得到士兵的稟報後,連忙披衣而起衝出軍帳,但是都隻看到一群穿著鐵甲的宋軍覺著火把都逼近雁門關城了,誰還分得清誰是李漢瓊。隻好無奈的苦笑一聲,披著錦袍在寒風中觀戰。

    突然,曹彬覺得有一些奇怪,這契丹軍隊雖然說弓箭對重宋軍殺傷不強,但是之前攻城,總還是有大量的箭矢射來,總有些宋軍在鎧甲連接處被射中後受傷,但是今日,雖然是天色已晚,但是,借著火把的光,曹彬就沒有看到之前那種箭如雨下的局麵。

    這是什麽情況?曹彬很納悶!契丹人沒有箭矢了?

    納悶的豈止是曹彬,帶隊的李漢瓊也是一頭霧水,都衝到關城之下了,這契丹士兵居然不射一箭,自己和兒郎們還專門按照先前的戰術動作用盾牌頂在頭頂往前衝,現在看來,仿佛是多此一舉。

    更詭異的是,甚至宋軍登城雲梯都搭起來了,雁門關城頭上居然鴉雀無聲。

    一座雁門關,靜靜地矗立月色夜幕之中,居然還有了一絲豐都鬼城的感覺。

    李漢瓊軍功卓著,手中也是殺人無數,自然不怕什麽鬼神之說,回過頭,李漢瓊對身旁士兵吼道:“今日有些不尋常,小心一些,登樓過後,城頭兵力集中後再往前推進,務必小心契丹蠻子魚死網破,那樣的話得不償失。”

    身邊的士兵們將命令口頭傳達了下去。

    而李漢瓊和往常一樣,帶頭衝上了雲梯。

    就連衝雲梯的時候,都沒有契丹人投下滾木礌石。

    奇了怪了。

    三步並作兩步衝上雲梯的李漢瓊,登樓一看,乖乖,雁門關城頭,旗幟倒是繼續插著,一些火把還亮著,但是整個關城空無一人。

    當即對下麵喊道:“城頭空了,契丹人棄關了,兒郎們,快些上來。”

    吼完過後,李漢瓊提刀執盾,一把撤掉礙事的兜鍪,丟給身後的親軍,徑直往雁門關城樓正中央的箭塔而去。

    箭塔旁邊有契丹軍的大旗,砍掉大旗,便算拿下雁門關城頭了。

    而轉過箭塔拐角的李漢瓊,卻被一刀劈下,閃電一樣的刀光差點將李漢瓊的腦袋開個瓢。

    幸好李漢瓊一身武藝,反應敏捷過人。在刀光劈下去的時候,李漢瓊往後退了寸許。

    然後往盾牌頂上,右手樸刀,一刀刺出。

    一個契丹親衛被捅死在地上,這個時候,李漢瓊才有時間喊出了一聲,遇襲,全軍小心。

    轉過箭塔牆角,李漢瓊麵前終於出現了一隻完整的契丹軍隊。

    說他完整,主要是這隻契丹軍有軍士,有將領。

    但是說是一隻軍隊,也有些過了,連著居中的將領,一共就十來人,契丹人這是要幹嘛。

    還在思考間,隻見那契丹將領大喝一聲,帶頭往宋軍殺來。

    站在此處的宋軍,沒有一千也有數百,見到契丹士兵衝鋒,李漢瓊帶著一隊宋軍上前,毫不畏懼。

    思利手中刀當頭往李漢瓊腦門砍來,勢大力沉,李漢瓊叫一聲“來得好”,手中刀從下往上一撩,鐺的一聲響,將思利的刀蕩開。

    思利也喝彩一聲,好漢子,可否通個姓名。

    李漢瓊是經常在戰陣上和人通姓名的存在,開口便道:“大宋西路軍彰德軍節度使李漢瓊是也,來將何人?”

    “契丹王帳軍思利。不曾想今日可以和李將軍放手一戰。”

    話音剛落,兩人刀來盾往殺到了一起。

    思利的單刀大開大合,頗有一些北地刀法的味道,刀刀俱是劈向李漢瓊頭頂,李漢瓊天生巨力,倒也不懼,往往一盾格擋開後,樸刀便欺著中宮,捅了出去,思利再閃身避開。

    如此幾個回合下來後,李漢瓊身長力大占了優勢,幾次格擋以後,思利的手已經十分酸麻,一刀劈下,被李漢瓊的格擋將刀打飛,然後李漢瓊合身一撞,盾牌將思利撞到在地。

    兩邊的契丹親衛正要上前,宋軍也一窩蜂衝了上來,一股宋軍看著自家人多,本想著生擒活捉,但是契丹士兵刀刀搏命,宋國戰士們抵擋一陣後,無名火起,也是殺招迭出,不多時,城頭上的契丹士兵們,便全數被砍翻在地,活著的,還隻有一名契丹將領思利。

    李漢瓊正要勸降,思利看了看四周,笑道:“這雁門,也是一處好所在啊,不委屈我。”說罷,手中短刀一翻,便割開了自己的喉嚨,鮮血飆出,眼見不能活了。

    李漢瓊默默無語,求仁得仁,也算是為將者的好歸宿了。

    黨進約定好的總攻還沒有開始,契丹雁門守將思利戰死,雁門關,破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