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驚天 二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蕭撻凜心中一慌,撲通一下,跪了下來。
“皇後娘娘,臣知錯了。請皇後娘娘責罰。”
“你沒錯,錯的在朕,朕應該讓你取代北院大王,統籌全局。”
聽到這一句誅心之語,蕭撻凜更是嚇得連連叩頭。
耶律休哥是什麽身份,他蕭撻凜豈敢預支並駕齊驅。
說完這句話後,蕭燕燕不再言語,自顧自繞道了後堂。
蕭撻凜卻跪在原地,一動也不敢動。
雖然蕭燕燕聲音清冷,但是蕭撻凜知道,這是皇後發怒的前兆,萬萬不敢惹的。
過了良久,蕭撻凜的膝蓋已經疼痛難忍,大堂外傳來禦林軍的奏報聲“黑山大薩滿求見!”
片刻後,蕭燕燕才從後堂走出,很快隱去了麵上的悲戚之色,當蕭燕燕看到跪在地上的蕭撻凜,淡淡的說了一句:“起來吧!”
蕭撻凜才行禮,在小黃門的服侍下站起身來。
正當蕭撻凜在析津府被蕭燕燕教訓的時候,析津府以南的霸州大營中,大宋軍隊也在做緊張的調動安排了。
霸州大營中軍大帳的牆上,掛了一張碩大的地圖,上麵用各種不一樣的小旗子,標注著宋軍將領們的位置和準備行軍的方向。
這樣的地圖還是魏羽的發明,在大戰爆發之前,每次參加軍事會議的魏羽,在聽完了千頭萬緒的軍事布置後,都很奇怪大宋的帥才們是怎麽樣強行記住這麽多安排的。
如果有個北鬥係統,地形定位就好了。
這當然隻能想想而已,但是北鬥係統的簡化版還是可以搞一個。
就像前代戰爭片裏麵那樣的戰爭示意圖。
這樣一來,自己軍隊的哪一員將領在什麽地方,過段時間移動到哪兒,一目了然,這極大的便利了宋軍的全盤調動。
宋皇趙匡胤正站在這張地圖上,看著身邊的禦前班值,一邊念著今天的軍情,一邊移動著地圖上的旗幟,心滿意足。
趙匡胤開心的第一點當然是地圖的始作俑者是自己和京娘的兒子,這孩子雖然不改姓,但是奇思妙想層不出窮,而且目前看來,不改姓的魏羽對大宋的穩定更有好處,眼前這個地圖,雖然簡單,但是用了一陣後,趙匡胤就喜歡上了這個感覺,甚至在沒有看到地圖的時候,大腦裏麵都是浮現的地圖上的戰場態勢,比之前根據信使往來推測軍隊位置好了太多。
第二點來說,這地圖上的戰場態勢,對宋軍來說也是一片大好。
在魏羽的建議下,宋軍的旗幟都是紅色,旗幟上麵寫著小小的姓氏,表示著這隻軍隊的統軍將領。
析津府南邊的很多城市關隘上麵已經插上了紅旗,比如雄州,霸州,範陽,固安,這一大片的紅旗也是趙匡胤的底氣。
現在的析津府周邊,已經有一些宋軍將領在活動。地圖上的析津府,使用的一個黑色的方框表示。
這方框的南邊,已經出現了一隻宋軍的紅旗,紅旗上麵一個小小的羅字。
這是在固安大戰中,四千破萬的羅玉川,這名年輕將領武藝高強,現在正帶著一千前軍,武裝偵察契丹析津府城南的情況。
析津府城東,也有一隻軍隊開拔而去,看著這隻紅旗的位置,估計著這隻軍隊明日便可以到析津以東,看看契丹軍在那邊的布置。而往東的這麵小紅旗,上麵寫著一個維,這是潘太傅的兒子潘維正,因為擊殺韓匡嗣有功,現在權知五品騎將,也獨自領軍,刺探析津府城東。
而析津府南偏西的位置,一麵稍微大一點的紅旗,剛剛被禦前班值插了上去。這麵紅旗上寫著一個田字,乃是禦馬軍使田重進,他正率領著宋軍大量步兵,往析津府西麵而去,因為是步兵,所以這麵旗每次換地方,移動距離都不遠。
順著田重進軍進軍的方向,趙匡胤的眼光一路向北,在析津府以西,地圖上三個小字“高粱河”
雖然魏羽用以擊破析津府城防和契丹騎兵的利器東風投石機,由於冬天風向的原因,再加上地勢的問題,宋軍將大營準備設置在析津府以西。
但是深知兵法的趙匡胤,並不會將所有的注意力隻看到一處。
如果析津府的城南,城東有更合適的位置,趙匡胤不憚於將宋軍分開,對析津府采取圍三缺一的攻城之法。
不過,看著高粱河這個地名的趙匡胤心中暗道,不管是不是在高粱河決戰,作為宋軍的皇者,自己絕不會臨陣後退。
這不僅是給皇兒口中仙人的交代,更是給自己的交代。
這時候,帳外又有軍報傳來。
通傳過後,卻是進來了幾員大將。
趙匡胤在決戰之前,在魏羽的建議下傳召各地,再次抽調了幾名宿將,協助著一起攻打析津。
這帳中幾人分別是定國節度使宋偓,尚食使侯昭願,河陽節度使崔彥進,內供奉官江守鈞,彰信節度使劉遇,定武節度使孟玄喆。
這宋偓乃是宋皇後生父,善治水軍,年近六十。
崔彥進年近六十,武藝高強,屢立戰功。
孟玄喆乃是後蜀後主孟昶長子,後蜀歸降後,孟玄喆隨著趙匡胤南征北戰,頗有功勞。
而其餘的侯昭願、江守鈞、劉遇等人,都是宿將。
趙匡胤思量到,如果決戰開始,那麽潘美,田重進,楊業等人必然各自統領一軍,不在中軍大帳,一旦有軍情需要考慮,便無從找人商量,故而在魏羽的建議下,建立了一個由老將們組成的參謀團,用作中軍決策。
眾將與趙匡胤見禮後,站直身子,趙匡胤仔細打量一番,見到一群宿將精神矍鑠,也心中歡喜大笑道:“眾位愛卿前來,我無憂矣!”當即便要給一群老將們接風洗塵。
宋偓乃是外戚,與皇帝最為親近,說道:“皇上不急,臣時常接到皇後來信說,皇子羽聰明絕倫,很有意思,臣這次來,也帶了些伴手物件,見一見皇子羽,請皇上恩準。”
趙匡胤一聽,道還想起來,按照輩分來說,這宋偓算得上是羽皇子的姥爺,平日裏鎮守地方,自然無緣得見,此次北上,見了皇上後,自然應該看看魏羽的。
說起魏羽,趙匡胤一陣得意。
便將軍帳中標上小旗的地圖給眾將介紹了下,眾將都是知兵之人,三言兩語之間,便聽明白了這個地圖的不凡之處,當即嘖嘖讚歎。
在收獲了一波表揚後,趙匡胤對宋偓等人道:“眾位愛卿,可曾聽過東風夜放花千樹?”
眾將搖頭,宋偓說道:“這是一句詞?莫非也是羽皇子所做?”
趙匡胤得意不已,說道:“這不僅是一句詞,還是一個破析津的利器。”
“竟有此事?”宋偓和眾位老將驚奇的問道。
趙匡胤對伺候在旁邊的小黃門道:“前頭引路,朕要去軍中大將作看看。”
一路上,眾將一直聊著魏羽的事跡,比如詩詞,烈酒,麻將,香水等等,趙匡胤都是知情之人,而且覺眾將所說都是難窺全豹,想到自己和京娘的孩子如此被人青眼有加,十分自得。
不多時,一行人來到了霸州大將作的作坊群,作坊群麵積很大,由於有軍機重器,士兵巡邏非常密集。
趙匡胤帶著眾將走進大將作,一進門就看到院子中層層疊疊放著的陶罐,疏略一看,怕不是有成千上萬個。
而遠處一個身穿皮袍的青年真和一群工匠交談著什麽。
趙匡胤看著宋偓,忍不住問道:“國丈,你到底給皇兒帶了什麽有意思的物件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