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驚天 四

字數:4652   加入書籤

A+A-


    趙匡胤道:“皇兒,這有個急報你幫朕決斷一下,看看有什麽建議沒有?”

    魏羽正在和宋偓聊到安南交趾之事,正要慢慢說道占城稻,這時候被打斷,隻好向宋偓告了個罪,走上前來。

    略略看了文書一遍,魏羽心道,這羅玉川膽子還不錯,畢竟在這個年代能夠真正做到孔夫子說的不予怪力亂神的,還真沒有幾個。

    羅玉川文書裏麵,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投石機的運輸問題。畢竟析津府城南沒有大隊宋軍,為了保護投石機,隻能在夜裏偷偷投一陣屍體,投了就走。

    好處是,不用管準頭,投進城裏就行;而且晚上契丹軍隊不敢冒險追擊。壞處是,投石機難以拆裝,想盡快撤退就必須考慮其他辦法。

    第二個問題是士兵挖墳和投石的問題,怎麽樣避免屍臭。按照羅玉川所說,隻是靠近已經是臭不可聞,更何況還要將屍體搬上投石機。

    魏羽仔細想了想,前世為了安全,魏羽的學校給學生們準備了一些口罩,由此聯想開來,那屍臭問題應該可以解決,投石車估計得和大將作裏麵的工匠們商量商量。

    當即說道:“羅將軍說的時疫,兒臣倒有一些主意。”

    趙匡胤大喜:“哦,你且說說看。”

    魏羽道:“軍中準備大量生石灰,羅將軍帶領的挖契丹墳墓的軍隊,回營後,身上衣服全部丟棄,挖坑深埋,而且撒上石灰,士兵回營徹底沐浴,到時候戰地醫院可以開一些辟邪解毒的方子,煎成湯藥。

    士兵挖墳的時候,每一位士兵用葛斤縫製一個口罩,遮住麵部口鼻,口罩雙層,裏麵必須填充滿木炭粉末,這可以去味。”

    趙匡胤當即讓身邊小黃門記下,軍中木炭也多,倒不是什麽複雜的問題。

    魏羽繼續說道:“羅將軍計劃的投石機,兒臣想的是既然不考慮準頭,不用投石機固定,那麽投石機下是否可以改裝輪子,但是這一點還得和大將作的工匠們商量才可以確定。”

    見到魏羽的很短時間之內就為前線的將領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宋偓等人讚歎不已。

    宋偓道:“臣在皇後娘娘的家書中,多次聽皇後娘娘提到羽皇子智計過人,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河陽節度使崔彥進笑道:“羽皇子當時在開封,開設香水鋪子,我家夫人托人從開封購買,耗時耗力,經常抱怨說我怎麽做不出來這樣的東西,現在看來,羽皇子確實是機變無雙。

    不過,今日得賣個老臉,求羽皇子以後香水給老崔多留幾瓶,省的在家被責怪。”

    眾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一群老將調侃中,也心知魏羽還有軍務,也不留他。

    魏羽又告了一個罪,徑直回答了大將作。

    尚食使侯昭願向趙匡胤拱拱手,說道:“恭喜皇上,羽皇子年紀輕輕便是實幹模樣,今後必然成為大宋柱石。”

    趙匡胤得意的嘿嘿了幾聲。

    侯昭願繼續說道:“皇上,此次舉國北伐,臣等老邁,也難以上陣,不過還有一計,請皇上聖裁。”

    見到侯昭願說的鄭重,趙匡胤也收住笑容,正色問道:“哦,願聞其詳。”

    侯昭願從袖中抽出一張宣紙來,宣紙不大,上麵用當時流行的行楷寫了數個名字。

    趙匡胤定睛一看,遼易州刺史劉宇,判官劉厚德,渤海帥達蘭罕,鐵林都指揮使李紮盧存,遼順州守將劉廷素、薊州守將劉守恩·····

    趙匡胤略略一看,問道:“尚食使,這是何物?”

    侯昭願說道:“皇上派遣曹樞密使北伐北漢取勝之前,臣在家便推測皇上可能提兵大舉北上。臣家中子弟多有在北地榷場經商,所以臣命令他們稍稍留心了一下契丹析津府附近的官員和將領。”

    稍稍頓了頓,侯昭願繼續說道:“易州刺史劉宇,祖籍江南,五代時期因為戰亂舉家遷徙,劉氏宗族還在江南西道,但臣仔細打探後,又沒聽說這劉宇在北地重開宗族,另立宗祠。

    這一點對契丹人來說可能無足輕重,但是中原漢姓,這樣的情形,隻有不分家的子弟才不會再開宗祠,所以臣覺得此人可以誘降。”

    趙匡胤眼睛一亮,這時候,侯昭願繼續說道:“判官劉厚德,好賭博,因為賭資在析津府四處借貸,析津府的很多商賈都有銀錢往來,但是估計難以還清。臣以為,這人也可以以利誘之。”

    “渤海帥達蘭罕,鐵林都指揮使李紮盧存兩人都是女真人,女真族在契丹做官,地位甚至不如漢人,甚至幾年前渤海帥達蘭罕因為私下縱容族人將戰馬混在尋常馬匹中賣給大宋,賺取高利,還被契丹王帳官員當眾羞辱,所以這兩人,臣也覺得,可以試試。”

    聽著侯昭願如數家珍的將名單上的名字說道了一遍,

    趙匡胤的眼睛越來越亮。

    難怪民間說,家有一老如同一寶,這侯昭願在家中,就已經把前線的一些契丹官員的底細仔仔細細摸了一遍。

    想到此處,趙匡胤當即下令“傳皇城司辛衛。”

    劉進賢雖然是趙匡胤用的最熟悉的人,但是,皇帝北伐,趙德昭監國,趙匡胤必須留下一個強有力的人物鎮守開封府,所以,跟在趙匡胤身邊的是皇城司的另一個官員辛衛。

    不多時,辛衛趕到,拱手行禮後,趙匡胤將手中的宣紙遞給辛衛:吩咐道:“宣紙上的名字,你分別派出密諜與他們接觸,爭取勸降誘降,官位,金錢,隨意許諾,不計代價。”

    辛衛領命而去,侯昭願拱手道:“皇上聖明。”

    趙匡胤鄭重的道:“此事還是尚食使有心了。”

    一幹君臣還在霸州計劃著北伐大計,而此時,北上往東而去的宋軍權知五品騎將潘維正,正在指揮著手下斥候合兵一處。

    沒有辦法,東北方向的契丹軍隊,抵抗太堅決了。

    潘維正才北上一天不到,手下斥候就折損了四人。

    宋軍斥候往往是兩人或者四人一隊,互相配合,但是這次遇到的契丹斥候,仿佛是專門整隊宋軍斥候而來,都是十人隊。

    幾次小規模衝突後,潘維正覺得自己應該稍微改一改。

    在命令所有的斥候回營後,潘維正大概了解了下情況,原來自己這隻偏師對上的,有可能是契丹王帳軍的主力一部。

    不止一個斥候看到遠處契丹大隊騎兵打出的旗幟是耶律,契丹耶律是皇族,但是除了耶律大旗之外,還有另一麵南院大王旗幟。

    難道和耶律斜軫主力對上了?

    潘維正不敢怠慢,命令斥候們也組成十人隊,兩隊斥候之間間隔不能太遠,一旦遇敵,相互之間用響箭互通信息。

    雖然這樣一來,宋軍偵察的範圍會變得比之前狹窄很多,但是在契丹的名將耶律斜軫麵前,潘維正覺得自己的謹慎不會多餘。

    在潘維正下達命令後不久,斥候長黃明帶著九名宋軍騎士,往剛才接敵的地方而去,那邊還有個山頭,宋軍斥候沒有勘察。

    一路上,黃明和斥候們都沒有說話,這析津府東邊的風雪,也太大了些。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飄落軒轅台。

    看來唐朝的詩並非空穴來風。

    遠遠看去,剛才接敵的位置已經是空無一人,那片小樹林也被積雪覆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雪堆。

    穿過小樹林,兩箭之地,便是那座還沒有勘察的小山包。

    斥候隊打馬穿過空無一人的小樹林時,兩刻鍾之前接敵的痕跡以及被雪花掩蓋。

    就在這裏,黃明折損了一個兄弟。

    心下裏正在欷歔不已。

    突然,雪花飛起,異變橫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