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驚天 十五

字數:4725   加入書籤

A+A-


    魏羽看著眼前排列的整整齊齊的瓦罐,心中不由得有些得意。

    在大將作的匠師們連日的辛勤工作下,這種被稱為東風的瓦罐炸彈,一共製成了兩萬枚。

    禦營的大軍帶著匠師們和一批瓦罐已經北上,麵前這幾千個是走在最後的一批了。

    為了保證炸彈的安全,宋軍騎兵分出了一個萬人隊伍,協助運送。

    炸彈人頭大小,就算是大一點的牛車,數十枚就裝滿一架車。

    為了運送這些東西,霸州雄州附近的牛車馬車被征調一空。

    “羽皇子,這玩意兒真有那麽厲害?”率領護衛騎兵的是楊業的兒子楊延昭,年方二十,英姿颯爽,也是一員猛將。

    在魏羽的記憶中,楊延昭是宋遼大戰後,楊家唯一活下來的後嗣。

    楊家將忠勇無雙,這不應該啊。

    不過在現在,隻要高粱河之戰宋軍不崩潰,楊業就沒有機會在第二次大戰中率領著兒子們在虎狼穀斷後,自然就不會說死傷慘重。

    魏羽的穿越,不僅救了趙匡胤,順道將楊家也救了。

    聽到楊延昭問話,魏羽答道:“前些日子做過實驗,這炸彈爆開後方圓兩丈的位置,全是石灰,人馬皆難以睜眼。”

    “這種好東西,用來攻城確實是利器。有心算無心,我軍要撕開析津府的城防,也勝算大了很多。”楊延昭興奮的說道。

    魏羽心道:要不是我記不住炸藥怎麽做出來的,弄點帶鐵釘的開花炸彈都不是什麽難事,豈止這些東西啊。

    不由得心中又是一陣大恨,是應該好好想想以前學過的化學知識了。

    楊延昭自然不知道魏羽心中打的算盤,繼續接口問道:“羽皇子,那此物可有什麽弱點。”

    魏羽思路被打斷,但是聽清楚楊延昭的話後,心中又是一陣腹誹,這將門子弟果然不一樣,看到此物的厲害緊接著就想到此物有何弱點了,難怪楊家將名滿天下。

    當即說道:“此物必須注意防水,一旦中間火藥被浸濕,那就無法炸開,威力還比不上一塊同樣大小的石頭。另外就是,此物難以製造,這和大將作的匠師們忙了許久,才這麽些。”

    楊延昭想了想說道:“那到時候軍營裏麵,可得專門設一些帳篷存放此物,而且最好是屋子才行。不過在這高粱河附近,斥候探過後說道,那邊都是荒野,並無是民房。”

    大宋一朝,城中修建房屋多用木石磚,鄉野之間修建房屋多用木樁做柱,土夯牆壁。這樣的房屋安全性和防潮性都不怎麽樣。

    所以正如楊延昭所說,需要找民房存放的話,倒不如自己臨時安排軍士修建一些,而且必須地麵架空,才能答道防潮的效果。

    先不想了,到時候再說。

    一路上,楊延昭和魏羽聊著天,到不覺得行程鼓噪。

    楊延昭少年英雄,性子直爽;魏羽偏偏是兩世為人,見識異常廣博。兩人聊天十分投機,自然不在話下。

    而在楊業的護衛之下,趙匡胤的大軍也慢慢的到達了高粱河。

    高粱河這一片荒原,地勢寬闊,但是總的看來,是一個從西向東方向的一個矩形。四周有一些坡度平緩的小山,小山之上隻有淺草,不見樹木,地麵略微有一些積雪。

    荒原正中,一條小河蜿蜒而過,雖然寒冬臘月,小河還沒有完全封凍,田重進和趙匡胤兩軍,自然以此作為取水地,在高粱河的上遊小山包上,田重進還命令民夫們修築起了數個高高低低的鄔堡,用以護衛水源的安全。

    由於地勢使然,宋軍禦營到了後,趙匡胤便將營房安插在田重進大軍之後。

    前線有田重進的大營,禦營正麵的防禦便省下來很多的功夫。禦營兩側依然挖了戰壕,裝上了木柵欄。戰壕不如田重進大營正麵挖得寬闊,但是也有三米左右,壕溝中,依然倒著插上了燒硬的木椎,尖刺;禦營的木柵欄比田重進軍營略高,有大概四米,儼然一座小型的軍城了。

    禦營中央,中軍大帳麵前,一根巨大的旗杆樹立起來,約莫十數米,一麵明黃色的龍旗高高飄揚。

    此刻的析津府內,可謂是水深火熱。

    在宋軍淩厲的攻勢之下,除了析津府東邊,耶律斜軫大軍強行逼退了刺探軍情的宋軍潘維正部隊之外,其餘兩麵都是契丹吃了不小的虧。

    城南,最開始設想的用屍臭迫使宋軍放棄此地紮營的計劃,現在看來,確實是引火燒身,屍臭倒是有了,城裏麵比城外都更厲害。

    城西,蕭討古,耶律沙,劉弘三名將領先後戰死,宋軍的大營倒是安安穩穩的立了起來。

    在這樣的局勢下,隱藏在析津府內的大宋皇城司密諜活躍起來,開始慢慢的發力。

    析津府城內,大清早在幾個街口,不知道是誰貼上去幾張碩大的告示,上麵仔細說了雁門關被攻破,林牙勤德和思利戰死的情況,而且還居然有一副西京道的地圖,上麵標注著連同大同府內,所有城市都被宋軍占據。

    雖然在城防軍發現後不久,這些告示就被撕掉,加急送進了行轅。但是在有心人的推動下,事情越演越烈。

    有一小部分在西京道有家人的契丹貴族,或者與西京道有生意往來的商販心裏麵都在偷偷的合計,貌似西京道那邊,確實很久沒有傳過來消息了。

    這些人私下裏一串聯後,恐懼的發現,原來不是隻有自己沒有收到西京道的消息。

    如此說來,西京道真的出事了?

    這些貴族商賈紛紛通過自己的渠道往上麵打聽,一時間,行轅收到的各種各樣的文書折子,鋪天蓋地。都在旁敲側擊地詢問西京道的情況。

    而契丹析津府行轅,對此除了要求巡城士兵加強巡查之外,並沒有更多的反應。這種沉默,讓人更是覺得西京道有什麽內情。

    這樣一來,大宋皇城司密諜們更加來勁了。

    耶律斜軫手中拿著一份巡城衛兵才撕下來的告示,上麵墨跡未幹。

    和之前的一樣,這張告示上寫了西京道失守的消息,但是更有甚者,下麵的增加了一段,契丹皇帝耶律賢已死,所以現在契丹行轅內並不是皇帝在下達命令。

    耶律斜軫將告示遞給耶律休哥,問道:“北院大王,你說此事如何是好?”

    宋國密諜司不可能進到行轅內部的。

    如果可以進來,這耶律賢和蕭燕燕估計早死了無數次了。

    而知道皇帝駕崩的隻有南院北院大王,蕭燕燕,直魯古和小黃門,其餘的禦林軍軍將也都口風很緊。所以唯一的可能性是宋國密諜是猜的,之前宋國密諜也謠傳過耶律賢駕崩,後來耶律賢出麵後,一切謠言不攻自破。

    但是這一次麻煩的是:宋國密諜,猜中了。

    耶律休哥麵色凝重,皇帝駕崩之事,此時是沒有辦法承認的。

    且不說之前皇後和南院北院大王商議決定秘不發喪,以便穩定軍心,等到大戰結束局勢穩定後再舉行皇上大行的祭奠。

    更何況,就算是現在承認皇帝駕崩,一則極有可能軍心混亂,第二還有可能讓析津府軍民認為行轅不可信,不知道行轅還有多少事情瞞著他們,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這以後,要想軍民一體上下一心,那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事到如今,唯有兩策,第一,析津府內巡城司加強巡查,防止攻過密諜繼續破壞。”

    耶律斜軫也不說話,心裏麵五味雜陳:加強巡查加強巡查,這城中軍民數十萬人,怎麽知道誰是宋軍密諜,隻有千日做賊,哪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另一方麵,耶律斜軫心中,因為自己冒冒失失把析津府軍報呈上去,導致皇帝氣血攻心而死的愧疚,在心中越來越烈。

    “第二,盡快完成大戰準備,隻要擊破宋軍,其餘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說道此處,耶律休哥頓了一頓,說道:“宋軍皇帝已經到了城西,這個決戰之地是我軍選擇的,不管怎麽樣,這個選擇對我軍還是很有利,南院大王,一起努力吧!”

    耶律斜軫正要說話,突然,行轅外麵衝進來一名王帳軍親衛,神色驚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