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驚天 十八

字數:4672   加入書籤

A+A-


    按照醫官所說,一旦這八千人中有一人感染屍疫,這將是八千人的滅頂之災。

    問題更嚴重的地方是,一旦八千人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如果衝擊隔離帶,誰擋得住?,麵對感染了屍疫的八千人,誰又敢去擋?

    這時候,耶律休哥慢慢平靜下來,說道:“你且起來說話,太醫院可有什麽建議?”

    禦醫站起身來,拱拱手說道:“之前燕王麾下有一名長史,曾經提到過這樣的疫情必須要熬注意隔離和疏散。隔離指的是將可能的患病者與普通人分割開來,避免傳染;疏散指的是,這樣的疫情,必須要減少士兵的密集程度。”

    “減少密集程度?”耶律休哥重複了一下,顯然是沒有明白。

    “對,大王,也就是說,現在析津府內,王帳軍,部族軍和原有的市民加在一起,數量已經數十萬,這樣的密集程度,很容易引發疫情的擴散,為了安全,太醫院建議,將王帳軍和部族軍盡可能安排在城外紮營。尤其是這八千人,在發病之前,全部搬出析津府安置!”

    城外安置?城外如何安置?這宋國大營便在城西,契丹軍總不可能棄城而走。

    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又對視一眼。

    你先下去,有事情第一時間上報!

    禦醫拱拱手,告退了。

    耶律休哥說道:“適才南院大王出城,宋軍大營情況如何?”

    耶律斜軫知道,如果要避免屍疫傳播,那馬上發動進攻是最好的疏散辦法,所以先壓下了心頭屍疫的念頭,說道:“宋軍大營前後分布,前頭軍營大旗上一個田字,應該是宋國名將田重進,後方便是禦營。兩座大營合在一起大約十萬人上下。”

    耶律休哥提醒道:“大王切莫忘記了楊業麾下騎兵。”

    耶律斜軫點點頭,繼續道:“宋軍主力便是十多萬人,還不算分散在城南,城東的部隊,所以這次決戰,我軍必須找一個機會,一個一戰定乾坤的機會。”

    “一戰定乾坤,我以為,這樣的機會有一個。”耶律休哥轉過身,看著行轅大堂上的地圖。

    地圖西邊三個小字,高粱河。

    耶律斜軫也看著地圖,隻聽得耶律休哥說道:“隻要我軍集中一切力量,擊敗宋軍禦營,擊殺或者俘虜宋國皇帝,那麽田重進,楊業,還有西京道的曹彬,必然不戰而退,到時候,我契丹騎兵追殺千裏,我倒要看看宋國怎麽樣反敗為勝?”

    計謀倒是好計謀,其中的關鍵是,怎麽樣擊敗十萬宋軍,甚至還有楊業在一旁虎視眈眈保衛著的宋軍大營。

    要知道,田重進和負責禦營的潘美,都在大營正麵,安排了大量的床子弩。

    在八百步的射程之內,不管是什麽樣的軍隊,都無法抵禦床子弩的鋒芒。

    想到此處,耶律斜軫慢慢的將自己所看到的的宋軍大營狀況,仔仔細細的說了出來。

    聽到營房中布置森嚴,耶律休哥麵色嚴肅。

    宋軍在營房中巡邏訓練井井有條,耶律休哥也是一臉沉重。

    敵人越是從容不迫,析津府的壓力就越大。

    隻聽得耶律斜軫說,宋軍大營戰壕一丈寬,木柵欄一丈六七高,戒備森嚴的話。

    耶律休哥眼睛一亮,馬上打斷道:“南院大王,壕溝果然是一丈寬?”

    耶律斜軫點點頭。

    “木柵欄果真一丈六七?”

    耶律斜軫既然點點頭,沒有弄明白耶律休哥的意思。

    耶律休哥雙眼放光:“這左右的柵欄,沒有布置床子弩?”

    “沒有?北院大王可是想到什麽妙計?”

    耶律休哥興奮的抓著耶律斜軫的肩膀,道:“天佑契丹,南院大王這一去,這便是宋軍大營的一個漏洞。致命的漏洞!”

    “漏洞?”耶律斜軫隱隱約約想到什麽,但是沒有抓住。

    耶律休哥興奮的說道:“析津府周圍小山包和荒原多,並無大片森林,宋軍禦營,修建木柵欄的樹木,必然是隨軍運送。而這隨軍樹木,才整齊劃一便是一丈五六的長度。但是現在天氣寒冷,大地封凍,一則,宋軍挖掘壕溝十分吃力,所以隻挖了一丈寬,第二,凍土堅硬,宋軍的木柵欄必然難以插入太深,根基不穩。”

    隨著耶律休哥的話,耶律斜軫眼神也是逐漸的欣喜。

    “北院大王的意思是,隻要我軍派遣敢死隊,一旦將木柵欄拉倒,便可以覆蓋宋軍壕溝,禦營兩側,便是我大軍的通天大道。”

    “對!”耶律休哥補充道:“隻要我契丹騎兵可以縱橫馳騁,突破沒有床子弩的宋營,便有機會做到擊殺宋皇。”

    這個時候,蕭燕燕剛好進來,聽到兩名重臣的商議,補充了一句:“就算是沒有擊殺宋皇,隻要宋皇一動,我軍便大喊宋皇已死,宋國軍隊必然失去戰意。”

    耶律斜軫讚了一聲,說道:“皇後娘娘,這宋國人善用詐術,這一次可是我們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想到終於有了破宋軍之法,析津府行轅中,壓抑很久的氣氛終於有了一絲絲鬆動。

    此時,在析津府以西,潘美率領的禦營紮好營地過後,田重進軍的總攻開始了。

    “禁軍,第一標,第二標,第四標,第五標,全軍前進。”

    “遵命!”

    “投石車第一營前進,掩護之時,使用石塊,一旦我軍即將登城,使用東風炸彈。”

    “第一營領命!”

    “床子弩一營,射住陣腳,防止契丹軍正麵反攻。”

    “是,將軍!

    在田重進的軍令下,宋軍高台上的戰鼓咚咚咚咚響了起來,振奮人心。在驚天動地的鼓聲中,數千名禁軍戰士,身穿玄甲,執盾提刀便往前衝鋒而去。

    頓時,形成了一股黑色的鐵甲洪流。

    在衝鋒的隊伍中,還有一群群的禁軍,抬著長長的攻城木梯,隨著大隊狂奔。析津府的城牆高三丈,所以攻城木梯兩側都是幾根樹木綁結而成,頂上一對巨大的鐵鉤子,一旦衝近城牆,將雲梯打上去後,鉤子勾住垛口,那雲梯就再難以被推倒,便於那禁軍登城。

    間或在軍中,也有三五台覆蓋著鐵甲的攻城車,攻城車用厚重的原木做成棚子,可以防箭矢。

    在木棚子下麵,用粗大的鐵鏈吊著一根巨大的原木,原木頂端削尖,裝上了鐵撞頭。

    原木上隔上一兩尺便是一個凸起的木楔子,便於士兵推拉的時候借力。

    木棚最下麵是六隻巨大的實木輪子,這樣的攻城車專門用來對付析津府這樣的堅城城門,最為合適不過。

    宋軍驚天動地的戰鼓聲,讓析津府城頭的契丹軍瞬間緊張起來。在值日將官的嗬斥下,契丹士兵們紛紛登上城頭,注視著遠處奔來的宋軍。

    城頭之上,契丹的投石車也按照之前校準的方向,在數個大漢推動絞盤之下,完成了擊發的準備。而在城中,得到宋軍攻城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也飛速騎馬趕往城頭。

    一時間,戰雲密布,千鈞一發。

    這時候,隨著宋軍校尉的一聲令下,第一塊石頭,投了出去!之後是千百塊石頭!

    同樣是這個時候,契丹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趕到析津府西門的城牆之上,麵色凝重的注視著宋軍對析津府的第一次衝擊。

    也是同時,宋皇趙匡胤帶著皇子魏羽,登上了禦營之中的一座高台,遠遠的看著戰火燃起的析津府。

    朔風烈烈,經禦營和田重進營蜿蜒而過的高粱河,依然歡快地一路向東。

    如同撲向析津府的宋軍將士!

    百折不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