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國子監祭酒

字數:5176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一早,魏羽起床洗漱,在喝了些李嫂熬的稀粥後,抓了幾個麻將在懷裏,便往文德殿而去。

    平常早朝,魏羽是能躲就躲的,畢竟就算是禦史發現魏羽不在,報上去最多就是一個罰俸和皇帝的訓示。

    趙匡胤的訓示對魏羽基本沒用,畢竟魏羽的臉是出了名的厚。

    至於罰俸,這對於坐擁酒莊和香水鋪子,日進鬥金的魏羽來說,更不是什麽問題。

    但是今日不同,昨天邸報已經發出,魏羽做提議的《專利法》今日要在大朝會上廷議。目前來看,百官之中隻有趙普明確表示支持,其餘官員的態度,魏羽拿不準。

    萬一守舊官員太多,到那個時候魏羽就不得不下場了。

    事實證明,魏羽的擔心是很正確的。

    果然,在小黃門唱到:“今日廷議河東郡王所提《專利法》一事,昨日已下邸報,眾位大臣,可有自己的看法。”

    話音才落,一位頭發花白的大臣越班而出,長跪於地,泣不成聲。

    魏羽已經是王爵,站在武將這一列最前麵,身後便是曹彬曹侯爺。

    而魏羽站的位置,剛剛好看到文官隊列裏麵出來這樣一個實力派影帝。

    如果不是上朝,隻是這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便是說這是攔轎喊冤,估計也有人相信。

    定睛一看,這人卻是國子監祭酒胡運。

    國子監祭酒,正四品,與國子監司業一起,共同掌管國子監。

    要是放在前世,妥妥的一個清北黨委書記。

    這老祭酒輩分極高,一身曆經三朝,便是這大宋朝堂之上,還有好些官員是他徒子徒孫。

    趙匡胤本來在龍椅上端坐,卻見祭酒大人如此模樣,連忙問道:“老大人,有何事要啟奏給朕?”

    一邊問,一邊忙著給旁邊小黃門使眼色。

    小黃門忙不迭的從不知道哪個角落處,拿出一張凳子,小跑著給老祭酒送了過去。

    要知道這凳子,在開寶二年的時候,連著趙普盧多遜等人,都再沒有資格在朝堂裏麵坐著了。

    今日見著老大人淒慘,竟用了特例。

    小黃門扶著國子監祭酒胡運胡老大人坐下後,老大人猶自氣憤不已,喘氣都不勻淨。

    皇帝和文武百官等老大人回過氣後,趙匡胤再問道:“胡大人,可有何事?”

    胡大人喘著氣說道:“稟告皇上,稟告皇上,這專利法萬萬不可答應啊。”

    “啊?”魏羽心中一個咯噔,雖然他知道有阻礙,但是沒想到,這一來就是這種老大臣。

    老大臣不可怕,可怕的是這種老大臣一來就會很多徒子徒孫蜂擁而至。

    魏羽現在的心情就像鬥地主。

    魏羽說:“一個三!”

    胡運:“炸!”

    魏羽直接一臉懵逼。

    連著坐在龍椅之上的趙匡胤,都奇怪的問道:“胡大人,何出此言呢?朕覺得這說起來利國利民,不知胡大人為何反對?”

    趙匡胤在詢問的時候,也隱隱約約的表達了自己的傾向,畢竟朝中有相當的一群大臣是中立派,皇帝明確說道覺得利國利民,這些大臣大多數就會站在皇帝一邊。

    但是這胡運胡老大人,完全沒有理會皇帝的暗示,直接說道:“皇上,我等自幼學孔聖人,聖人教誨,不語怪力亂神,這專利之法,臣一看,便是奇技淫巧,怪力亂神。”

    此話出,朝堂中一陣議論,而且魏羽微微一看,還有一部分官員微微點頭,應該是讚同這胡運胡大人的話。

    “怪力亂神你妹兒!”魏羽心中大為光火,但是現在偏偏發作不得。

    自己好歹是堂堂郡王,總不成什麽事情都自己跳下去。

    但是找誰呢?

    趙普現在出場也不合適。

    看來得培養一些小弟啊。

    正在魏羽糾結的時候,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確實來自於武將隊列中。

    “臣,潘維正,有本啟奏。”

    潘維正原本是軍中校尉,但是因為父親恩蔭,從軍之時便掛了一個七品的閑散差事。這次北伐,因為擊殺了契丹燕王韓匡嗣,加上其餘斬獲軍功,便授予了一個從五品的團練使。

    從五品本沒有資格參與朝會,朝會最低要求是正五品。

    但是今日有廷議,算是大朝會,所以潘美也將潘維正帶來,一則是見識見識,第二是為魏羽站台。

    潘美心中自然知道魏羽的地位,加上自己兒子以後仰仗魏羽之處必然很多,所以,這個時候不拉攏關係,那就錯失良機了。

    這潘維正顯然昨晚已經被潘美麵授機宜。

    一出列,便朗聲說道:“臣潘維正以為,河東郡王之說,極有道理。”

    胡運不顧身份,直接出言駁斥:“一介武夫,荒謬。”

    不過這祭酒話已出口,便已經後悔了。

    唐開元的故事,就在兩月之前。

    大宋開國,雖然武將地位較之前朝更低,但是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軟柿子。

    唐開元當時因為家仆打了一個老卒,不僅酒樓被燒,最後甚至自己弄了一個貶官去職的下場。

    一眾文官,猶自心有戚戚嫣。

    但這胡運平素裏都是文人風骨,處事也不圓滑,這些不該說的話,也就脫口而出。

    在趙匡胤的示意下,小黃門一甩拂塵,高聲叫道:“慎言!”

    這潘維正涵養倒好,也不揪著這句話,繼續說道:“皇上,河東郡王前日之種種發明,確實是利國利民,在契丹戰場上,活人無數,這是好事,臣附議河東郡王。”

    當即有另外的文臣出列:“臣反對!”

    胡運的打手到了。

    出言的文官說道:“河東郡王軍功卓著這個不假,但是往日有利國利民之發明今日未必,胡大人是擔心國朝士子恒日埋頭奇技淫巧,所以出言製止,拳拳為國之心,天日可鑒。”

    魏羽都要氣笑了,難不成我不是為國為民?

    不管了,沒有其他打手,魏羽準備親自上。

    “這位大人,你看過邸報沒有?”

    出言的文官昂首道“下官龍圖閣待製,乃是從四品,自然看過。”

    看著這官兒的樣子,魏羽一陣無語。

    有宋一朝,文官膽子都特別大,自從龍椅上的趙匡胤立下鐵牌,上麵寫道:“不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者。”這句話以後,這些文官便將懟皇帝,懟皇親國戚變成了基本操作。

    仿佛不懟皇帝,不懟皇親,便是貪生怕死,愛護羽毛。

    這樣下來,甚至經常有官員用自己性命要挾皇帝,動不動就是求皇上將臣處斬,隻要你一處斬,他便青史留名,皇上就遺臭萬年了。

    所以,連皇帝都不怕的官兒,自然不會怕區區一個河東郡王。

    有脾氣你砍我啊!

    魏羽自然不會和這樣的鐵頭糾結這個東西,隻是順著這個官兒的話繼續問道:“敢問大人,這邸報是如何製成數十上百份的?”

    見到魏羽心平氣和的問話,這龍圖閣待製也不肯輸了氣度,拱拱手道:“郡王,這自然是各部有司的書吏抄寫而成。”

    魏羽繼續道:“那如果這邸報需要傳抄天下,也用吏員抄寫,大人覺得如何?”

    “如果傳抄天下,自然用雕版了。更為方便。”

    “雕版是孔夫子發明的?”魏羽步步緊逼。

    “褻瀆,皇上這是褻瀆。”胡運痛心疾首,高聲喝到。

    魏羽淡淡一笑:“胡大人,就事論事,何為褻瀆。聖人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是聖人教誨麽?聖人言論,胡大人想修改一二?”

    氣急敗壞的胡運一陣語塞。

    沒有想到,平日裏帶人和氣的河東郡王,這一張嘴卻也十分難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