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籌備大婚

字數:4732   加入書籤

A+A-


    李煜心急如焚,但是看著黃公公,也沒辦法過分催促。

    畢竟也是上了年紀的人,而且也不像劉進賢那樣,自幼練習武藝,這黃公公身子也是虛的。

    李煜將長幾上的茶水遞給黃公公,黃公公卻不敢接,稍微平複後,終於開口說道:“皇上,前院皇城司的人說,這魏羽,時年不到二十,文武全才。”

    李煜心中一震,難道這真有這樣人物,二十歲不到,便寫出這樣的文章。

    李煜自己便是文人,深知魏羽成名這些篇章,是需要如何的妙手偶得才能做出,不過其餘人都是妙手偶得之,這魏羽便如同不要錢似的,一出文章便是千古名句,名動四方。要知道這念奴嬌,這破陣子,乃至於這幾天的江城子,這些詞牌,做的人多,如同過江之鯽,但是做出來讓人眼前一亮的,就太少了。

    文章知氣度,這些詩詞哥哥都是豪氣萬丈,可見這人也必然光明磊落,胸懷坦蕩,並非蠅營狗苟之輩。

    女兒喜歡上這樣的人,眼光卻沒有差了。

    甚至李煜自己,都想看看女兒喜歡這人到底是何種模樣了。

    可惜啊,終究亡國之君,身陷囹圄,無法離開。

    自己是唐國國主,趙匡胤必然擔心自己一旦脫身後,說不定登高一招,想要恢複唐國,那大宋不是自找麻煩是什麽。所以,自己被軟禁這件事,便是功臣名將都無法相救,現在看來這魏羽還隻是不到二十的小年輕,自然更加辦不到了。

    必定是小兒女之間逗趣,給女兒胡亂許些諾言,哄他開心。

    唉,辦不到也就算了,能夠哄女兒開心,說明心中是有小樓的,也很不錯了。畢竟在這個世道,女兒家能夠找到一個真心為自己考慮的,知冷知熱的男子,何其艱難。

    不曾想李煜還在這邊自己腦中翻江倒海,這邊黃公公卻也緩過氣來,繼續說道:“皇上,前院宋國皇城司的人還說,這魏羽,乃是當朝皇帝趙匡胤第四子,因為軍功,被封為河東郡王。”

    “啊?”李煜這是結結實實的震驚了。從小樓的信中說。這魏羽對小樓極好,並沒有因為知道或者不知道小樓的身份就有所變化。原本以為,魏羽隻是出身寒門的才俊之士。

    而現在更厲害的是魏羽的身份。雖然魏羽姓魏,但是皇家秘辛,如果皇城司說他是宋皇第四子,多半不假。

    要知道魏羽雖然年輕,說道文會可以救出李煜,李煜曾經也是一國之君,如何不知魏羽這話實際上便是趙匡胤的意思。

    皇帝自重身份,很多事情自己不方便說不方便做的,便有皇子或者大臣去做去說。

    這趙黑子難道想放我出來?、自己不好意思開口,反倒接著魏羽的口,弄了這樣一個文會出來?

    是這樣嗎?

    這趙黑子是為了什麽?

    李煜仔細思量,難道是魏羽成婚之事,趙匡胤是支持的?畢竟婚禮之時,父母不在,貌似不合規矩。

    這趙黑子,欺人太甚,滅掉我唐國不說,連我的寶貝也被你兒子娶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想到這裏,李煜的文人脾氣差點又爆發出來。

    你說軟禁就軟禁,現在想讓我出來我就出來?

    憑什麽?

    都是皇帝,我可以不鳥你麽?

    幸好,李煜手中抓著的信紙,讓李煜心中還有一絲冷靜。

    心中小樓又說了很多她的生活,她的店鋪還有和他。

    字裏行間,李煜看得出來都洋溢著快樂。

    趙黑子這樣弄,我要是出去了,很沒有麵子的。

    但是出去的誘惑真的很大,有自由自在,還有這個魏羽,真想看看到底是怎麽長的,是長了兩個腦袋還是生了一個七巧玲瓏心?

    更重要的是還有女兒在外麵。

    很想出去啊,要不這一次就不要麵子了?

    就算趙黑子贏了?

    太尷尬了!

    李煜心中天人交戰,仿佛有兩個聲音,一個聲音說道:“不出去,死也不出去。”“另一個聲音說要出去,出去了有多少多少好處。”

    最終,要出去那個聲音慢慢占了上風。

    至於麵子,在見到女兒這個問題麵前,不要也罷!李煜想明白了後,拿著信紙,緩緩對黃公公說道:“大伴,你說這改主意了,會不會惹人笑話。”

    黃公公心中一喜,還是公主有辦法。

    當即拱拱手說道:“皇上豈不聞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這話說得就是君王之威常人難以揣測,這自然不會有人笑話。皇上放心。”

    李煜訕訕的說道:“前日朕說不去那個消息,傳出去沒有?”

    黃公公拱手道:“黃凱恕罪,奴才前日疏忽,忘了發出去,今日的消息奴才馬上要皇城司的人發。”

    李煜心中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至少不會覺得朕首鼠兩端。

    黃公公忍著笑意,拱拱手去了。

    李煜再仔仔細細把小樓的書信看了一遍,再一次看到小樓信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和“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心中竟然湧起了一腔豪氣。

    這文會,朕來了。朕倒要看一看,我家小樓推崇備至的這魏羽,到底還有多少本事?

    魏羽此時正在文德殿,突然耳朵一燙,心道“不知道哪個不長眼睛的又在咒罵於我,晦氣!”

    此刻文德殿中,除了趙匡胤,趙普,盧多遜這幾名常客之外,還有魏羽,加上禮部尚書丁傑,鴻臚寺卿邵士梅。

    魏羽坐在中間,被眾人圍著,宛如鵪鶉。

    今日商議的卻是魏羽和蕭鳳大婚之事。

    “郡王,這是大婚的章程,郡王請先過目。”

    邵士梅遞過來一紙文書,上麵的字都是蠅頭小楷,密密麻麻。

    大頭上就寫著:古有六禮,即問名、訂盟、納彩、納幣、請期、親迎。後來並為四體,即:問名、訂盟、定聘、親迎。而且這張紙上麵也把內容和過程交代的清清楚楚。

    問名之時,雙方交換正式姓名、年庚、生辰八字。

    接著便是訂盟,叫文定,也叫小聘,擇吉日,由男家備送聘禮至女家。聘禮計為:紅綢、金花、金戒指、金耳環、羊、豬、禮燭、禮香禮炮、禮餅、連招花盆、石榴花。女家接受聘禮大部分,備12品件回贈。禮餅則分贈親戚朋友,做為訂婚通知,此叫“分餅”。

    訂盟之後便是完聘,包括納彩並納幣二禮,也叫大聘。男方具婚書、聘金、幣帛等物,署“納幣之敬”送往女家,女家也隨輕重而報答。聘禮至,女家燒香鳴炮,奉告神明祖宗,歡宴男家送禮人。以坤書交付媒妁。之後男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最後才是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新婦。

    而這枚一個步驟都必須看黃道吉日。

    所以這皇族大婚的時間往往拖的很長。

    而按照古禮,這魏羽所在的男方,家長自然是皇上和皇後,不過蕭鳳所在的女方,據魏羽所說,蕭鳳雙親已經去世,但是這婚禮中,蕭鳳家中沒有親眷,於禮不合,所以一群人圍著在考慮一個辦法。

    最簡單的辦法不外乎是蕭鳳拜在某一位高官勳貴的膝下,成為義女,那時候女方之事自然有義父義母負責。

    麵前諸人都知道這蕭鳳對於魏羽的重要性,所以誰來做蕭鳳的義父義母,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蕭鳳在大宋舉目無親,但是由於和魏羽的關係,現在反倒是成了香餑餑。

    一旦成為蕭鳳義父,變相的就成了皇上的親家,這可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趙匡胤看著堂中諸位大臣,也犯了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