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海選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第一輪就在這高台上進行,交了十文錢後,便可以上高台,隨機站在一名吏員麵前。吏員手中的簿子便是一本前朝的詩文,參加海選的士子,隻需要在吏員麵前站好,由吏員隨意選擇一句前朝詩文,吏員說上半句,士子說下半句,連續十句,能夠對的上八句的,便得到一張蓋有印簽的紙條,上麵寫上這士子的名諱,作為參加第二輪的憑證。
魏羽一聽,“有點意思。這不是後來的簡化版中國詩詞大會麽?”根據文會的規則,魏羽這種大腕是可以直接進入最後決賽的,自然不用交十個銅板再去答什麽詩詞,但是絲毫不影響魏羽對這個的關注。
大多數人都是往收錢那邊挪動,裏頭很多的讀書人,還有一些商賈,估計肚子裏麵有一些墨水,而且,魏羽終於看到開封府的陰陽先生哪兒去了。
這些個陰陽先生,手中舉著“布衣神相,鐵口直斷”的旗幡,正在交錢那裏排隊呢。
這次文會,可以樹碑立傳,這一個措施,對文人的影響和誘惑,太大了。
魏羽擠到高台下,正好麵前的台子上就有一個吏員,坐在凳子上,等待著交了錢過來的選手。
這時候,一名身穿萬字錦袍的胖子走了上來。
萬字錦袍這裝束,一看就是商販,但是這胖子年紀不大,應該是經商之前進了學,所以,今日便畫上十文錢,來搏一搏運氣。
胖子走過來,在這吏員之前站定。
吏員看了一眼胖子,說道:“我現在說詩文的上句,你接下一句,接對了,就得一分,接錯了或者接不上就沒有分,確實不會的你就說過,不耽誤你我的時間,懂了沒?”
胖子點點頭,說道:“楊某知道了。”
這時候,吏員翻開簿子,說道:“第一題,青海長雲暗雪山,下一句是什麽?”
魏羽心道,“這果然是海選,門檻不高啊,便是幼童,隻要在蒙學中用了功的都知道下一句是:孤城遙望玉門關。”
不過這胖子愣了一愣,思索良久,很有把握的說:過!
吏員也一愣,這人什麽水平啊,活活把送分題做成送命題了。
好吧看在十個大錢的份上,吏員提醒道:“足下還隻有一次說過或者答錯的機會了。”
那楊胖子點點頭“這個知道,恩公出簡單一些的,”
見到這胖子居然當眾拉關係,吏員白了他一眼,又說道:“第二題,氓之蚩蚩。下一句是什麽?”
詩經乃是蒙學必學教材,這一句就吏員來看,已經是簡單得令人發指。
這胖子又是一愣,張口結舌。
魏羽一看情形,估計這胖子就是神雕大俠吧,姓楊,單名一個過字,小名叫做過兒!
吏員見到胖子不說話,提醒道:“足下,知道否,用不用過?”
不管知不知道,過不過,這胖子已經是鐵定下台的了。
想到此處,胖子很是生氣,袍袖一揮:“這次海選的題目,太偏!哼!”傲然走下了高台。
這吏員估計已經是見慣不驚,也不理會,隻是靜靜的等著下一位。
而台下麵的觀眾也是各路英雄,議論紛紛。感覺上,隻要讓這些英雄上台,必然就是橫掃海選場的結局。
這時候,一位士子走上台去,在剛才胖子問對的吏員麵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先生請指教!”
吏員見他客氣,點了點頭,再將規矩說了一遍,然後,開始答題。
這士子顯然有一些水平的,比剛才神雕大俠楊過要厲害太多了。
吏員念道:“關山度若飛。”士子拱拱手,說道:“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這是那木蘭詩中一段,相傳木蘭詩出自於北朝,乃是北朝均田製下,府兵花弧因為年老無力承擔兵役,而女兒替父從軍的故事,但是這首詩詞在後來確實幾經改變,比如說詩詞中那一句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那個策勳,乃是唐朝才有的軍功獎勵,所以從北朝的花木蘭,到唐朝的木蘭辭,卻也有很多流變。
但是這句詩,這個士子無疑是答對了。
吏員神色不變,繼續問道:“長太息以掩涕兮,下一句是什麽?”
士子拱拱手,說道:“回先生,下一句是,哀民生之多艱。”
華夏文明中,最不缺的便是那舍生忘死為民請命之輩,屈原屈大夫便是如此,縱然自己飽受排擠,蒙不白之冤,但是絲毫不已自己為意,隻是想著這國破家亡之時候,百姓生活艱難,令人同情與擔心。而這些個詩詞,蒙學中都會教,小孩子記在腦海中,將對百姓的大同情刻在骨子裏。
吏員繼續第三題:“天街小雨潤如酥,下一句?”
士子拱拱手,不假思索的說道:“回先生,下一句是草色遙看近卻無。”
雖然都是說的天街,而現在海選的禦街,也算是大宋的天街,但是,詩詞中的天街卻是大唐王城長安的朱雀大街,朱雀大道,彰顯了大唐國力強盛,萬國來朝的景象,但是最終因為大唐不修政治,被亂臣賊子將長安付之一炬。
吏員抬起頭,看了士子一眼。
繼續念題目:“春江潮水連海平,下一句?”
這一句卻是唐朝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張若虛詩詞不多,這一首便是傳世之作,後世文人評價,張若虛這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孤篇壓全唐。
士子依然是神色不變,拱拱手說道:“回先生,下一句是海上明月共潮生!”
魏羽一聽也多看了一眼這個士子。
這一句詩過後,這首春江花月夜的氣勢如同大江奔流,一瀉而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這樣的詩詞,便是習慣了抄襲的魏羽,都覺得確實佩服不已。
吏員開始了第五題:“碩鼠碩鼠,下一句?”
這是詩經國風裏麵的詩句,詩經是蒙學必學篇目,所以這個士子神色如常,拱拱手,回答道:“先生,下一句是無食我黍。”後世《毛詩序》說:“《碩鼠》,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於民。不修其政,貪而畏人,若大鼠也。
吏員連問五道題,這士子都對答如流。
台下圍觀的市民們也紛紛看向了這邊,大宋開封雖然文采風流,但是真正有才學的,比例還是十分稀少。所以這樣連續答對五個的士子,有道是有,也不多見。而且,根據之前的習慣來看,連續五個答對,第六個開始,便有很難的詩詞了。
眾人都目光炯炯,望著這名身穿普通布衣的士子。
負責考教的吏員也說了一聲,“公子,後麵更難,小心了。”這名士子點點頭。
隻聽得吏員翻開簿子,念道:“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下一句。”眾人一聽,議論紛紛,這句詩明顯是五言古風,而且有金戈鐵馬之意,像是唐代邊塞詩,但是唐代邊塞比如高適,岑參,多用七言,這五言邊塞詩,到底是何人所做?
這士子也不再像剛才一樣,對答如流,反倒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眾人一見,這第六題果然難度大增,紛紛為這名士子捏了一把汗!
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圍觀眾人都覺得過了好久。
少頃,士子抬起頭來,說道:“先生,這是唐皇李世民的《飲馬長城窟行》,下一句是“瀚海百重波,陰山千裏雪”。”說完,鎮定的看著麵前吏員。
吏員點點頭,“回答正確。”
下麵圍觀群眾,爆發出一陣小小的歡呼。
吏員繼續道:“第七題:“寒雞思天曙,振翅吹長音。”
這道題一出,台下鴉雀無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