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四五章 賓客寒暄

字數:1731   加入書籤

A+A-


    趙匡胤這樣的禮單,是明確的向魏羽和潘美表示友好。

    魏羽倒無所謂,人家兩父子,怎麽弄都不為過。就是再多賞賜些,那也是皇室事務,其他人不相幹的。

    但是潘美這邊就令人玩味了,實際上如果這次北伐認真序功,潘美應該是功過相抵的。畢竟在左路軍高歌猛進,右路軍的屯兵堅城之下,很大的責任在潘美沒有及時破城。以至於後來大宋再次籌集糧餉,以至於後來契丹數軍合兵,如果不是魏羽的改良武器,不是趙匡胤堅守不退,不是大宋士兵們浴血奮戰,不是曹彬大膽的千裏來援,這些環節隻要有一處出了問題,大宋將一敗塗地。

    但是,偏偏回朝後,潘美依然論功行賞。

    大軍回朝的論功行賞,道可以理解為對老臣的體恤,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但是這對蕭鳳幾乎是僭越一樣的賞賜,這就說不過去了。在聯係前麵皇帝說的那句不陰不陽的話,盧多遜心裏越發沒有底氣。

    自己到底哪兒做錯了?

    還是說隻是自己多疑,猜錯了皇上的判斷。

    場中倒是無人理會盧多遜的感受。

    而一眾官員前來,主要也是看在魏羽和潘美的麵子上,真正的當事人蕭鳳在天使到的時候,出來見了禮,其餘時候都是坐在馬車上。

    文武官員對郡王這一名妻子都不熟悉。所以和魏羽聊的也隻是工程院,文會等等事情。

    “郡王,聽說文會第一日郡王和太保是親臨現場指導工作?”禮部侍郎唐德笑著提起了話題。

    畢竟皇族與民同樂這是善舉,是德政。做的好的那是要寫入史書,萬古流芳的。

    魏羽笑道:‘指導說不上,隻是看了看,大宋青年才俊確實如同過江之鯽,不可細算啊。’

    曹彬謙遜的說道:“郡王說的是,家裏小廝後來聽了一些題目給老夫。老夫都不能完全做對。”

    魏羽接著口,笑道:“曹國公還思量的是完全做對,本王的目的是做對一半。”曹彬哈哈大笑,而其餘官員紛紛恭維:“郡王過謙了,曹國公過謙了。這些題目,郡王國公自然不在話下,就憑著這郡王的“大江東去。這文會魁首,也莫非郡王。”

    拍馬屁的官員說話間,努力思量曹彬有什麽詩詞作品,一時間竟然毫無頭尋,心中十分後悔,表揚郡王就表揚郡王,把曹國公拉進來,然後沒有名作,那不是響亮的給曹國公一耳光麽?

    業務不熟悉啊,看來這個得下功夫了。

    魏羽笑道:‘文章一道,當時後浪推前浪,不要老是大江東去。’

    另外一名官員見到有機可乘,當即接口道:“郡王過謙了,想前朝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至今盛名、郡王隨便一首作品,文法,修辭,意境,都遠遠超過了春江花月夜,所以,便是一直說大江東去,也是當得起的。”

    魏羽一陣無語,這時間,隻聽得欽天監的官員唱到:“吉時已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