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

字數:5184   加入書籤

A+A-


    李承乾在等,等突厥斷糧的那一天。

    他知道,如今突厥國內已經無糧了,哪怕那些牛羊馬匹也被賣出了高價。

    過不了多長時間突厥就會徹底斷糧,到時候如果一直沒有其他國家對突厥伸出援手,突厥會有不少人餓死。

    雖然不是李承乾所想的,但是統一突厥勢在必行。

    “除了提防那些突厥士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緊操練士兵。”

    “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與突厥將會有一場生死之搏。”

    李承乾目視前方,心裏有些忐忑。

    這一次,大唐隻許勝利,不許失敗!

    李靖點了點頭,神色也逐漸嚴肅起來。

    另一邊。

    那群人把侯君集抓了,還對外宣稱侯君集有反心。

    一時之間,民眾議論紛紛。

    畢竟,當初打下了吐穀渾的,就是侯君集侯君集怎麽可能會有反心?

    可是這群人,是大唐皇帝的人。

    他們有什麽理由說謊?

    這群家夥十分可恥,乘著將侯君集抓起來的功夫大肆行動。

    他們以為,抓了侯君集就能夠高枕無憂了?

    但這恰好是侯君集和思瑤,給他們設下的一個專屬陷阱。

    經過一番苦心調查,思瑤的人總算發現了這些家夥的陰謀。

    突然出現在吐穀渾境內的那批人,可以確定,絕不是中原人。

    那群人都是頡利可汗派來的偽裝的。

    至於那個令牌,雖然不是偽造的,但卻是頡利可汗機緣巧合之下得到的。

    頡利可汗做這一手布置,其目的有三。

    一為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吐穀渾為自己所用。

    二為解決突厥糧草問題。

    三為即便失敗了,也能挑撥離間李承乾父子。

    不得不說,頡利可汗的確出色,在那樣的困境之中,竟還能想出這種辦法。

    不過,也幸好李承乾多留了個心眼,才能夠發現這個陰謀。

    隻是他們還暫時不能動手,否則隻會引起民憤。

    他們隻能暫且蟄伏起來,收集證據,等待時機。

    “聽說啊,候將軍謀反,被陛下的人抓了關起來了!”

    “不可能吧,侯將軍/人那麽好,怎麽可能謀反?”

    “那不然他怎麽會被陛下關起來?”

    “難道是因為功高震主?”

    “別亂說,這不是以前的吐穀渾了,這樣說可是要砍頭的。”

    “說來說去苦的還不是我們?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又要換主子了。”

    街道上,眾人對於此事,都是議論紛紛。

    思瑤將此事,傳給了李承乾。

    侯君集已經被關押數日了,可眼下還沒找到證據。

    李承乾心中,也有些著急了。

    稍作思考之後,李承乾決定還是主動出手。

    李承乾讓思瑤散播消息,說自己不日將會去往吐穀渾,親自處理吐穀渾的事宜。

    與此同時派出自己身邊的人去圖與文送信,確認自己要去吐穀渾之事。

    既然他們不肯出手,那自己就隻好幫上他們一把了。

    總不能一直讓侯君集呆在牢裏受罪吧?

    牢裏。

    侯君集也從玉足的嘴中,聽說了李承乾要來吐穀渾,心中十分擔憂。

    “太子殿下怎能如此衝動?”

    “以太子殿下的身份來了此處,萬一出什麽閃失可怎麽好?”

    侯君集自己入獄都沒放在心上,此刻聽說李承乾要來,卻直接慌了神。

    侯君集不知道此事的可靠性,便隻好一直在牢房中來回踱步。

    這時,一個小廝模樣的人走了進來,侯君集認出來了,這是思瑤的人。

    待到小廝靠近,侯君集連忙低聲問道:

    “究竟是怎麽回事?我聽傳言說太子殿下要來?”

    那小廝確認了一下四下無人之後,才說道:

    “太子殿下憂心你在牢中的處境,怕他們對你出手。所以故意放出要來吐穀渾的消息,引蛇出洞。”

    聽到這裏,侯君集總算是鬆了口氣。

    他就說嘛,李承乾並不是那麽衝動的人。

    ……

    而另一邊。

    那群人聽說李承乾要來吐穀渾之後,果然慌了起來。

    “將軍,我等必須得盡快行動了,否則一旦李承乾來了吐穀渾,恐怕我們的計劃隻會功虧一簣。”

    那冒牌貨拱手對著黑衣男子說道。

    黑衣男子皺了皺眉頭,明顯也是在思索此事的可行性。

    過了片刻之後,黑衣男子對著冒牌貨說道:

    “今晚就行動,切記不可走漏任何風聲。”

    他們自以為行動隱秘,卻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任監視之中。

    從侯君集被他們抓開始,思瑤的人便寸步不離地監視著他們。

    但這群家夥很有耐心,一直都沒有異常。

    等了這麽長時間,總算看到他們有所行動了。

    這群家夥連著籌備了好長一段時間,都沒顧得像侯君集。

    思瑤他們發現這群人利用職業之便,在吐穀渾城中大量收購糧草。

    最離譜的是,吐穀渾城中三個糧庫皆被他們派了重兵把守。

    這些人放出消息,說是有備無患為國家效力。

    但恐怕,此事不簡單。

    與此同時。

    李承乾在幽州,苦苦操練士兵,一日也未曾鬆懈。

    李承乾明白,突厥跟他以往所拿下的吐穀渾和幽州不一樣。

    突厥這塊骨頭,十分難啃。

    頡利可汗手段強硬,突厥大軍勇猛善戰,十分強悍。

    而開戰的地方,又是最不利於中原人的高原地形。

    做不做好充足的準備,隻恐怕會在陰溝裏翻船。

    綜上所述,李承乾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要想在高原地區發揮出唐軍的最大戰力,首先要克服的就是高原反應。

    因為突厥地區海拔較高,氧氣稀薄。

    中原人到了高原上都會產生缺氧,暈厥,意識不清的情況。

    為了克服這個情況,李承乾做了很多設想。

    李承乾穿越之前去過高原,內地人去高原必備的便是氧氣罐。

    若說讓他複刻出氧氣罐來並不是不可能,不過那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而且打仗帶氧氣罐,這根本就不現實。

    但,高原反應這種東西是可以經過後天克服的。

    雖然不能夠給每人配發一個氧氣罐,但李承乾卻能夠模仿高原環境。

    隻要眾人適應了高原環境,那麽唐軍便是所向披靡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