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年茶話會(二)

字數:5311   加入書籤

A+A-




    “黃老,這話禮部官員來講也就算了,他們就是幹這個的,但是黃老身為華夏第一任總理,這樣講不合適。

    朕以為,作為總理,統管天下十八府之政務,當以法製為先,禮教在後,世人總是在吃虧後才能學會知禮、守禮。

    所以若要人學會我華夏禮法,自然要先掄起拳頭打服了才行的通。

    我們不需要這些外族馬上學會禮法,隻要他們遵守我華夏律法。

    不服就打到服,禮教嘛,如同黃老所言徐徐圖之吧!”

    李福安聽得黃宗羲言語不禁搖頭,儒生觀念,偏於柔和,這樣可不行。

    治國法理自然是為先,隻存在利弊取舍,人性、人情之類的決不能帶入。

    國家機器就必須無情的,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文教乃是導人之法,非治國之法,治國當在利弊取舍,盡力選擇有利於國的,擯棄不利於國的。

    於國有益當不計手段,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希望黃老謹記,在座諸位臣公也請記住。

    黃老治世之說,朕也有耳聞,以天下為主,君為客,朕甚為讚同,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世間先有民而後有國。

    人是群體性生物,趨利避害,人情理法,朕希望將之倒過來讀作法理人情,執政當以國事為重,拋卻人情。

    儒教手段偏於柔和,與當前國情不利,望諸位臣公能夠綜合前朝利弊加以改之。

    強國要先強民,不僅要禮教富民,還要興尚武之風,再現漢唐雄姿。

    女真能以三十萬人馬,攻下擁有近兩億人口的大明,這是我華夏男兒的恥辱!

    此事不可再有,用嘴皮子辦事的人要來何用,君子當六藝俱全。”

    “是,陛下,臣等遵旨”

    “月月,顯示氣溫演化圖表。

    諸位臣公,不要想著朕太過急功近利,實在是諸位沒有意識到形勢嚴峻。

    這個圖表是這場氣溫演變,從這個圖表上可以看出華曆前120年到華曆後210年將會是低溫期。

    持續330年,期間也會有所回升,低溫在華曆10年將達到最低點,現在是華曆元年,氣溫已經很低,而十年後氣溫會更低。

    而氣溫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樣化的。

    萬曆46年廣東連下三天鵝毛大雪,雪厚一尺有餘。

    崇禎11年漕河幹了,崇禎13年黃河幹了,長江,淮河封凍。

    崇禎10年到崇禎14年山西,直隸連年大旱,鼠疫橫行。

    至崇禎17年山西,大同,薊州,宣府,青州,德州,濟南,泰安,鳳陽,安慶,廬州,嘉興,湖州,天津,乃至京城南北數千裏大疫,幾千萬黎民死於疫病,饑荒,戰亂。

    這其中固然起因是天災,但是人禍才是主因,官府腐敗,無疫病防護措施。

    大明之亡,不在天災,措施得當,天災可度。

    不在外族,國富民強,撮爾小國翻掌可滅。

    更不在叛亂,土地兼並,民無立錐之地,無果腹之物,如何不叛。

    國家要亡,不是一個皇帝可以辦到的,也不是一個太監可以辦到的,當然也不是一個大官可以辦到的。

    諸位,大明之亡國,便是亡在你們這樣的士大夫手中。

    你們代表著一個群體,代表一個階層,你們決定著一個國家的走向。

    如若你們清明能為,便是皇帝荒淫無道,昏聵無能又如何,僅僅是一個人就能和你們整個階層對抗?

    你們能信?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需要我們共同出力。

    儒教要改變了,不變革,大明的今天,就是華夏的明天。

    諸位都是大儒,是這個天下最聰慧的人。

    朕希望諸位能夠仔細思量,華夏該如何在這場大災變中絕處逢生,而不是被外族一口吃掉”。

    響鼓要用重錘,明朝的這些士大夫階層,實在叫人失望。

    國家從裏到外爛透了,說到底還是過得太安逸,法製不全,一遇到內憂外患就崩了。

    崇禎朝幅員遼闊,有兵有將,說亡就亡了。

    永曆地少,人少,但人家愣是撐了幾十年,以前還有個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結果國家照樣運轉。

    儒教的根子都壞了,不動一番大手術不足以革除弊病,終究還是要靠完善的製度。

    健全的法製,嚴苛的執法,才能約束人性貪婪,政體結構什麽的反倒其次,沒有約束的人性什麽好政體都白瞎。

    華夏帝國的政體算不得多先進,不過是為了滿足士大夫階層的政治野望,按照士大夫們意願製定的。

    作為後世出生的人,接受過聯邦先進的政治理念,對皇權真沒多大興趣。

    若不是需要這個職業來推動工業發展,皇帝誰願做誰做,事務繁多,盡耽誤搞研發的時間。

    真正厲害的是李福安參考聯邦親自設計的製度,環環相扣,層層監督,誰都別想隨心所欲。

    未來人工智能跟上,來全麵監控參與管理,那就連最後一塊短板也補齊了。

    到時即便是個蠢官,隻要按著規矩做事,就是個合格的好官,死板的規矩將會是聰明人的惡夢。

    李福安的話對大臣們無疑是個極大的刺激,很容易就能聽出皇帝對他們的不滿。

    大殿內鴉雀無聲,大臣們都在沉思,李福安也不急,好整以暇,慢慢等。

    今天談話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把事情掰開了說,能明白自然是好事,省些力氣,想不明白的好辦,早晚的,也就是一顆子彈就能解決的事兒。

    後邊還有一千來年呢,活的久不怕麻煩,有的是時間培養人才,他可以耐著性子一撥兒一撥兒的換,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

    規矩製度可不是擺設,都不用費勁兒,分分鍾教那些聰明人怎樣做人。

    也就是現在這段時間國家初創,人才短缺,需要時間鋪開,才會下功夫折騰。

    隨著時間推移,整個製度展開,職能機構完善,整個國家就會自動運轉,不想動,製度會推著他們動,跑快,跑慢都不行,每一環都會受到製約。

    這就如同設計一台機械設備,隻能按照設定運轉,不論哪一部分出問題影響全局都會被毫不留情的換掉。

    同理,不論那一部分得到改善都會影響整台設備,讓效率變的更高。

    這才是李福安所擅長的,每一個人,最後都會被量化成數據,一切看數據指數說話,不談人情。

    讓儒教演化成國家管理機器,想想就有成就感,最終的成果就是量化數據推動整個國家不斷改善,不斷前進,永無止境。

    敲打隻是手段,不是目的,敲人一棒子,就得顆甜棗,這事兒地球人都知道。

    華夏建國速度太快了,從登陸開始到登基建國短短一年多時間,人才儲備一次就清空了。

    從政府到軍隊使用了大量收降的人,雖然暫時讓國家運轉起來,但是隱患很大。

    在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監控,小心使用,慢慢清理,所以人才的培養是大事,刻不容緩。

    儒教眾多的學子若能快速的轉化過來,無疑會加快進程。

    “諸位臣公,大明200多年江山一朝傾覆,南明小朝廷卻能苟延殘喘幾十年,難道還不能引以為戒。

    朕今天召集諸君,就是想開誠布公的好好談談。

    很多人都知道朕有些神奇手段,也有人曾親眼見過,諸位不是都好奇朕的來曆嗎?

    今天朕就來跟諸位臣公談談,談談朕的來曆。

    朕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八年多了,很好人奇朕為什麽會這樣說吧!

    朕並非這個世界的人,當然也不是鬼怪之類的存在,嚴格來說是時空。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是佛家的說法。

    道家講三界六道,三十六重天,儒家講敬天法地。

    從科學上來說,世界觀都已經落後了,你們已經失去了對世界的敬畏之心,無法無天。

    先不談這些,朕不是這個時空的人,月月。

    來給各位大臣科普下曆史,就從夏開始到清朝滅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