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匈奴的消亡
字數:5596 加入書籤
“完了!沒機會了。”頭曼絕望的看著四下的秦軍,好後悔啊!秦人的兵器太厲害了,匈奴人完全沒有機會靠近。
靠近了又能如何,秦人的甲胄同樣讓人絕望,不能破防要怎麽打,而秦人的直刀確可以輕易劈開皮甲,天神已經不在眷顧匈奴人了啊!
秦軍的包圍還在持續的縮小,匈奴活動的空間越來越小了。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李牧沒心情找頭曼攀交情,他要的是頭曼的生命。
“都尉,叫卑職什麽事?”
“來了,呐,看見中間那一圈人了嗎?中間那個穿皮袍的,腦袋上插兩根翎羽的匈奴人,我懷疑那個就是頭曼。”
蒙恬遞過去望遠鏡說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派人搞狙擊,打掉匈奴人的頭領,癱瘓指揮係統,匈奴人就是一群牧民而已。
“哦!黑袍子的那個是吧!圍在身邊的都是精銳,我看著也像。”
“給你個任務,帶著你的那一夥人摸過去,把所有可能是頭領的都幹掉,我沒心思和他們耗時間,逼降他們盡快結束戰鬥。”
“喏!交給卑職好了,都尉放心,保管讓這些匈奴人變成一盤散沙。”
“去吧!咱們後麵肯定還有任務,抓緊時間。”
搞狙擊的夥長走了,蒙恬舉起望遠鏡繼續觀察,包圍圈裏的匈奴人沒有徹底崩潰,還在保持著建製,這樣不利於圍剿。
秦軍緩慢的前進,始終保持著壓迫,一點點的消弱匈奴人,這樣下去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打破匈奴人的心理防線,但勝在穩妥,能最大限度保證己方士卒的生命安全。
枯黃的野草成片的倒伏在地,馬兒馱著匈奴人四下亂竄,匈奴人繞著圈子奔跑,企圖尋找薄弱的地點突出去。
想的很好,可惜無法實現,步槍的射程不是弓箭可以企及的,還沒挨近秦軍就被射落馬下。
匈奴人慣用的戰術,在麵對熱武器時蒼白無力,人聲,馬聲,聲嘶力竭,除了能顯示他們的絕望,再無往日的優勢。
秦軍看似薄弱的防線,就想誘惑人心的魔鬼,明明厚度淺薄,當匈奴人經不住誘惑,衝上去的時候卻會被無情的射倒。
荒原上到處都是倒地不起的匈奴人,匈奴騎隊毫無壓力的飛馳而過,戰爭踐踏的是人類的心理底線,一切的醜惡都會得到釋放,一切的光輝都會得到展示。
秦軍在等待,等最後的衝鋒的時機,此起彼伏的槍聲中夾雜的幾聲特殊的槍響。
部族的頭人們莫名的跌落馬下,身邊的護衛緊張的四下查看,卻找不到不安的來源。
頭人們呼喝著族人們保護自己,卻是將自己暴露在狙擊手的眼前。
匈奴人終於亂了,秦軍的狙擊手在射倒所有看似頭領的目標後,目光轉向那些呼喝著企圖組織起來的人頭上。
隻要疑似有領導能力的都是狙擊的目標,頭曼在第一波狙擊時就已經回歸天神的懷抱,連帶的帶走了身邊的頭領們追隨。
人一過萬,鋪天蓋地,現在鋪天蓋地的匈奴人成了無頭蒼蠅,沒有了前進的方向,牧民終究是牧民,不能喝職業軍人相提並論。
李牧抽出橫刀,最後的時刻到來了,士卒們帶馬而出,開始奔跑,漸漸的加速。
巨大的的包圍圈開始運動起來,真正的萬馬奔騰,包圍圈開始極速的縮小。
中彈的匈奴人像下餃子一樣紛紛跌落,匈奴人崩潰了。
從外圍開始,無數的匈奴人跳下戰馬,扔掉兵器,跪伏在地上,雙手高舉在頭頂。
奔馳的戰馬終於圍了上來,秦軍翻身下馬,步槍背在身後,抽出橫刀靠近匈奴人。
匈奴人低下頭顱,戰戰兢兢的等待未知的命運,祈求天神護佑,祈求秦人能放過他們的生命,未來會怎樣,他們已經顧不上了。
凶悍如匈奴,也會懼怕,老老實實的當了戰俘,秦軍立刻開始收拾行裝押送戰俘往回走,並派出信報通知關城。
幾萬人浩浩蕩蕩的踏過草原,度過黃河,這裏已經進入了大秦的疆域,再將漠南的胡人老巢端掉的話,西南的胡人清空了。
當然胡人多的是,過了沙漠,漠北還有胡人,向南,向北最不缺的就是胡人。
要說胡人也還是有些用處的,修橋鋪路,築城修渠那裏不要人,免除了百姓的勞役,總得有人接收這些活兒才是,胡人戰俘多好用啊,管飯就行。
過了黃河,蒙恬的部隊接到了調令,俘虜和接手的部隊辦好交接,補充完物資便掉頭向來路返回。
一事不煩二主,蒙恬部的新任務便是進攻漠南,部隊要一股做氣攻下匈奴人的陰山王帳,恒齮早一步出發,已經進入漠南,兩隻部隊作為先鋒分頭攻擊,大軍押後。
戰爭一旦開啟便不是輕易能夠平息的,匈奴人既然挑起了戰爭,就要承受戰爭的代價。
短短幾天時間,蒙恬便領軍三度黃河,部隊輕車熟路再次進入高原,馬不停蹄沿著賀蘭山向陰山山脈進發。
匈奴人不會想到有一天在他們的草場上,到處都是戰火,沒有一處安全之地。
恒齮領軍肆虐草原,蒙恬領軍把守這陰山門戶,兩軍驅趕匈奴人走進大軍包圍圈。
匈奴人在流血,這片草原曾經不可一世的種族走到了末路,在秦人手中他們要比在漢人手中輸的更徹底,一次失敗便輸了所有。
會師後的秦軍沒有浪費時間,調派部隊押送戰俘回軍,大軍繼續向陰山出發,冬天要來了。
七日後,大軍穿過陰山山脈,分做三路攻向匈奴王帳,還是蒙恬,恒齮領軍攔截,大軍正麵進攻。
陰山王帳這片草原在匈奴人得勢後已經有數十年沒有經曆戰火洗禮了。
奔馳的駿馬,渾身漆黑的秦軍士卒,黑色的洪流潮水般淹沒了匈奴人。
戰場上能聽到的都是匈奴人的慘嚎,秦軍士卒仿佛機器一樣無情的絞殺一切反抗力量。
過慣了舒服日子的匈奴貴族忘記了自己的傳統,倉惶逃竄,對上冷漠的職業軍人,戰爭毫無懸念。
殺人也是有技術的,秦軍捕殺匈奴貴族,部落首領,留下普通的牧民,解救了大批的奴隸,他們中不止有華夏人,還有月氏,丁零,樓煩,林胡,東胡,烏恒,鮮卑等。
這是一場收官之戰,華夏和匈奴乃是世仇,綿延數百年的仇恨,匈奴是在後世的漢朝才被驅逐,也談不上消滅,匈奴人給歐洲帶去了兩腳魔獸的傳說,被稱為上帝之鞭。
但是現在歐洲人可以放心了,匈奴完了,這個種族今後就是不消亡,也隻會是作為一個民族出現,沒有攪風攪雨的能力了。
當貴族老爺和頭人們死絕的時候,投降便不可阻擋的開始了,凶殘的匈奴人一樣會害怕,嚴格來說,匈奴人和華夏人還是很同一個祖先,匈奴人是在夏朝時分離出去的,曾經有多個名號,例如山戎,獫狁,薰粥,鬼方,混夷。
這場戰爭能夠為急需勞動力的大秦,提供海量的免費勞力,現在是漠南,戰俘押走後很快大軍就會向漠北進發,誓要把匈奴徹底除名。
陰山王帳,秦軍篩選戰俘,挑出部分的奴隸牧民組成後勤部隊驅趕牛羊隨軍,剩餘戰俘押回關中修渠,一切結束大軍又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冬天來了,嚴寒開始限製大軍的行動,但是秦軍沒有辦法回頭,國內的幹旱,糧食緊張也不允許秦軍撤退,一旦退回關中,下次西征就不知是什麽時候了。
時間不允許秦軍選擇,國情不允許秦軍退縮,現在的秦軍隻能一路平淌,不斷的攻下去,以戰爭獲取物資補足內需,戰爭攤開了分析,能得到都是赤裸裸的掠奪,不論發動戰爭的理由多麽正大堂皇,歸根究底還是利益選擇了戰爭。
初冬大軍上路,跨過了茫茫的沙漠,走過了渺無人煙的戈壁灘,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美麗的風景隻在有心情欣賞的人眼中出現,而對於一支掙紮在死亡線上的軍隊,大漠戈壁就是吞噬生命的魔鬼之地。
不論準備的多充分,缺水,少食,疾病始終伴隨著大軍,四十萬大軍,十萬驅趕著牛羊的牧民,當大軍走出大漠戈壁的時候,牛羊被吃淨,軍隊減員三萬,還有五萬牧民倒在路上,被風沙吞噬。
十餘萬部隊被撒出去,沿途建立兵站,一條聯通漠南的生命線被建立起來,這是唯一的收獲了。
兵站的建立,意味著補給可以源源不斷的運來,意味著戰爭獲取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回國內,這是一條溝通東西的運輸線,名副其實的生命線。
當漠北的匈奴看見盔甲齊備的秦軍時,戰爭開始了,秦軍的眼前不論是什麽人,那一族群的,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敵人。
進攻,不斷的進攻,拿起武器的都是敵人,秦軍麵前,隻有秦人和敵人的區別,不為秦人,就是仇敵,敵人隻能被消滅。
尚未見識過秦軍戰力的匈奴人,還有其他種族的人,組織起大軍無畏的向秦軍發起進攻,如同浪濤拍打在巨岩之上,粉身碎骨。
無數的異族人尾隨大軍不斷的發起偷襲,企圖從秦軍身上撕下一塊,如同投入烈火的飛蛾,沒有能夠掀起波瀾。
漠北諸多種族林立,在匈奴人的組織下一波一波的衝向秦軍,致死方休。
秦軍亦是四下出擊,凡是拿起武器的一律消滅,種族戰爭殘酷無情。
二十餘萬裝備精良的職業軍人對陣隻會搶劫的匪類,堂堂正正的教會這些土匪做人,不服就死,匈奴最後的元氣在一次次的對衝下消耗殆盡,這個不可一世的種族,終究還是在曆史中消亡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