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對頭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沒辦法,最後還是把大力的朋友叫過來,
他看到大力了無聲息地躺在地上,立馬變了臉色。
然而等走到大理身邊,看到大理頭頂那一撮灰白色的頭發,
他最後什麽都沒說,隻是要求我和他一起把大力送回家中。
我不太明白他為什麽會提這樣一個要求,本來想的是日行一善。
但是也沒挽救的了大力,這讓我心裏有些愧疚。
所以說大力人都已經走了,我去給他做場法事,倒是也應該。
我確實是想救他的,但是沒能夠救得了這個人。
我說話的聲音不大,也有些無奈,他抬頭看了我一眼之後,什麽也沒說。
瘦高個和我家的約定,就是和他一起把屍體帶回村子裏。
我沒好意思拒絕,硬著哈利送回了家中。
瘦高個兒也沒有提,這中間有沒有我什麽事情,先是把村子裏的人找過來估摸著。
就是讓我拿了一半兒的錢,他們又拚湊了一半兒的錢,給大力弄了一口小棺材。
想要做好事兒,無緣無故又為敲詐了幾百塊錢,對我來說屬實有些難受。
但是大力確實是死在我鋪子裏的,解釋不清楚,萬一人家非說是我害死的人,也不太好整。
還不如花錢息事寧人呢,我心裏這麽琢磨著。
看著瘦高個兒,也就沒再多說什麽,用了一整天的時間,把大二利益死後的整個流程都忙活完。
大力無依無靠,也沒有個親屬,所以葬禮變得極其簡單。
也就是刷完了之後,直接往山上一埋。
有年紀小的,不忌諱地給飄兩張紙錢兒,再也沒其他的人去管他。
“事情確實和你沒關係,我回家之後,村裏的神漢過來找我。”
瘦高個兒反倒是過來安慰我,我點點頭,當然和我沒什麽關係。
我是想看看大力到底是什麽情況,不過從大力的葬禮上一直到他家的環境。
我也看出了一絲端倪,隻是還沒辦法確定,僅此而已。
回到鋪子裏,已經是深更半夜了,樂怡正在床上打坐,看到我回來,臉上露出了一絲喜悅,隨後就催著我吃點兒東西,趕緊休息。
我也確實是沒有精力再折騰什麽,和樂宜一起睡到了日上三竿,這才出去四處走動。
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碰到合適的生意,反正先看看唄。
不過今個倒是沒有那種黴運當頭的。
一般來說,黴運當頭,就是大難臨頭了。
很少有人能夠被救回來,置死地於後生,到底也就是幾億分之一的可能性而已。
不過在看到有老兩口,拎著一個破舊的挎包是處張望的時候,我心裏隱約地冒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
我也不知道自己腦子哪根筋錯亂了,非想湊過去和他們倆搭話。
走近了就覺得,他們兩個身上的氣息讓我覺得很舒服,就好像是如沐春風一般。
“我看你們老兩口一直在街頭打轉轉,是不知道路怎麽走嗎?”
“要去哪裏,我可以給你們帶路。”
老兩口兒倒是蠻警惕的,看著我的時候,臉上露出了狐疑的神色。
最後抱著包的大姨往後退了一步,她丈夫也緊跟著妻子的步伐往後退了,和我拉開了1m的距離。
“二位我沒有害你們的想法,我今兒個之所以過來問你們,是想日行一善。”
“你們倆穿的很普通,而且腳底下的鞋也都髒兮兮的,看樣子是長途跋涉過來的,對這個地方不熟悉很正常,需要我幫忙的話,直接說,我不收錢。”
我的話,已經是說的很低微。
但是這二位還是雷打不動的搖頭,不認識。
而且大爺還用看智障的眼神看了我兩眼。
就仿佛是在納悶兒,這個小子為什麽看起來腦子不太好使。
人家實在不放心,我也就沒多說什麽,萬一真的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去辦。
耽擱了也是他們自己的責任,往後退了退,和他們拉開了距離。
正打算往回走的時候,就聽到兩個年輕的男人,一邊走一邊唉聲歎氣的嘀咕。
“我怎麽覺得咱遇不到靠譜的先生了,想找一個靠譜的先生給小弟看病,怎麽就那麽難?”
“早些年城裏還有一個馬老太太,現如今馬老太太也死了,在想找個看事兒準成的,根本就找不到。”
兩個人的語氣十分的沉悶,我這一聽立馬來了精神。
湊過去想要問一問他們兩個,需不需要幫忙。
結果我剛一湊過去,其中一個小子就抬起了胳膊。
擺明了就是納悶,我湊過來幹嘛,想要對我動手。
“你們倆不用對我有這麽大的敵意,我沒有想給你們倆添麻煩,也沒有想搞什麽事情。”
“就是聽你們兩個說需要先生,我跟師傅學了好些年的風水術。”
“要是真的遇到什麽難題,就把我領回去,我也不說價錢,等事情弄完了給多少錢你們隨意行不。”
如果說真的是撞邪了,又或者是其他的,肯定是得要點兒錢,好了清我們這一段因果。
我心裏這麽想的,不過兩個年輕人,還是不太相信我。
其中一個想要走,但是被另一個人抓住。
“亮哥,咱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人,現在這小子毛遂自薦,就讓他去試試,反正最後吃虧的是他。”
我不以為然的笑著,我還真就不信,有什麽東西能讓我吃虧。
糾纏這麽久都沒有鬧出來人命,八成也不是什麽特別厲害的家夥。
肯定是鬧了一點兒小烏龍,以至於結仇。
終於那個不太樂意的人,勉為其難的同意了,總算是答應帶著我過去看一看。
我跟著他們往,回走走了得有兩公裏,可算是到地方了。
一棟有年頭的居民樓了,看了看門口的小區名,應該是早些年礦區的家屬樓。
跟著他們倆七拐八拐的,終於是到了地方,一個位置采光加麵積都非常不錯的三樓。
裏麵有四五間臥室,這在早年可是非常罕見的,早年最好的環境也就是兩室一廳。
看樣子他們家是把兩戶,還是三戶改成了一戶。
“家裏麵積挺大呀,早些年家底兒應該不錯,不過子孫不爭氣,也沒能守住這份財富。”(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