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稱帝

字數:4679   加入書籤

A+A-


    可帝王的心事你別猜。

    八皇子隻知道,現在自己已經成了無數別有用心之人的靶子。

    不說岐山王和五皇子了,就連那些個尚未長成的皇子,誰知道誰當麵是人,背後是鬼呢?

    他自然對岐山王有了防備。

    岐山王也不是傻!

    之前他認為,是十六皇弟故意出手對付他。可眼下,十六皇弟卻被人刺殺,如今能不聲不響在自己的環伺下火中取栗的,就唯有八皇子一人!

    虧他還掏心掏肺的對他,眼下,也快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

    隻是眼下,他們兩人都還有一個最大的共同敵人——趙成帝!

    雙方都對彼此提高警惕!

    見了麵,卻笑臉相迎。

    次年年末,趁著眼下趙成帝後院失火,自顧不暇之際,兩人假借著朝貢,向趙成帝進獻美人的名義,被封為虞王的八皇子和岐山王同時向盛京進發。

    果然不出所料,雙方進了京,當即便上演了一出鬧劇。

    年底,幾名藩王在盛京聚集,接風宴上,藩王求見太後,卻被聖上當場叱責,並拂袖而去。

    次年皇帝祭天之時,卻被大火燒了龍袍。連同趙成帝的眉毛都被大火燎了。趙成帝大怒,當場杖斃了數十名朝臣。

    三月,趙成帝立後。

    五月,數藩王聯名上書,請求見太後一麵,卻被趙成帝以“太後鳳體未愈”為名,強勢拒絕。

    同年六月,太後崩逝。

    一時間,各種異樣的聲音頓起。

    民間到處流傳著太後之死,與趙成帝“私德有虧、舉止無狀、得位不正”有關。

    趙成帝氣急敗壞,命人捕殺了一大批人。

    一時間,盛京血流成河。

    可天下之悠悠眾口,又豈是他殺幾個人能止住的?

    偏生從趙成帝登基之後,連續三年,天下大旱。

    大旱之後是大澇。

    大澇之後,便是席卷而來的疫病。

    大疫來勢洶洶,比之先帝末年那一場僅僅小規模的疫病,從閨蜜和人數,以及席卷的範圍上,簡直不能相提並論。

    所剩無幾的幾名親王蠢蠢欲動。

    除去親王之外,藩王也開始異動頻繁。

    坐不上那寶座,看著趙成帝為之焦頭爛額,也讓他們很高興。

    他們也樂得給趙成帝添堵。

    而此刻,十六皇子的人馬已經躲在虞州城,就在八皇子的眼皮子底下聚集,隨時準備給予對方迎麵痛擊。

    一切發生得太快。

    季月荷隻知道,每次送過來的病患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不但陳雪梅和李師兄過來幫忙了,就連季星宇和關寶珠也忙得腳不沾地,整天紮根在傷兵營裏。

    當然,知道季月荷和關寶珠身份不同,營裏的郎中也特別照顧他們。

    一般隻有遇到難以解決的刀傷,才會讓季月荷出手。至於關寶珠……研磨熬藥之類的事情,也少不了人照應不是。

    反倒是一直呆在傷兵營裏的小棗,更是成為了大家的開心果。

    隨著時間推移,小棗幾乎是見風長。好像沒有分別多久,孩子就大了一大圈。

    三年下來,已經出落成了一名小美女。

    不但小嘴兒甜得很,就連說話做事,都透著一股機靈勁兒,讓人看了就打心眼裏疼。

    當然,這幾年老關家那邊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問明了情況後,關嘉茂先後寫信,讓幾個兒子過來。

    關老大雖然顧念大寶,可得知關大寶跟在關嘉茂身邊學習後,他也隻在來信中交待孩子要好好跟著祖父,拒絕了跟隨的提議。

    袁氏舍不下家裏的幾個孩子,和已經過得蒸蒸日上的好日子,不願意跟著去餐風露宿的,也跟著回絕了。

    唯獨關老三和馮氏,因為馮鐵匠的緣故,在老家更是混得風生水起。

    做慣了鄉下土財主,關老三1反倒不樂意折騰了。

    盡管馮氏看管得嚴密,可他總能想到辦法出去賭一點小錢。

    好在無傷大雅,馮氏也樂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得知了老家的近況後,關嘉茂也放下了心頭的擔憂。

    大疫來臨後,季月荷不敢有半點懈怠,立馬對他們所在的區域進行了嚴密的隔離。

    防治疫病的湯藥,更是每天不間隙的分發下去。

    也正因為如此,大疫的三年,關嘉茂旗下的人手不但沒有折損,反倒出現了近十倍的兵馬增長速度。

    與之相反的,便是其他數位藩王的屬地,出現了很多空城,有的甚至出現了千裏無人煙的情況。

    大疫的蔓延,讓無數人自顧不暇。

    同樣的,揭1竿而起的人也越來越多。

    大疫次年,有人發現魚腹藏紙,指責趙成帝來位不正。

    三個月後,八皇子和岐山王率領大軍直取盛京,欲撥亂反正,拿下趙成帝。趙成帝被逼無奈,帶著妻兒和大印棄城而逃。

    不料在戰亂中,八皇子被岐山王暗算,砍斷了一條腿逃脫。

    八皇子憤然大罵!

    自古以來,身有殘缺者無緣帝位。

    八皇子的腿但凡治不好,就隻能退回去做個閑散王爺。讓眼看寶座距離自己僅一步之遙的八皇子恨得吐血。

    可他的咒罵,反倒讓岐山王罵了回來。

    “當年你假借十六皇弟之手,重傷於我,故意挑撥本王與十六皇弟的關係。其後,十六皇弟也是被你的人射殺。你這種忘恩負義之輩,人人得而誅之。本王不過是做了早就該做之事,何錯之有?”

    八皇子聽了,氣得一口老血堵在喉嚨。

    “你被人騙了!”

    可他的話,卻沒有人相信。

    雙方在盛京展開了拉鋸戰,誰也占不了上風。

    雖然兩人都各自在屬下的擁立下稱王,可在那一幫老臣看來,與過家家無異。

    就在雙方廝殺得難解難分之時,一個異樣的聲音出現了。

    十六皇子手持傳國玉璽,在虞州稱帝!號文,史稱趙文帝。

    傳國玉璽?

    岐山王和虞王眼前一黑,那玩意兒不是早就失傳了嗎?

    這一塊傳國玉璽又是從哪裏來的?

    假的,一定是假的!

    盡管兩人都堅信,趙文帝手上的傳國玉璽是假的,可卻經不住那幫老臣作證,對方手上的傳國玉璽確實是真的。

    不過,比起傳國玉璽,虞王更介意的是,十六皇弟不是已經死了嗎?

    他又是從哪裏冒出來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