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烤紅薯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A+A-


    季月荷走到河邊,才想起自己手上的是花燈,不是河燈。

    不過卻不妨礙她想放河燈的心意。

    有人見機得快,當真捧來了一盞河燈。

    此刻天還沒有黑,季月荷沿著河道慢慢往前走。漸漸地,在她身後,便多了一群也手持河燈(花燈)的人,陸陸續續排好隊,跟著一排走在河堤上。

    明明大家都怕感染了時疫,都按照吩咐用布巾捂住了口鼻,卻不妨礙大家想要時疫消滅的決心。

    大家眾誌成城祈求上天,把時疫消滅。

    那一盞盞象征著無數人願望的河燈,被放進了河裏,隨著護城河緩緩流過的河水,流向遠方。

    季月荷提著花燈離開。

    可河堤上,卻又有無數人跪地長拜,遲遲舍不得起。

    季月荷再度回到營帳時,關老三和關老五都趕過來了,睜眼巴巴地盯著她回來。

    “怎麽了?不各自去忙,反倒圍著我這老太婆做什麽?”季月荷笑。

    “娘,您可一點不老,咱們哥倆都不聽您說這話。”

    關老三捧著一個紅薯,送到了她麵前。

    剛剛出爐的烤紅薯散發著驚人的紅薯香氣,在這寒冬臘月裏,簡直就是驅寒的最佳利器,就連季月荷也忍不住被它吸引了視線。

    “這是哪兒來的?”

    她接過來,燙得她來回不住地交換左右手。

    當初她在府城發現紅薯和土豆後,便在老家大麵積推廣種植。

    其實,嶺南一帶種植紅薯最早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已經查無實據。反正隻知道,早在有記錄之前,便已經有人種植這種農作物了。

    畢竟,紅薯全身都是寶啊!

    葉能吃,紅薯能吃,藤還可以喂養家畜。哪怕是幹枯的陳年紅薯藤,它也是一味中藥。

    那邊楊大郎已經吃得滿嘴都是灰,黑得像花貓兒,還不住招呼她:“快吃,快吃!這玩意兒就得趁熱吃。滾燙吃起來才香!尤其是這皮……唔,太好吃了!”

    這年頭人們想獲取糖類,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困難。遠遠不是後世所能理解那般。

    吃著這甜如蜜的紅薯,也難怪連楊大郎這般從小就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也忍不住誘惑。

    真香!

    季月荷也嚐到了紅薯的香甜,其實這種紅薯的品種,明顯和她帶回張家坳並命人推廣種植的紅薯不同,這邊的偏粉,而老家的偏軟。

    各有千秋。

    “你們從哪裏找來的?”

    “下麵的人發現後不知道是什麽,便當成是什麽寶物獻上來。結果三弟一眼就認出來是好東西!嘿,還差一點就錯過了此等寶物!”

    紅薯的表皮清洗過,即便如此,從柴灰裏掏出來,表麵還是沾著灰。眼下外麵正值災民遍地的時候,沒有人舍得丟棄表皮浪費,都連皮帶紅薯吞進了肚子裏。

    季月荷也不例外。

    這紅薯不到拳頭大,吃完一個,心裏更是想吃得厲害。

    她沒忍住,再吃了一個後才停下來。

    “還有多少沒動?剩下的拿去給大家分了吧。回頭等這邊的疫情控製住之後,記得從老家那邊,多運一些紅薯過來補償給大家。”

    季月荷並沒有強硬製止大家不能動這些紅薯。

    畢竟外麵的難民都餓著肚子等,在饑餓麵前,人性和價值觀都經受著最嚴苛的考驗。

    “娘,聽說……爹寄了信來?”

    “不錯,信是給我的,隨那封信寄過來的還有那盞花燈。”

    季月荷的目光,忍不住落到那盞她又帶了回來的荷花花燈上,花燈上的癩蛤蟆依然神氣活現地蹲在那,呆呆的發著光:“老五,盛京過來的那幫太醫到哪裏了?藥材運送情況怎麽樣了?”

    “太醫們據說已經快到了。至於藥材……估計得隨這些太醫們一起到達。當然,這隻是頭一批,後麵的還會陸陸續續運到。”

    “還要物資,錢糧,也會在最近隨支援的大軍一起過來。”

    楊大郎一邊往嘴裏塞烤紅薯一邊補充。

    如此就好!

    季月荷這一沉默,楊大郎也顧不得吃紅薯了:“季姨,您是打算回去了?”

    “我都離開盛京半年多了,老實說,我很想家,迫切想回去。之前是被困此地,又看不得這些災民受苦才留下來幫忙。眼下既然又太醫過來接手,我也該離開了。再不走,那邊就快兜不住了!”

    她可沒說假話。

    過了大年十五,天子開印,文武百官上大朝,停滯了好些時日的朝政也要開始處理了。三文法師之死,雖然是個不大不小的案子,可這案子一旦和自己扯上了關係,就算不得小案。不管結局如何,聖上總要過問。

    如果傳她進京,她再不出現,不得落下個欺君之罪?

    “季姨,明明你醫者仁心,為了這幫難民耗費了多少心血。幹嘛要把自己說得這麽冷血?”

    關於這一點,楊大郎很不滿。

    每次他上奏聖上,想順帶提季姨一筆時,她總是會阻止。

    現在她要走了,她還是如此淡化自己的功勞和存在感。

    要知道,朝中多少官員,正事不做,搶功勞的反倒有一大把。天花亂墜的吹噓自己,恨不能全天下都知道他們做了多少事。

    “醫者仁心有,見死不救也有。”

    季月荷還是那麽理智:“我隻是做了我自己認為對的事。在不同時候,做出我認為正確的抉擇。”

    她首先把自己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要救人,首先要護住她自己,才能說救人。

    放棄救治,也不是她冷血。

    而是這世界上每天都有在死亡在你我身邊發生,要是她每個人都救,她就是一天有48小時,每時每刻連軸轉,也救不過來。

    所以,自己是第一位。

    其餘的,看情況再說救治。

    如今太醫到了,她更可以撒開手離開了。

    回到盛京,調集足夠多的藥材過來,反倒比她留在這裏能救治和幫助的人,更多。

    季月荷要走了,大家少不得都很感傷。

    關老五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

    這一趟出來,最讓他三觀破碎的,便是他曾經以為的一些正確的東西,受到了根本性顛覆。

    比如說,他娘說的那一番關於救於不救的歪理邪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