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帝王心機

字數:5058   加入書籤

A+A-




    宣寧下意識接住,凝眸一看,竟然是北疆戰報。

    她蹙眉不悅地看向元啟帝,“皇上,臣女愚鈍,請皇上明示?”

    “坐下,將上麵的內容念出來給朕聽。”

    宣寧左右環顧,果見禦案左邊已經放置了小矮墩,她眼中冷光一閃,不為所動:“回稟皇上,臣女識字不多,怕是難以勝任。”

    元啟帝終於從堆積如山的奏折中抬起頭看她,冷峻嚴肅的臉上神色緩緩變得似笑非笑,他揚了揚眉語氣調侃:“隻因為你的嫡姐在邱府中一句‘庶妹不識字’,你打算繼續裝睜眼瞎,還要拉著所有人陪你一起裝傻?”

    宣寧心中一動,原來這個皇帝這麽早就盯上她了…

    也不對,應該說他一直盯著永平侯府的一舉一動,這個人比她記憶裏更加精明聰明了。

    她垂下眸淡淡一笑,她深知此人性格,既然被他拆穿,她也沒有偽裝的必要:“皇上英明睿智,臣女豈敢藏拙。”

    她走上玉階,坐在小矮墩上翻開文書,一目十行看完之後臉色微微一變,同時感覺到頭頂猶如實質的目光凝視著她,她清了清嗓子,口齒清晰地念了起來。

    寥寥數行字,她念完之後背脊已經滲出冷汗,抬眼看去,就見到元啟帝又扔了一卷過來。

    宣寧抿了抿嘴,看清上麵還是北疆戰報,她忍著氣打開繼續念。

    一刻鍾過去後,宣寧已經念了有十卷文書,可元啟帝似乎沒有放過她的意思。

    就在這時,權公公的聲音在門外響起,“皇上,卓統領來了。”

    卓統領,就是卓峰了。

    宣寧眸光一閃,起身放回文書說:“皇上,請容臣女暫且回避。”

    “不必,”元啟帝指了指幾步開外旗幟林立的大沙盤,“你去那裏看著,找出北疆的幾條流域圖,朕一會兒來考你。”

    宣寧心中疑惑更大,這南宮堯到底打什麽主意,她不過死了兩年,這個男人的心思更加難以捉摸。

    或許從開始,她就沒有看清過他!

    也是,否則最後怎會死在他設下的精妙陷阱逃生無門。

    她自嘲一笑朝沙盤走去。

    就在宣寧默默走到沙盤邊時,一道偉岸筆挺的身影進了禦書房,朝皇帝跪行大禮:“參見皇上。”

    “起吧,都說說查到了什麽?”

    卓峰顯然注意到屋中有女子,眼中驚異又疑惑,這禦書房就算當初的玉羅刹都沒有踏足的資格。

    “皇上,她…”

    元啟帝放下狼豪,目光掃過宣寧沉靜的側臉,望向卓峰:“你說。”

    卓峰雖然驚疑,但既然皇帝都這麽說,他也沒什麽好避諱,直言道:“屬下查到鳳陽山鬼望崖十三寨確實是青龍門的巢穴之一,且與當地幾大郡縣官員勾結,操控商道從中漁利,與大理寺上報並無異常,隻是大理寺圍剿鳳陽山時,還有一個神秘的江湖門派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而且蕭大人在河陽鎮設局誘捕青龍門殺手時,這個門派也參與其中,這些事蕭大人並沒有上報。”

    元啟帝指節敲擊著桌案,目光炯炯地說:“那永平侯府又是怎麽回事?”

    卓峰低垂的眸光有一瞬間渙散,隻是幾息之間又凝聚神光,語氣有些微艱澀生硬:“林氏曾命身邊的奶娘去西市找過殺手去殺從淮南回來的庶女庶子,不過當時恰逢大理寺卿和趙家大公子返京路過,救下了這對姐弟,那三個殺手並不是青龍門,而是西市的普通打手。”

    宣寧聽到這裏,無意識捏緊的雙拳鬆了開來,垂眸笑了笑,都說殺手的意識是最難操控的,可南宮堯自己訓練出來的隱衛終究是遜於藍獄殿。

    僅僅憑她的一根封魂針和寥寥幾句咒語,就能讓這個隱衛統領神智潰散為她所用。

    “嗯,你先退下。”

    卓峰應是,轉身離開。

    宣寧隻作不見,仰頭看著布幅巨大的北疆輿圖。

    身後腳步聲漸近,元啟帝低沉冷冽的聲音在頭頂響起:“那日見你談及河流域圖頭頭是道,剛才你也讀了近幾日的北疆戰報,該知道造成我軍節節敗退的原因在何處?”

    宣寧不知道皇帝發什麽瘋,竟然跟她談起國家大事,這可不是她願意顯露的本事。

    她抿了抿唇往旁邊側開幾步距離,然後轉身緩緩跪下,語氣輕柔:“請皇上恕罪,臣女不懂兵家戰事,但臣女爹爹定能為皇上分憂,請皇上不要為難臣女。”

    元啟帝並不見生氣,他走到沙盤前,指著其中一條河流說:“你知道這是哪裏?”

    宣寧抬頭,平視過去,目光落在元啟帝指著的其中一條蜿蜒曲折的大江上,心中一歎,啟唇說:“淩江。”

    元啟帝望著她清麗又冷漠的臉說:“那你可知這次瘟疫死了多少人嗎?”

    這個問題宣寧無從回避,剛才的奏報中已經呈稟了死了將近有十萬人,而起因來自水源。

    “回皇上,五城十八郡,共八萬,神威軍因瘟疫折損兩萬多人。”話一出口,她心中也是唏噓痛心,看向南宮堯的目光變得複雜難明。

    南宮堯想做皇帝,且想做個明君不是說說而已,他一邊為了皇位汲汲營營不擇手段,一邊也是勵精圖治胸懷大業,否則當初宣寧絕不會背棄師門一力幫他。

    先太子雖然才情堪當大任,卻太過仁善耳根太軟,做個守成之君或許還行,可大燕並非盛世太平,因而前世的她毫不猶豫地支持南宮堯。

    “如今北疆瘟疫橫行,軍心大亂,民亂四起,西嶽軍橫衝直撞屠戮百姓,人間修羅場也不過如此。”

    “永平侯是一把寶刀,卻鎮不住這場戰爭,朕必須親自上前線去穩定軍心民心。”

    元啟帝此刻的口吻就像跟朋友在交心,而不是一個帝皇該對臣子之女說的話。

    任是宣寧心硬如鐵,此刻不得不承認,就算永平侯出馬,僅靠他一人是穩不住北疆如今的局麵,宗正覃有備而來,且一路勢如破竹,其中又有瘟疫橫行,亂民起義,若是一個不慎就會淪為炮灰。

    宣寧隱隱覺得,除了西嶽,北疆一定也有一股勢力在攪風攪雨,禍亂百姓。

    而元啟帝突然對她說這種話,難道以為她能說服永平侯交出兵權?

    宣寧不動聲色地說道:“皇上乃九五之尊,若有皇上親臨前線自然萬民臣服,而寶刀鋒刃依舊,若用來為皇上開辟前路披荊斬棘清掃障礙,豈不是更美?”

    “臣女父親深明大義,又對陛下一片忠心,隻要能讓他提刀縱馬掃退敵軍,無論是以何種身份,他定會義不容辭欣然前往。”

    話雖這麽說,但宣寧以為這一次永平侯為皇帝保駕護航更能保住小命,就算最後無法平息戰事,永平侯府也不用擔太大風險。

    可若是留在盛京,那永平侯肯定會被扯入陰險詭譎的陰謀之中。

    好歹父女一場,趙承毅對她也是如親妹妹一樣疼愛,僅憑這個理由,宣寧也不想永平侯府出事。

    想必永平侯也會樂意接受的,當初太子貪墨案揭發之前這個老狐狸提前嗅到了危險,設計讓趙承毅從馬上摔斷了腿才保住了兒子一命,能做出這種事的人,能會是什麽愚忠頑固派?

    元啟帝目光深幽朝她看來,這個女孩顯然已經明白了他的深意,卻在委婉地提醒他永平侯的重要性,這樣的感覺似曾相識。

    滿朝大臣都不明白不理解他,唯有眼前這個尚未及笄的少女瞬間明白了他的心意,這讓他內心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熨貼和歡喜。

    想到原先準備將眼前人送去南嶽和親的想法在此刻動搖了起來,竟生出幾分遲疑和不舍。

    隻聽少女繼續道:“臣女不懂朝政,但臣女以為此事症結在於瘟疫,隻要解決了瘟疫,一切迎刃而解,雖然如今瘟疫已經擴散五城,但這五城已經淪陷在西嶽軍的鐵蹄之下,隻要遊將軍穩守西寧關,一切應該還來得及。”

    南宮堯目光倏然變得銳利,他走到宣寧身前,伸手讓她起來。

    宣寧沒有去碰元啟帝伸出的手,她恭敬地垂頭起身,往後退了一步,順勢指著淩江以南說道:“臣女記得,遊大將軍退守的西寧關有三條水源,平江通五城,環溪河連平江通關內,還有一條是源頭在花塢山的玉溪,這三條都是淩江支流,根據戰報看來,環溪河顯然已遭受汙染,也許是人為也許是屍體汙染了河流不得而知。但玉溪這邊顯然未受汙染,可以及時修築堤壩攔截北邊水源。”

    元啟帝也不覺尷尬,收回手走到輿圖前語氣不辨喜怒,“朕已經派人去做了。”

    宣寧挑眉,終究是一脈傳承,都是出自軒轅門的高徒,南宮堯又能差到哪裏去,“皇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