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初見端倪
字數:3772 加入書籤
禦書房中,趙承希正在與元啟帝沙盤演兵,沙盤之中的局勢以東津南,北西嶽,南天諭,西大燕,三國鼎立之勢。
元啟帝自然是代表大燕,而趙承希選擇了如今戰事興起的西嶽。
兩人之前已經進行了兩局,而勝的一方正是元啟帝。
元啟帝此刻雙眸炯炯,換了一方陣地之後再次兵臨城下,準備攻襲月落峽。
趙承希守護月落峽內天鷹關口,本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卻因為被地方汙染了水源,坐困峽穀之中,半數兵將都感染了惡疾。
若要派兵求援並不是不可以,但是拖延的時間足以讓敵軍攻破關口全軍覆沒。
趙承希仔細觀察線路,眸中冷光一閃,隻見他將有些黑色的木柴棍——代表染病屍體,紛紛搬上一側懸崖,以滾石車將那些染病屍體盡數挑飛到敵營中。另一邊大肆挖掘通往關外水道,派一支奇襲軍夜襲敵營,燒其糧草。
元啟帝不怒反笑,擊掌讚許,“好!好毒的計策!”他指著那條被投了毒的河流說,若是擊退敵軍,你要如何處理河道?
趙承希半點不藏鋒芒,字字鏗鏘地說:“若是月落峽一帶,堵住上遊另開水道,將此處填埋,等戰後再行處理!此地山多風沙大,無需幾年,就會成為一片沙丘之地!”
元啟帝十分讚賞,他將河流兩處的山脈以匕首一化為二,“劈山開路,填河埋毒,永平侯的孩子果然與眾不同!”
他眸光閃爍著看著趙承希淡漠地俊臉,忽然問道:“承希,你是如何學會沙盤對陣的?”
趙承希知道他會問這個問題,“書上看的。”
元啟帝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可從你這般熟悉的手法,絕不僅僅是紙上談兵,你可曾與你父親和大哥對演過?”
趙承希從來不知道永平侯也有沙盤,他記憶中隻在東宮的書房裏看著太子和謀士們用過沙盤所以才熟悉。
可是皇帝話中有話,他明顯察覺的出來。
他略一停頓,謹慎地回答說:“看到爹和大哥對演過,所以才略通一二。”
元啟帝笑了笑,“世人都說宣府公子少年神童,若是你幼年沒有被送去淮南,這神童也輪不到他頭上了。承希,朕第一次看見你就很有眼緣,你可願入國子監讀書?”
趙承希心中一動,單膝跪地道:“多謝皇上抬舉,隻是學生已經拜了公孫先生為師,怕是要辜負皇上厚愛。”
“哦,那個老頑固公孫放竟然收你為學生麽?”元啟帝眼中精光一閃,朗聲一笑:“這又無妨,隻要你願意入國子監,朕親自下旨便是。”
趙承希以頭點地,陳懇拜謝:“學生求之不得,多謝皇上抬愛!”
他自從得知了真相,已經不想留在鳳竹書院,但若是他自己離開,必定會惹來公孫放和外祖的疑心。
如今皇帝願意培養他,正好能讓他順利脫身。
這時,外麵權公公輕聲稟告:“皇上,京兆府顧昭陵和禁軍副統領江華求見。”
元啟帝興致頗高,忽然被打斷有些不悅地說:“何事?”
這時一個中年渾厚的嗓音在外麵說道:“啟稟皇上,有自稱泛海鎮前任縣令汪陸海的遺屬敲了鳴冤鼓,狀告宣相一族官商勾結,草菅人命,謀害朝廷命官。”
說話之人正是江華,自從荊鴻曦被下獄後,皇宮內外一直由他負責。
元啟帝目光落在大燕輿圖上久久沒有說話。
趙承希微微蹙眉,抬起頭瞧去,恰好看到元啟帝轉過頭時那線條淩厲的深邃側臉,以及那冷睿犀利的目光。
他心中一緊,急忙低下了頭。
元啟帝漠然盯著他低垂的腦袋和繃緊的背脊,腦海中閃過宣寧眉眼飛揚的聰慧臉蛋,淡淡道:“你起身退下吧。”
等趙承希離開後,元啟帝沒有直接傳召,他的目光落在月落峽的那堆黑色木棒上,低聲喚道:“卓靈。”
灰影一閃落地,恭敬跪拜:“皇上。”
“你都看到了,是不是很像?”
“回稟皇上,是有幾分相似。”
元啟帝撥亂了那堆黑色木棒,將它們埋入黃沙之下,黝黑深邃的目光晦暗不明。
趙承希由著小太監領著剛走出內宮甬道踏出元極門時,就看到不少禦林軍持戟匆匆而過的隊列。
他輕輕蹙眉問前麵的領路太監:“這位公公,宮中發生了什麽事?”
小太監頭也不抬地快步往前走著,尖細的聲音緩緩道:“閑事莫問,是非莫管。前麵就是西宮門了,趙四公子請隨奴才走吧。”
一直走出宮門外,趙承希看到侯府的馬車還在等候,說明宣寧他們還沒出來。
他目送小太監消失在宮牆後,在原地等了一會,兩個巡衛模樣的禁軍牽馬而來,將馬韁繩遞給他不動聲色地說:“主子說一切安好,請少爺安心。”
趙承希心下微鬆,接過韁繩躍上馬背,再回望巍峨宏偉的宮門,目中一片淡漠和厭惡。
他對皇位沒有興趣,他要的從來隻是公道。
宣寧從秋華殿離開後換了衣裳,重新回到永壽宮裏時,察覺宮人都行色匆匆,顯然已經發現了趙芙失蹤的事。
她淡淡一笑,遣人去宮裏說了一聲,便徑自朝皇後的鳳鸞宮中去問安。
她如今是皇後的義妹,過去問安一聲,太後挑不出毛病阻攔,倒是叫了兩個年長的宮女跟著她過去。
宣寧暗笑,她再傻也不會將趙芙帶在身邊。
秋華殿既然有宣府挖通的地道,借用一下又無妨,這一次是太後欺人太甚,她可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把事情挑大了。
鳳鸞宮宣寧是第一次來,從豔陽高照的陽光下甫一踏入殿中,氣溫陡然變得臨冬時節,眼前一片晶光閃爍的琉璃世界。
鳳座上皇後一襲朱紅色鳳袍雍容明豔,如霜賽雪的臉頰帶著幾分病容倦色,神色冷漠地看著她行禮問安後,淡淡道:“你每次入宮,總能掀起一些風浪。”
“皇後娘娘何出此言?”
“你在永壽宮待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如今永壽宮又開始人仰馬翻了,難道你敢說與你沒有半點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