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譚知府得救
字數:4897 加入書籤
德王看到有人進來了,麵目很是平靜。
就像是在看著老朋友一樣“你來了。”一旁的人,卻還是在沒心沒肺的吃酒喝肉的不修邊幅的大漢。
德王好似在邀請朋友一樣,指著一旁的位置。說道“坐吧。”遂很淡然的坐了下去,並沒有什麽懷疑,什麽不適,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一切都是虛幻的。
德王相比那個在那裏白吃白喝的大漢,他的壓力是很大的。
從最初的滿懷自信,到略有所思,再到開始慌亂,最後到絕望,德王其實已經經曆了很多。雖然腦袋裏麵是一片空白,但是還是遵守著禮儀,沒有衝上去質問。
雖然同樣是在吃肉喝酒,可是德王的心思全都放在遂的身上。
“你是誰啊。”德王問道遂拿起酒杯喝了下去,“李遂”“你是來取走我性命的嗎?”德王淡淡的喝了一口酒,然後直視著遂。
“猜。”遂說道。
“那就是了。”德王一陣歎息“沒想到我貴為德王,竟然有一天會身死家中。”“可笑啊。我被分配到這個角落,就是因為我最賢能嗎?”德王突然站了起來。
“父皇不公啊,憑什麽其他人分配的地方都比我好啊,不說富庶之地,至少也得給我一個可以發展的地方吧。”“窮山惡水生刁民,哪裏會有賢能之士啊。”德王走了兩步說道“先生可願助我一臂之力?成就無上霸業?”遂淡淡的說道“沒興趣。”“是誰來派你殺我的呢?我快死了,你總要告訴我吧。”德王又問道“我自己來的。”遂淡淡的說道。
“是嗎?”德王又是一歎。
“你什麽時候放過譚知府。”遂問道。
“什麽?”德王有些不懂。
“就是放過譚知府啊!”遂有些不耐煩。
“哦,你說放過譚知府啊、”德王發愣的看著遂。
“恩。”遂點點頭。
“那好,我馬上去。”德王立刻站了起來。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自己終於不用死了。
德王叫了一位侍者,侍者連忙過來,德王囑咐了兩句,那個人立刻就出去了。
然後轉身看著遂,立刻斟滿一杯酒遞給遂。“先生有如此之才,不如我向國家舉薦如何。”遂淡然的說道“不,讓給那個吃酒的人吧。”那個人先是一愣,完全沒有想到會是自己“我我完全不如你啊為什麽是我、”德王也是一陣錯愕隨即笑道“身臨大敵,臨危不斷,坦然自若,有理有據,此乃帥風也。”德王說道“我原本也是這種打算,沒想到被先生提出來了。”遂隻是恩了一聲,就沒有再說話了。
德王突然問道“先生有如此之才,我倒是有一問如臨我之境,不勝後患,該當如何。”遂饒有興趣的看了一眼德王“搬遷。”德王恍然大悟,終於理解了自己父皇的意思了。向著遂就是一拜。
那個不修邊幅的大漢卻是突然出聲“德王既然有能力,有理想,何不聽我一言。”那人先是喝了一口酒,然後緩緩的說道“搬遷是個好主意,但是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因為我們處在邊界,麵臨的來自現在的皇帝的威脅會是直線下降。”“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皇帝來說就是一群鎮守邊界的勇士罷了。”“而且這個位置對於我們來說,很有利,農業發達,正好我們有理由可以廣積糧,國內動亂,我們有理由可以高築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他皇子恐怕都把您選擇性的遺忘了。”“這個對於您來說,這是一個大力發展個人實力的好機會啊。”那個不修邊幅的男人陳懇的說道。
德王先是一愣隨即就是狂喜“我竟然從未發現先生之才,實乃我之過,願與先生諒解。”那人也是拱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此乃三策也。”德王不顧禮儀,直接扶起了那位不修邊幅的大漢。感慨的說道“我得先生,如魚得水啊。”“多謝德王厚愛。”那人又是俯身一拜,然後盤膝而坐。
德王又說道“還未知道先生大名,實乃羞愧、”隻聽見那個大漢說道“吾名朱九重,何敢稱為大名啊。”德王笑道“本王送先生一字可好。”,朱九重“我正愁沒有一字,多謝德王賜字。”“先生不如就字為“元章”,如何?”德王問道。
“哈哈,以後我就叫做朱元璋吧。”朱元璋大笑。
遂突然起身,向著他們告辭“我走了。”德王要要去攔住,可是卻沒有任何理由攔住遂。
遂就這樣慢慢的離開了、消失在德王府。
德王看著躺在地上的三個人,不禁有些感慨,“唔,好痛啊。”一開始的那個壯漢才是悠悠轉醒,德王立刻親自扶了上去“壯士無恙?”那個壯漢搖了搖頭,向著德王說道“我實在是感到羞愧啊,竟然連對方的一招也沒有接下來。”“壯士無恙即可,何須自責。”德王坦然的說道。
那個壯漢更加無地自容了,德王想了想拉上了壯漢的手,然後又牽著朱元璋的手,然後笑著說道。
“你和朱元璋先生可是孤王的左膀右臂啊。”德王笑著說道大漢低下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可是德王卻是很開心。這可是一個忠心的人啊。
“嗯,好暈啊。”一個手持劍盾的人從地上爬了起來。
德王依然欣喜的扶起了那個青年。
可是輪到第三個人的時候,隻看見那個人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了。
德王一陣歎息,沒想到還是死人了,都以為不會死人,沒想到還是死了一個,不過還行吧,至少隻是死了一個。
德王對於這個損失表示完全可以接受,然後根本就不計較遂所造成的損失,就算是想要去計較,也是不成的。
因為敵我實力相差太過於巨大了。
遂,回到了和李巧他們約定的地點,隻看見李巧在琳兒的攙扶下走了過來。
“解決了嗎?”李巧問道“解決了。我們走吧。”遂說道。
李巧一行人踏上了回到神木鎮的路途。
接下來的重點——輪回祭壇(神之墓地)這要從三界初生之時說起,一種維持其正常化和進化的力量隨之誕生,有人稱其為‘天道’,有人稱其為‘秩序’,半神們習慣稱其為‘法則’這種力量無處不在,存在於諸天萬物之中。
凡人觸摸之後而感歎其的強大,冠以‘神’字,卻因不能精通掌握法則的實質,並在其前麵加上一個‘半’字,這既是‘半神法則’的由來。
沒人有人能真正掌握這種法則,凡人因為存在於三界之中,對法則加以利用罷了。真正支配法則的隻有三界本身,她維持或用其改變自身的一切。
凡人因掌握了半神法則之後,狂妄自大,便自詡為‘神’,神靈亦隻是對法則掌握非常深奧,使得一部分法則產生了自己的特性,並將自己從凡人之中神化。
→可大致推斷,太古時期的遠古諸神、遠古神靈,亦不是真神,隻是那時法則文明極為發達,對其專研極為深奧。
神之埋骨地之中的而是諸神隕落之戰隕落下來的神靈屍骨,亦不是真神的屍骨。
諸神之戰隕落下來的神靈屍骨有少部還保留一絲神魂,並妄圖東山再起,使得神力從埋骨地之中外溢出去,被人所發現。於是神之埋骨地成了諸多野心家的香餑餑,但後來自從碰上到了一個不知道名老人的四個弟子,幾乎都不敢再有動神之埋骨地的念頭,那便是神墓四血衛,他們一直憑借自身的力量完全抵禦著外界的入侵。
後來,因為墓塚之中所葬神靈太多,裏麵發生某種令人無法理解的變化,隨著漫長歲月逝去,裏麵孕育出了窮凶極惡的生命體,他們有著最原始的生存渴望,並互相吞噬,活下來的變得極為強大。
這些至邪至惡的意識體,如果有一天法則成型,幾乎擁有堪比真神的實力。
守墓老人很早就發現了這種變化,為了防止後果無可估計的災難出現,於是至那日起,守墓老人一直在強化墓塚的外殼並施加數重封印,使得裏麵的惡念生命體無法從內破出,而唯一的弱點即是自外而破。於是守墓老人,終日不離墓塚一步,一邊培育守墓人,確保其重任傳承下去。
得知冰封魔帝進攻墓塚,守墓老人異常氣憤,決意將其徹底擊潰。
半神是法則的使者,而真神是奴役法則。
真神境界,或許是存在的,但若是凡人破入真神之境,絕不可能被三界和天道所允許。真神疑似隻有神死魔滅一人。(無限趨近於真神:守墓老人、第一代冰封魔帝、昊天)天道會嚐試用盡一切力量去阻止一切能成為真神存在的可能。
如同昊天,看破了完整天書中之《天書人卷》,看破了真神之秘,幾乎快要突入真神之境,卻被所天道阻擋,被天道降下天劫一直追殺,無法擺脫。
昊天最終無法避免地被天道所融合。
所以說,如果能真有人達到真神之境,到底是天道融合人,或是被天道所融合,那就難說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