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照顧
字數:3794 加入書籤
“這位先生”鏢局少女走到他麵前。
“到了這裏,我們也沒辦法保證你們的安全,事出突然,還望先生諒解。”“玲兒,好了馬上過來,我們要改換線路!”前麵鏢頭五叔的聲音遠遠傳來。
少女應了聲,再度看了眼最後留下來的這中年儒生。
“先生還不離去麽”“不用了,我不得不前往那邊,這一回去還不知道要多久之後才能再過去這段路,不如這次賭一把,說不定運氣好還能盡早穿過。”儒生無奈道。
“況且,我也不是全無還手之力。”他拍了拍身上長劍。
玲兒也是無奈。她見多了這樣有幾分本事便信心過度的江湖人。但這次可能遇到的,可不是普普通通的麻煩,這段路途能夠在鏡玄宗的壓製下還能安然無恙的,多是橫行綠林的惡盜巨霸之輩。
“前麵的危險不是你能想象的,這可不比一般的綠林強盜,先生還是趕緊回去吧。”她繼續勸道。
“沒事沒事,你們走吧,不用管我。”儒生笑了笑,平靜道。
看他如此平靜,若是換成帶的兵器是刀,或許玲兒還有些聯想,幻想對方可能是某個世外高人出世。
可這世道用刀的高手多不甚數,但用劍的太少了,天榜十人,沒有一個是用劍的用劍的聞名高手,整個中府都屈指可數。而且那把劍一看就滿是鏤空花紋,華而不實,根本就像是一碰就壞的裝飾長劍,不要說殺敵,就是拿在手裏輝幾下都怕斷了。
又勸了幾句,玲兒見對方絲毫沒有離開之意,便隻能不管他,回到隊伍前麵。
“後麵的人都遣散了”五叔低聲問。
“差不多,不過還有一人抱著僥幸繼續一起走,根本不聽我勸。”玲兒無奈。
“那就別管他了,讓他去。賭性大的人多著,我們也管不著。”五叔揮手道,“我剛才另外計劃了一條路,你看看成不你以前和你父親走過這條道,我不是很熟,但你應該還有印象。”玲兒湊過去開始小聲和他討論起來。
隊伍後麵的儒生便是林新。
他此時蒙著臉,隔著一層麵紗朝著鏡玄宗聽閾峰頂望去,那一大團不斷升騰的火光中,有著兩道人影在瘋狂交擊。
遠遠的一陣陣震蕩極其高頻的聲波不斷擴散,一般人無法聽到,但他修行九晨曲,對音波敏感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卻是隱隱能夠聽到那邊的動靜。
那打鬥中的兩人,修為都是真人級別,但李巧關注的不是這點,而是這兩人的衣著身份。
其中一人白衣,背後有著一條從上到下的血紅豎線,像是背脊被劃出一條清晰的血色傷口一般,那是赤脊門的標誌。
簡單,卻讓人能一眼記住。
另一人頭戴金冠,身上長袍華服,眉心還有一道金色豎線,這是代表皇族的身份。
“赤脊門連皇族都不放在眼裏了麽”李巧看著兩人鏖戰,雖然赤脊門和他無關,這場動蕩整個中府的風浪他隻是置身事外,但這種不可一世的霸道,連維持秩序的皇族也不理會最後一點顏麵,直接撕破臉。
就連他這樣的事外人也有些震動。
車隊緩緩穿進一片鬆林,鏡玄宗的火光衝天峰頂才慢慢消失在眾人視野。
五叔走在最前麵,和玲兒並肩騎著馬。
“鏡玄宗背後便是皇族,便是當朝五太子麾下最大的勢力,赤脊門動它,就代表著”他話沒說完,也是沉重的歎息一口氣。
王家最後維持著的一張遮羞麵,終於在赤脊門的暴力下被一把扯下。
玲兒也是心頭一沉,天下秩序一直在王朝維持下勉力運轉,而此時王朝一旦威嚴掃地,赤脊門撕破臉,撤掉王家虎皮,傳出去,那帶來的後果群雄並起,天下大亂,這幾乎是必然的局勢。
兩人說話雖輕,但李巧耳力驚人,依舊聽得明白清楚。
“五太子”他頓時想到剛才看到的那個眉心有金色豎線的男子,實力驚人,身上也有股貴氣,或許便是他們所提到的五太子,赤脊門的人居然連五太子也直接動手不給麵子微微搖頭。
車隊逐漸遠離,一路上路過鏡玄宗邊上林子,都是風平浪靜,似乎沒什麽動亂。
但林新卻是能從邊上駐紮的赤脊門人,看出這裏已經發生的大變。
連續趕了三天路,終於從鏡玄宗繞了過去。
前麵是以前鏡玄宗管轄的範圍,屬於他們弟子試煉的林地,現在宗門被毀,這裏估計也是荒廢。
林子中空無一人,車隊緩行在其中也是感覺瘮的慌。
“距離納溪還有多久”李巧隨口朝著小六問了句。
“先生,估計還有五天路程,隻要熬過去應該就沒問題了。”小六一邊警惕的觀察四周一邊小聲回答。
隊伍裏的人都是安靜沉默,沒人大聲說話,似乎是生怕驚動了周圍林地中的某些猛獸。
“五天麽”李巧心裏也有了數。
走到正午,天色灰蒙蒙有些暗淡。
隊伍停下來生火做飯休息。
李巧翻身下馬,準備從包袱裏取出點幹糧啃啃。
“先生,這個給您。”小六從前麵的馬車裏很快端來一碗熱騰騰的肉湯,裏麵加了蘑菇生薑還有香蔥,聞起來讓人食指大動。
李巧接過來。
“多謝。”“先生是讀書人,身上又有病,身子虛,吃得差了怕是後麵連路也走不了。要多小心身體啊。”小六抓抓頭,笑了笑。
輕輕喝了口肉湯,李巧笑了笑道。
“知道知道,放心吧,久病成良醫,我會注意的。”“那好,那我先去吃點東西了啊。”小六也點頭道。
“去吧去吧。”小六子看到他將肉湯慢慢喝著。這才轉身朝馬車那邊去了。
李巧看著他和幾個隊友說說笑笑,似乎在隊員中也是被欺負的對象,臉上總是一副憨憨的表情。不禁微微搖頭。
這些日子路程上。小六一直對他多有關照,其實他都看在眼裏。小家夥對讀過書的讀書人。都是尊敬有加,一聽到誰曾經上過私塾之類,便眼中有種肅然起敬的模樣。這樣的亂世,能夠受教育的人終究是少數,很多人若是沒有出過遠門,幾乎便一輩子都很淳樸,沒什麽心機,沒什麽複雜的念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