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李家軍
字數:3784 加入書籤
沉默充滿了會議室,李戴的聲音好像是寂靜的夜空突然響起了一聲驚雷,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小說
是李戴會議室的教練們紛紛望向李戴。
眾人的眼神各異,有人像是很欣賞李戴的的主動請纓,有人則是覺得李戴太過於魯莽,而有人卻流露出幸災樂禍的表情。
小李,你打算去訓練接力隊麽你可要想清楚了,你隻有一天的時間。薛力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而且算是這一天的訓練,也不可能任由你拚盡全力,晚要賽了,所以必須要給參賽選手多保留一些體力,你的訓練強度不可能加的很大。你可要考慮清楚了。
李戴點了點頭:教練,我都明白,我有信心
薛力想了想:這畢竟事關重大,在國家隊,你資曆最淺,光是靠著有自信是不夠的,得拿出真材實料出來,不能嘴唇一碰下嘴唇,我把這麽終於的人物交給你。要不先說說你的想法吧我們也一起討論一下。
李戴馬說道:牛國宏的起跑反應速度較快,而且這次作為替補,他一直都在練習接力賽,所以我打算讓他去跑第一棒。楊思傑是專攻100米的選手,他速度快,爆發力強,由他跑第二棒應該沒有問題。趙嶽的彎道水平很高,他的發揮向來是較穩定的,讓他去跑第三棒。這三位選手之前都進行過接力賽的訓練,交接棒方麵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訓練時間。
關鍵是方海泉,方海泉不是短跑運動員,所以他隻能跑第四棒,而且要對他進行交接棒技術的訓練。李戴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其實隻需要接棒的技術訓練可以了,臨陣磨槍的話應該沒有問題。
薛力微微點了點頭,算是認可的李戴的觀點。
方海泉不是專業的短跑運動員,他沒有跑彎道的技術,所以不能去跑第一棒和第三棒的彎道,隻能去跑第二道和第四道的直道。
一般情況下,第四棒都是交給隊伍速度最快的一個人,這麽算來應該是讓楊思傑去跑第四棒的,但是跑第四棒的運動員隻需要接棒,而不需要交棒,與之相第二棒的運動員既需要交棒,也需要接棒,這也意味著第二棒的運動員要多掌握一項交棒的技術。
交棒技術要接棒技術難得多,短短的一天時間,不可能讓方海泉完全掌握交棒和接棒兩種技術,所以幹脆讓方海泉去跑第四棒,這樣他隻需要學一個相對簡單的接棒技術可以了。
其實李戴所說的這些,是較淺顯的道理,哪怕是的體育教練都能明白。會議室這些國家隊的教練那裏會不懂換成是現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會采用李戴但這種安排。隻不過沒有人想要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罷了,所以都不願意出頭罷了。
薛力又思考了幾秒鍾,隨後開口說道:道理嘛,我想大家都明白,隻不過具體執行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你雖然在國家隊學習了一段時間,可這裏在座的每一個教練,訓練經驗可都你豐富,你覺得在他們麵前,你有什麽優勢
薛力這話並不是貶低李戴,而是故意說給其他人聽的,那言外之意是在說,李戴這種在國家隊隻能算是菜鳥的教練都敢於擔起重任,你們這群老油條在關鍵時候退縮,實在是太慫包了
有幾個教練聽了這話,有些臉紅的低下了頭。
而李戴卻開口說道:方海泉在漢北省青年隊的時候,是我一手帶出來的,我們之間較的熟悉,所以我來對方海泉進行訓練,不需要進行磨合,訓練的速度會較快一些,我覺得這是我的優勢。
不錯,我們現在的確需要訓練速度。薛力用鼓勵的眼神看了一眼李戴,隨後望向眾人:我認為可以讓李戴試一試,各位覺得呢如果有人覺得小李太年輕了,沒有辦法勝任這個任務,可以提出來,咱們再討論
這個時候當然沒有人會反對,萬一哪個不開眼的提出反對的話,薛力一句你行你,豈不是要接過這個燙手山芋。現在有李戴願意當出頭鳥,大家更是求之不得。
次日一大早,參加接力賽的四名選手開始了訓練。
其實接力賽的訓練,主要是練習一個交接棒的配合,大家都是短跑運動員,沒有必要到了接力賽的訓練去練爆發力和速度。
接力賽交接棒時,有一個接力區,接力區長20米,運動員傳遞交接棒隻能夠在接力區內完成,超出了接力區的交接棒,屬於犯規,會被取消賽資格。
第一棒運動員會由靜止開始起跑,第二棒級以後的運動員,起跑時會有一個助跑的過程,運動員先跑起來,同時後麵的選手追去,兩人在運動當完成交接棒。
交接棒時,後麵交棒的運動員是指揮者,而前麵的運動員要聽從後麵的指揮。
正常的流程是,交棒選手靠近接棒選手時,會高喊伸手,前麵接棒選手會把手伸向後麵,但這個時候,他的視線還是要看向前方的。
後麵交棒選手將接力棒塞到前麵選手的手,同時喊一句收手,前麵接棒選手聽到指令之後會握緊接力棒,把手臂收回,然後開始全力奔跑。
當然也有別的口號會代替伸手和收手,有的時候運動員默契較好,甚至隻需要哼一聲,前麵的選手能夠接收到指令。
交接棒的時候,最常見的問題是掉棒,接棒的人過早的收手,或者交棒的人遞出的不合時宜,都會造成掉棒。
整個過程表述起來像是十分複雜,但是運動員操作的時候,一秒以內可以完成,甚至有些擅長接力賽的隊伍,靠著這個交接棒的過程,能夠節約02秒的時間。
午時分,幾位沒有賽任務的教練從食堂走出來,經過臨時訓練場的時候,恰好看到了李戴和那四名參加接力賽的選手。
已經過去半天的時間了,不知道小李那邊訓練的怎麽樣了。
看起來還是真似模似樣的不過一天訓練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隻希望他們運氣能夠好一些,拿到一枚獎牌,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了,可以有個交代了。
聽小李說,那個跳遠冠軍方海泉,在青年隊的時候是他的弟子,這麽說小李以前是跳遠教練嘍我以為他一直都是短跑教練呢
一個省的青年隊嘛,也不用指望多麽的正規,能者多勞嘛不過你的話倒是提醒了我,那個楊思傑,還有牛國宏,在清華大學的時候,也是李戴的弟子啊
牛國宏和趙嶽在亞運會集訓營的時候,一直跟著李戴練習。特別是趙嶽,聽說是李戴力薦才進入到亞運會集訓營的,前些天集訓營第二階段的時候,李戴每天陪著趙嶽練到晚十年,你們應該都知道吧
真是天道酬勤啊,趙嶽的辛苦沒有白費,這次他成了亞運會的冠軍。
趙嶽楊思傑牛國宏,還有那個方海泉,這麽說接力隊的四個人,都是李戴的弟子啊乖乖,李戴年紀不大,可也是桃李滿天下了
嗬嗬,咱們國家隊的接力隊,現在可成了李家軍嘍
這名教練隻是隨口的調侃了一句李家軍,然而讓他萬萬沒想的是,若幹年後,李家軍這三個字卻稱霸了全世界的體壇
414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