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禍根 第三章 有客西來
字數:5951 加入書籤
大玄雍州以西名為西域,自大玄建國之初便是常年亂戰,政權不斷交替變換,直至始元七年西域國土被六個相對強大的六部瓜分,這六部分別立國,大玄統稱他們為西域諸國。
西域六國之中的烏曲國與狄祿國因與大玄接壤而向大玄稱臣納貢,兩國與大玄貿易頻繁國力日漸強盛,至平武七年三月,西域又起戰事,不到一年六國隻剩其三烏曲國、狄祿國與兀月國。而其中又以烏曲國國力最為鼎盛,以一國之力占據西域半數領土,水草鮮美,人壯馬肥,又占據通往大玄的交通要道,另四國年年朝貢借道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平武八年初,另外兩國不願烏曲一家獨大,兩國結為盟友,共抗烏曲。烏曲雖國力強盛,但攻打結盟後的兩國還是有些困難的,&nbp;便有了向大玄國借兵的心思。
平武八年正月初七,烏曲國使臣車隊將要到達永安城。
中泰殿
此時的皇帝坐在中泰殿內單手扶額,大殿的地上還散落著數不清的奏折,根據暗鷹剛才回報的消息,所查的事毫無線索,帝劍如同憑空消失一般。皇帝卻說不出既然查不出要你們何用這種話來,因為暗鷹並不領取朝廷俸祿,隻是與皇帝達成某種交易或者合作的關係,暗鷹內部人員無一不是化境高手,所以皇帝也放心把調查帝劍消失的任務交給他們,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個皇帝誰當都是一樣的。
這時劉予懷的聲音從外麵傳來
“皇上,鴻禮寺卿吳大人求見。”
皇帝這才回過神來,看著這大殿內滿地的奏折,吩咐劉予懷讓下人盡快收拾幹淨,幾個小太監戰戰兢兢的收拾好散落在地的奏折,便匆匆退出去了,生怕自己做的不對觸怒龍顏自己的腦袋就搬家了。
“讓吳川生進來。”皇帝看這大殿收拾幹淨後說道。
“是。”
劉予懷走出大殿通告,不一會兒一個胡子花白的官員便走進了中泰殿。
“臣,鴻禮寺卿吳川生,拜見皇上。”吳川生向著皇帝深揖而下。
“吳卿平身。”皇帝說道“吳卿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稟皇上,烏曲國使臣今年前來朝貢,預計明日到達永安城。”
皇帝沒有表情的聽著吳川生說著,這幾天自己的心思都在尋找帝劍上,早已經把烏曲國朝貢一事拋在腦後,竟然明日就到永安了。
朝貢在之前的時候看來沒有什麽,但這幾天確是個非常時期,整個永安城處於一個封鎖的狀態,新任的戍京都尉守衛十分認真,不許人出城,&nbp;連進城之人的行囊貨物都一一檢查,十分仔細,畢竟誰也不想走上一任的老路不是。
吳川生站著不敢說話,等著皇帝吩咐。
往年這個時候,接待使臣都是直接由鴻禮寺與禮部官員去城外迎接,第二天朝會時使臣到乾和殿覲見皇上,商量些兩國之間的國事,朝貢禮品,皇帝再賞些金銀珠寶,大玄特產什麽的。使臣或在永安城中逗留幾天或直接由鴻禮寺送至城外離開。
誰知今年年初像是出了什麽大事一般,城門檢查突然嚴厲,傻子才信這事不是皇帝的授意。所以吳川生才來拜見皇帝,由皇帝定奪。
皇帝心想道烏曲國使臣到永安的時間與前幾年來時的時間也都差不多,但今年卻是來的不是時候,是早有預謀還是隻是巧合?
皇帝略微沉思做出決定,向著吳川生吩咐道“既如此明日鴻禮寺與禮部派人出城迎接,不過此次出入京城的使臣要嚴格登記,他們出城時的物品也要仔細查看,登記成冊後承予朕。”
“是”吳川生應了聲,隻需要按照皇上的吩咐辦就好。
吳川生走後,皇帝的目光看向了掛在中泰殿的大玄全境圖,緊接著看向那圖上的西域,手指輕點著桌子。
翌日
烏曲國使臣車隊已經到達永安城外,吳川生與禮部侍郎錢偉在城外迎接。
(本書中鴻禮寺是禮部的下屬部門,分管外交與藩客。鴻禮寺卿是正四品官,禮部侍郎是正三品。)
車隊的馬車來到兩位大人麵前,馬車裏走下來一個人,是烏曲國經常來朝貢的使臣阿塔布,阿塔布走到兩位大人麵前作揖道
“烏曲國使臣阿塔布見過兩位大人。”
“免禮免禮。”錢大人說道。
“請兩位大人移步。”阿塔布做出請的手勢對著兩位大人說道。
錢大人看了眼吳川生,見吳大人臉上也是疑惑的表情,打消了詢問的心思。
阿塔布帶著兩位大人走到車隊的中間的一輛馬車前,向著車內低頭說道“大皇子,兩位大人來了。”
兩位大人一聽是烏曲國大皇子親自到來,十分驚訝,&nbp;因為在烏曲建國遞交國書時烏曲國皇帝親自來過一次,其他時候都是阿塔布帶著使臣隊伍來朝貢,沒想到這次竟然來的是烏曲國的大皇子,但來之前並沒有透露半點消息。
兩位大人都意識到這次烏曲國到來不僅僅隻是簡單的朝貢。
吳大人讓身邊的一位少卿去把現在的情況稟報給皇上。
“咳咳。”那車內傳出兩聲輕咳。
“石燕讓兩位大人見笑了,不請自來本就是無禮之舉,在下恰巧又在途中受了風寒,實在不宜下車麵見二兩位大人。”
“無妨,請皇子先去侍賓殿歇息,待我等稟報皇上。”錢大人說道。
“那就勞煩兩位大人了。咳”
“烏曲皇子說笑了,不麻煩。哈哈,皇子請。”
鴻禮寺官差引著使臣隊伍進城,盡皆安排在侍賓殿內休息。
這邊剛安排好使臣的住處,劉總管就來到了侍賓殿,慰問了下烏曲國大皇子的情況,隨後讓二位大人去中泰殿複命。
錢偉與吳川生不敢耽擱,忙趕到中泰殿外等候著皇帝的召見。
二人進殿,便看到皇上剛放下一份奏折,奏折正麵是藍色,證明是地方政務的奏折。
皇上見二人進殿,放下奏折詢問道
“此次烏曲國朝貢烏曲國大皇子也來了?”
“這…”兩位大人對視一眼,錢大人回答道“看阿塔布使臣的態度,確是烏曲國皇子無疑。”
“之前沒有得到他來的消息嗎?”
“回皇上,確實沒有。”
皇上又看了眼吳大人,吳大人趕忙低頭回道“臣也沒有收到消息。”
吳大人心裏不禁埋怨起那烏曲皇子,你說你來就來吧,來之前也不打聲招呼,現在自己可能要落個辦事不利的罪名,罰俸到也還好,就怕再被革職貶官,他還有四年就可以告老退休了,可不想到老了還不消停,弄不好在路上就得嘎嘣了。
半盞茶後。
“朕知道了,兩位愛卿辛苦了,先退下吧。”
“臣告退。”兩位大人退出殿內。
“懷安城,烏曲國,雍州。”皇帝看著地圖上的懷安,嘴裏嘀咕著,不知心裏在想什麽。
長青山上,茅草屋中。
趴在榻邊睡了一夜的沈逾雲醒了過來,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看著床上還沒醒的師妹,沈逾雲心裏嘀咕著師妹好能睡之類的話。
發現師妹的鼻尖和臉上沾染的灰塵還沒擦掉,想著幫幫忙,可手還沒碰到鼻尖,躺在榻上的女娃就睜開了眼睛。
“咦,師妹,你醒啦。”沈逾雲對著屋外喊道“師父,師妹醒了。”
那女娃睜開雙眼,看向坐在床邊的男孩,又看了看四周自己所處的環境,心裏一片茫然。自己腦袋裏一片空白,什麽事也想不起來,沒有驚喜也沒有害怕。
沈逾雲以為自己嚇到她了,跟她解釋說“你呢是師父帶來的,這裏是長青山,就我跟師父住在這,你不用害怕我們不是壞人的。”說著對著那小女孩笑了笑。
這時候沈逾雲的師父從屋外走了進來,似乎早就知道這女娃不記得事情,便隻把沈逾雲拉了出去。
“哎呀師父,你拉我出來幹什麽,師妹還在裏麵呢。”
“我當然知道你師妹在裏麵。”那青衣男子平靜的說道。
“那您還拉我出來,不用看著師妹嗎?我看她好像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
“你小子到是看的仔細。”
“嘿嘿”沈逾雲不好意思的撓頭。
“去,繼續爬你的山去。”
“啊,還爬呀,您昨日不是說教我點穴的功夫嗎?”
“等你師妹什麽時候開始學了再說。”
“那我這就去跟師妹說。”說完就要衝進房內,讓那青衣人抓住後領又拉了回來。
“還用你說,趕快去,又想被紮?”那青衣人揮了下手。
“好好好,爬山,爬山,師父別紮我。”說完向著屋內瞥了一眼,不情不願的下山去了。
青衣人進入屋內,看著那小女孩,那女孩也看著他。
“從今往後,我便是你的師父,剛才那個是你師兄。”說完還看了看門外,語氣雖平淡卻讓人生不起拒絕的心思,小女孩從榻上起身向那青年人跪拜,就算是拜師了。
“今後你就叫沈瑾吧。”
“沈瑾。”那小女孩重複了一遍自己的名字。
卻聽見門外有道聲音也重複了一遍自己的名字,就看到那青衣人隨手甩出了什麽東西,門外哎呦一聲
“師父,我這就去爬山。”聲音越來越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