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隔岸觀火

字數:3478   加入書籤

A+A-




    “報,稟丞相,麋集於小沛、定陶之賊軍突然開始大規模調動,哨探偵騎頻出,疑是將有異動,夏侯淵將軍特派小人前來告急,現有文書一份在此,還請丞相大人過目。”

    四月初二,連綿數日的陰雨總算是停了,心情大好之下,曹操那已陰了許多日的臉上終於出現了笑容,隻可惜這等好心情並未能保持上多久,就被一名從陳留急趕而來的報馬給敗壞了個徹底。

    “哼,虛張聲勢,不必理會,傳令夏侯淵,囤重兵於陳留,不得讓賊軍過此一步!”

    在飛快地將急報掃了一遍之後,曹操的臉色已然黑如鍋底一般——不是他不敢打仗,而是真沒糧了。

    現如今,曹軍各部將士每天隻能保證兩頓,還都是稀飯,就地防守許都倒是沒太大的問題,可要想調動大軍出征麽,那根本不現實,更要命的是在先後得罪了袁紹與劉表之後,“朝廷”雖說有錢,也愣是沒地方可買糧了。

    “明公,那,東郡呢?”

    曹操話音方才剛落呢,就有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響了起來,眾人驚詫地循聲望了過去,這才發現開口者赫然是站在文官隊列最尾巴的蔣幹。

    這真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夏侯淵所部兵力有限,在呂家軍的重壓麵前,能守住陳留郡,就已算是上天保佑了,若敢分兵,那絕對是自尋死路,問題是東郡乃是“朝廷”屬地,又怎能公開說放棄的,所以,曹操才會故意不提。

    “哼!”

    卻不曾想蔣幹居然蠢到這般地步,當真令曹操真有些個氣不打一處來,偏偏又不好說其之不是,不得已之下,曹操也隻能是憤懣地冷哼了一聲,就此起身拂袖而去了……

    “稟明公,據徐州探子回報,莒縣方向有大批糧食運進了徐州,數量當在一千八百石左右。”

    曹操本以為暫時舍棄掉東郡也就罷了,卻不料次日下午,負責徐州方麵情報工作的陳群又給他帶來了一個壞消息。

    “嗯,怎麽回事?”

    曹操之所以不太擔心戰事會擴大化,原因就在於他很清楚呂布那頭的存糧其實也不多了,同樣打不起持久戰,可眼下袁紹那頭居然給了糧,那,事情可就真不太妙了,一念及此,曹操的臉色登時便陰沉了下來。

    “據說是呂布那廝以大量精鹽從青州換來的糧,具體是真是假,尚在調查之中。”

    曹操一方在徐州的探子雖說不少,可畢竟都隻是些中低層的小人物而已,又哪可能真正探知到徐州方麵的核心機密,實際上,那些探子之所以能得知以鹽換糧一事,完全是呂布讓人刻意放出風聲之結果。

    “可惡,袁本初這就是在養虎為患!”

    往昔,曹操也不是沒擺在呂布手下——當初濮陽一戰時,差點就被呂布斬殺於城門口處,但,那時的呂布不過隻是匹夫之勇罷了,完全沒丁點的戰略頭腦,可這一回徐州之戰中,呂布所表現出來的戰略才能,卻是令曹操不能不大為忌憚了,正因為此,這一聽袁紹居然給呂布糧草,曹操就再也無法摁捺住心頭的恐慌了。

    “明公,竊以為此事恐怕不是袁本初的本意,而是袁譚私下所為,若如此,設法離間一下袁、呂應是不難。”

    見得曹操明顯有些失態,陳群趕忙從旁點醒了一句道。

    “嗯,本初那人外寬內忌,當年處於嫉妒,數次欲殺呂布,如今確不可能坐視呂布做大,個中應是別有蹊蹺,曹某這就休書一封,與那袁本初言明利害也就是了。”

    曹操與袁紹的關係一直很是不錯,當初討伐陶謙時,袁紹還特意派了五千兵馬相助,也就是去歲因著張揚事件方才鬧出了些生分,不過,這也不是什麽生死大仇,在有著呂布這麽個共同敵人的情況下,曹操覺得自己隻要低低頭,肯定能再度牽著袁紹的鼻子走……

    “曹阿瞞的來信,諸公既是都已閱過了,那就都談談看法好了。”

    在接到了曹操派人緊急送來的密信後,袁紹的心情顯然不是太爽利,隻是,這不爽並不是衝著曹操或是呂布去的,他真正不爽的是袁譚居然獨占了這等獲利注定驚人的買賣——要知道鹽可是剛需,有多少都不夠賣的。

    “主公,俗話說得好,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曹、呂要鬥,就讓他們鬥了去好了,待得他們鬥累了,我河北大可再來上一個卞莊刺虎也就是了,實不必急於插手其間。”

    沮授性子急,完全沒注意到袁紹的臉色有些不太對勁,第一時間便搶了出來,朗聲便給出了個建議。

    “不錯,隔岸觀火足矣,待得兩者間勝負將分未分時,我河北正好出兵,先破將勝者,而後席卷將敗者,如此,中原可定,憑此基業,橫掃天下不過三數年之事焉。”

    田豐在肯定了沮授的提議之同時,更進一步地闡明了河北一方所應持的戰略方針。

    “嗯……那倒也行,隻是,這鹽業事關民生,若不專管專營,後患實多,諸公以為然否?”

    坐山觀虎鬥的戰略,袁紹還是認同的,畢竟河北雖強,卻也無法做到以一挑二,先讓呂布與曹操互相消耗一下,對河北來說,無疑是有利的,但這,並不是袁紹關注的焦點,他此時在意的其實是販鹽的巨利。

    “主公,此事實有不妥,曹阿瞞那廝竊據朝廷大義,若以天子詔令前來要鹽,我河北豈非給也不是,不給也不是了麽?”

    袁紹這話一出,辛評頭一個便站出來唱了反調,沒旁的,此番出麵販鹽的雖說是郭家,可辛家在其中也占了不小的股份,在天大的利益麵前,又豈能退讓半步。

    “此言大謬,自古以來,鹽、鐵二利就非民間所能擅動者,今,主公既已為四州之主,代天子牧一方,豈有將此二利讓人之理。”

    審配代表的可是三公子袁尚的利益,又哪能容得青州一係大發橫財,站出來強烈反對也就屬再正常不過之事的。

    “審公言之有理。”

    “鹽利確當得專營才是。”

    “主公,那鹽目下可是控製在那呂布的手中,他要賣給誰,隻怕我等也不好強行幹預吧?”

    ……

    三公子一係固然人多勢眾,可青州一係同樣也不容小覷,雙方這麽一爭吵起來,滿大堂頓時便就此亂做了一團……(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