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天道無情

字數:4434   加入書籤

A+A-




    “嗚!”
    此時,一陣嗚咽聲傳來。
    那一動不動的青青猛然一顫,龐然的獸體迅速收縮。
    “開始了。”
    看到這一幕,蟻後的表情一滯,喃喃自語道。
    靈獸化形,那蟻後是親身經曆過的,其中的痛苦凶險當真是不足為外人道的。一個不慎,道消身死那是常有的事。
    蟻後心中甚至閃過一絲悔意,拿什麽東西不好,偏偏拿出個千年果精,羊還沒牽著,先惹了一身騷。
    蟻後心中有悔,楚風亦然。
    楚風年少,性情中人,做事隻憑一股子衝勁,對這種未知的凶險全然沒有概念。他不知道,青青此舉,最終是福還是禍。
    “轟!”
    就在此時,一聲炸雷轟響。
    青天之上,不知何時竟已密布陰雲,如空中惡獸一般張牙舞爪,轟隆嘶吼。
    “這是?”
    楚風一臉驚訝在看向天空,竟不知這空中異象因何而起。
    “這是化形天劫,公子速退!”
    同一時刻,蟻後卻臉色大變,急聲嗬斥之下,身形沒有任何猶豫,一閃而去遠方。
    化形天劫,顧名思義,靈物化成人形時的劫難。
    天下有法則,萬物有其道,各行其道,萬事相安;逆道而行,必有天譴。
    天劫,便是天譴。冥冥中的天道法則。
    再具體一點的解釋就是;世間萬物,皆為能量。成人,成獸,成靈,成精……任何成形的狀態皆是必然和偶然的結合體。
    即,一切都是最好的結果。
    人,匆匆百年,生老病死,塵土中來,複歸塵土,周而複始,生生不息,這便是人道。
    眾人皆依此道而行,方顯世間法則。
    而人又具智慧,堅信道在腳下,要想走得更遠,必須劈荊而行,開道而往。
    這便是修行,逆天而上的道,打破法則的道。
    所以,此道之上,難逃天譴。
    再有,或獸,或靈,或精……受日月精華孕育,靈智開啟,自然不願再受那歸塵入土的約束。
    所以,哪怕隻有那麽一絲的可能,逆天而行者如鯽過江。
    所以,天譴注定成為劫數。
    靈獸化形,便是逆天之道,天譴難免。
    所謂天道無情,任何膽敢逆行者,必遭雷霆怒擊。
    此時,雷霆已至。
    “哢!”一聲爆響。
    一道閃電如銀蛇一般躥出雲層,然後一個俯衝,直劈而下。
    速度之快,來勢之疾,隻在眨眼之間,根本不會容人有任何反應的餘地。
    “嗚!”
    閃電毫無懸念地瞬間擊中目標。
    一聲慘呼傳來。
    中標的是青青。雖然它正在疾速地縮小體形,但那道閃電的準確程度卻還是讓它很意外。
    當然,意外不是重點。重點是,更大的意外轉瞬便至。
    此時,空中的陰雲越積越厚,顏色漸墨。更誇張的是,墨雲貌似沸騰翻滾,其中醞釀的怒意雷霆溢出雲外,猙獰可怖。
    下一刹,巨大的銀蟒穿雲而出,輕車熟路的照著剛才的路線一撲而下。
    原來,剛才的銀蛇看似猖狂,也隻不過是探探路而矣。一旦路已探明,那接下來的,當然就是大舉而下了。
    “不好!”
    這個時候,楚風總算是反應過來了。
    剛才指般大的銀蛇出洞太快,一個閃光便已擊中青青。
    青青那一聲慘叫啊,整個身體被擊得彈了起來,然後便是一片焦糊的氣味彌漫在空中。
    想來那一擊便將青青從內到外傷得不輕。
    如今這碗口大的銀蟒再擊而下,若複擊而中,想必就不是傷得不輕這麽簡單了。這可真是要命的架勢啊。
    “哢!”
    這銀色電蟒從墨雲中一躥而出,猙獰之首仰頭咆哮,然後瞬撲而下。
    楚風臉色大變,再無遲疑,長臂一緊,再次攬住紅菱的小腰,身形一飄而退。
    至於白山方正等眾,此時更是不堪,退去之勢慌不擇路。
    “吼!”
    楚風身形剛剛站穩,亦無絲毫猶豫,握拳抬臂,最強一擊已出。
    楚風如今實力大進,九擊之術更已掌握嫻熟,僅僅隻是心念一動之下,那地動山搖的寒拳便已呼嘯而出。
    九拳連擊術,是武老身死之後,靈魂寄於武經,苦苦專研無數載獨創的功法。
    武經是何物?
    天下八經之首,世間武術的宗祖。
    說白了,世間任何有記載的武術皆出於此,卻又不止於此。
    武經是神物,有靈性,集天下武功,而能融會貫通,取長補短。洞悉天下功法的破綻之後更能加以完善,這便是武經的進化之道。
    武老是何人?
    那是武經的上一代主人,亦是縱橫天下的狂人。然而即便如此,也是被人打得道消身死,惶惶如喪家之犬。
    這便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道理是沒錯,但殺身之仇怎肯不報?這不是武老的性格,更不是他的風格。
    武老的性格是,快意恩仇,你打我一拳,我必還你一腳,你捅我一刀,我定刺你一劍。
    身子都被人弄壞了,對方即便是強大得不能想象,也得豁出這把老骨頭,伺準機會,割了那個禍害。
    武老的風格,那更是特立獨行,一言難盡的。
    身死之後,武老的靈魂也是有那麽一段消沉的歲月的。
    那段時間,武老浸閱了整部武經,卻找不出一套可以完全克製敵方的功法。
    怎麽辦?難道就這麽放棄了?
    當然不是。
    沒有現成的功法,那就自己創造出一套。
    於是,九拳連擊術應運而生。
    九拳連擊,原理很簡單,一拳力微,複擊一拳,二力覆加,而後三拳,繼力而上,直至九拳。
    九拳於一力,蓄勢爆發,以達轟擊之效。
    九拳之術,大巧若拙,這便是武老的風格。
    然而,這拳擊之術即是武老的嘔心之作,其原理簡單,後續的演變卻不能簡單,甚至可以說是集天下武功之大成,自有其妙不可言的幻化。
    楚風年少,實力微弱之時得此拳術,驟而擊發,雖亦驚天動地,卻是拙力,而且是小拙之力。
    如今,楚風實力精進,再發此拳,當可行大拙之力。
    至於大拙之後的巧力,卻不是如今的楚風敢於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