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畏進忠言
字數:3280 加入書籤
在薑策之後,出來了一個穿戴著紅衣華服的女子,彎彎的柳葉眉,眼睛笑起來的時候帶著無盡的嫵媚,肌膚吹彈可破,朱唇不點而紅,眉宇之間飛揚著一種魅力,說不出來的蠱惑,讓人無法挪開眼睛,她沒有戴著太過華麗的頭飾,隻不過隨意在頭發之上簪了一朵金絲攢成的山茶花,梳著螺旋發髻,額間貼著一朵金箔做成的花,兩鬢留著一簇發絲,更加添了些俏皮,可是絕不顯得淩亂。
身上穿著的那件紅色的華服,身上繡著隻有當今皇後才能夠用的金鳳圖樣,衣服的布料也都是采用著最好的燕北種著的最好的桑木之上取出來的葉子,讓冰蠶吃下,然後吐出來的絲線織出來的布匹,幾十個全國選出來的最好的織女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繡成的。
其價值可想一般。
那就是燕貴妃了,要不是在於皇帝的威嚴打壓之下,怕是不少大臣將要迷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即使是最看不上燕貴妃的薑策抬眼看過去,目光竟然是一時分散,挪不開來眼睛,他心中一時竟然是湧動出來一種感想:得女如此,從此君王不早朝了呢。
不過當這個想法剛從腦袋裏頭蹦出來,薑策就立刻從腦海之中將自己的這種想法給摒棄了。可是即使心中懷著對於這個貴妃的恨意,當抬起眼來再看的時候,竟然還是心神蕩漾。
他不由得再次低垂下來眼,這些日子過去之後,燕貴妃卻是生的更加美了。薑策心中不能說是無感,可是響起來因為她輕飄飄的一句話,那樣多的忠臣死於屠刀之下,以極其殘忍的方式殺害了千千萬萬的薑國子民,更何況,因為她的一句話,他那位敬重的兄長竟然是被活埋致死,他的手不由得緊握,青筋暴起,眉頭緊皺,心中湧起來一絲反感。
不僅僅是對於朝堂之上的那個美人,更加是對於自己沒有定力的一種反感。
燕貴妃生的的確十分太美了,不似凡間人。
可是就是這樣的美人,談吐之中頃刻就能夠要了人的性命。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陛下,自古以來,隻有昏君當政才會帶美人上朝,今日陛下如若不譴回貴妃娘娘,微臣就是撞死在這大殿之上,也無法麵對先皇列祖列宗的重托。”朝臣之中走出來一個顫顫巍巍的白發老人。
當他在朝堂之上開始說話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側目看著他,不敢抬頭,因為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焚身。
“華太傅說這話,什麽意思?究竟是朕是昏君,還是貴妃是禍水?”薑恪眉頭微皺,抬起眼睛來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當所有人聽見薑恪似笑非笑的聲音響起來的時候,他們的頭低得更加深了,因為這就是這位君主即將要發脾氣的前奏。都深深為華太傅的命運堪憂。
“自殿下五歲開始,微臣就奉先帝之命輔佐尚為太子的殿下,日日警戒自己,反省自己,一言一行都是恪盡職守,唯恐懈怠,上至無法麵對薑國神靈,下至黃泉則無法麵對先皇,故而今日臣冒死上薦,處死貴妃,給黎民百姓一個交代,還薑國一個太平。”
嗬,薑恪冷冷的哼了一聲:”好一個冒死上薦啊,那朕就成全你,來人,將華太傅拖出午門處斬。“聲音很是隨意,就好像是碾死一隻螞蟻一般。
“慢著。”燕貴妃開口了,聲音之中還帶著嫵媚。
“愛妃又有什麽好主意了?”薑恪問道。
“直接處死實在是太不好玩了。”
“那愛妃有什麽好主意?”
“不如就置一個大鼎,煮沸熱水,讓華太傅下去沐浴一番,看華太傅所言的薑國神靈,到底會不會幫他啊。“燕貴妃說這話的時候,嘴角帶著笑意,然而這種笑意在所有人的眼中卻是帶著無盡的殺機。
”陛下....“薑策實在是忍不下去了,厲聲喊道,此時寧擎死死的抓著他的手,不讓他動分毫,薑策想要掙脫,可是寧擎反而抓的更加的狠了。
薑恪聞聲抬眼,掃過所有的大臣,這才施施然的將眼睛定格在薑策的身上,聲音不緊不慢的響了起來:“難不成,你還有更好的方法?”
此時寧擎不動聲色的遞給他一個眼色,薑策按捺住心中的怨憤,走上前來,畢恭畢敬的行了個禮道:”眼看一月以後,就是貴妃娘娘之妹同著寧將軍的大喜之日,要是殺人,怕就是衝了喜氣,萬一神靈不賜福.....“
燕貴妃再一次掃過他的臉:”本宮向來最不信的就是神靈之說了。“
”娘娘這話就錯了,當年薑國遇大旱,如若不是當歸閣的那位孟姑娘出手相救,也不至於今日。我聽說,那位孟姑娘近些日子似乎在遊曆周國,怕是很快就會到薑國來了。“薑策說到。
”當歸閣怎會管這等閑事?聽淩王這話的意思,卻是好像在威脅本宮啊?“燕貴妃挑眉道。
”臣不敢。“薑策正色道:”舉頭三尺有神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那我就非要試一試。”燕貴妃盯著他,嘴角揚起來一抹挑釁的的笑容:“來呀,置一鼎沸水過來,請華太傅沐浴!”
此言一出,薑策的臉色立刻就變了,立刻跪下來:“皇上,萬萬不可,華太傅可是兩朝元老......“
”淩王殿下可是忘記自己的身分了?“薑恪的聲音不鹹不淡的響了起來。
”臣不敢。“薑策無可奈何的說到。
”淩王殿下不必為老夫求情,反正我也這一大把年紀了,也就是在鼎中一遊罷了,如若能夠以死明鑒,上達天聽,自會有神靈庇佑,老夫死而無憾。”華太傅義正言辭的說著。
殿門外已經是安置好了一個大鼎,下麵燃著熊熊大火,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跪在地上,不敢發出一個聲音。
有的人是畏懼,有的人是隱忍,都隨著殿門之外架著的那鼎鍋爐下麵劈裏啪啦燃燒的柴火聲音起起伏伏。
寧府之中,孟姑娘抬起頭來,看著西北方迅速積攢著的怨靈之氣越發的深了,心下一沉,禦風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