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機會
字數:5061 加入書籤
刑部。
刑部的一眾官員正在忙碌著。
李泰突然來訪。
刑部侍郎張衝連忙迎了出來:“衛王殿下,突然來訪刑部,不知有何貴幹?”
李泰麵無表情,緩緩說道:“傳陛下口諭。”
“傳陛下口諭?”張衝更為不解了,“還請衛王殿下稍候,卑職即刻去稟報尚書大人。”
這到底是什麽情況?
這傳口諭隨便找個小黃門來不就行了麽?
為何會找衛王?
就算是有什麽機密,也該派太子或者朝廷重臣前來啊!
怎麽算也輪不到衛王李泰啊。
一肚子疑問的張衝,將李泰帶進了刑部。
刑部尚書蕭瑀迎了出來,說道:“老夫見過衛王,不知陛下有何口諭啊?”
李泰坐到椅子上,端起茶杯,故作高深地抿了口茶,而後神秘兮兮地說道:“蕭大人,張大人,可還記得繼子殺母案?”
蕭瑀和張衝,眉頭緊皺,麵色一凝:“繼子殺母案?衛王殿下所說的可是前幾個月震驚朝野的那樁要案?”
李泰仰靠在椅子上,點了點頭。
嘶——
蕭瑀的眉頭鎖得更緊了。
這個案子懸而未決已經有些日子了,天子這個時候提是想做什麽?
是要借著這個由頭,問他的罪嗎?
的確。
前些日子,在災民的事情上,他們太過冒進了。
現在,天子要找個由頭,秋後算賬也是沒有辦法的。
唉——
辭官吧。
蕭瑀眼眸越發的黯淡。
一步錯,步步錯。
張衝此時也很是後怕,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殿下,不知道陛下可有什麽指示?”
李泰並沒有回答,反問道:“二位大人,不知道這個案子有結果了麽?”
果然,到底是興師問罪來了。
此類涉及前朝,爭議巨大的案件。按照慣例,都是積壓個十年二十年,不了了之的。
這是潛規則。
如今,天子將這件事情提了出來,顯然是想要他們給出一個合理的判罰。
若是能夠給出合理的判罰,還用轟動大唐,惹得大唐境內各府道州,長安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們爭論不休了麽?
連案子都判不明白,他這個刑部尚書,隻能引咎辭職,辭官還鄉。
蕭瑀越發的懊惱,早知如此就不響應五姓七望那些人,共同給李二發難了。
靜觀其變,他不香嗎?
蕭瑀默不作聲,張衝卻不能晾著李泰,忙不迭道:“殿下,此案案情錯綜複雜,盤根錯節,您也是知道的。”
“再加上陛下剛剛登基不足半年,刑部還有很多公文文書需要交接處置,還請再寬限些時日,刑部再和大理寺組織三堂會審,才能得出一個令天下百姓都滿意的結果……”
李泰聳聳肩,朗聲道:“不必了,父皇已經有了一個妥善的方案。”
“哦?!”蕭瑀驚疑出聲,臉上烏雲密布。
李泰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大聲道:“父皇說,當判案犯劉同流放三千裏!”
“流放三千裏?!”
張衝和蕭瑀齊齊驚呼出聲。
前者是在不解,為何陛下會給出這與朝上袞袞諸公,截然不同的判罰。
後者則是在驚訝,天子竟然沒有借機問罪於他。
這等大仇不報,完全不符合李二一貫的行事作風啊……
在蕭瑀的腦海中,李世民身影前的迷雲又厚實了幾分。
一定是有陰謀!
一動不如一靜。
靜觀其變。
下定決心的蕭瑀,恭敬地問道:“衛王殿下,不知道陛下這麽判罰的原因何在呢?”
李泰鉚足了力氣,朗聲道:“父皇說了,普天之下隻有一個大唐,凡大唐百姓,皆是大唐的子民,豈有前朝本朝之分!”
說完這慷慨激昂的話語,李泰圓乎乎的臉蛋上,潮紅一片,顯然十分激動。
轟!
這話在蕭瑀和張衝的心中炸了開。
李二這是要改變天下的人心,讓天下人忘了前隋啊!
這等胸襟,這等氣度。
李二這人,恐怖如斯。
“陛下聖明啊!”
兩人不約而同跪倒在地上,使勁的舔起李二來。
這一刻,他們總算是明白李世民為什麽要判處流放三千裏了。
二人都是精通律法之人。
很自然便相通了其中的關節。
這麽判罰,既告訴天下人,隻要站在大唐的疆土上就是大唐的百姓,受到大唐的庇護。
同時又告訴天下人,律法雖然嚴苛,但是量刑的時候卻是要考慮情理的。
既維護了律法的尊嚴,又充分考慮了人心。
李世民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一個合格的帝皇,一個恐怖的帝皇了。
恐怕,他們此生都不該與他為敵。
否則,真的是怎麽死都不知道了。
李泰先是一愣,轉瞬捂住眼睛,實在是沒眼看了。
這個不要臉的父皇啊……
不過,這不是側麵反映了,他老師的不凡嗎?
“小意思,小意思。”李泰聽到蕭瑀和張衝這麽吹,麵上帶著一副繼續吹,我很滿意的表情。
但兩隻手卻抬起來,表示就這樣,就這樣,沒必要說的這麽厲害,總之老得意了。
蕭瑀一愣。
他們這吹天子呢,這衛王怎麽回事?
而且這樣的話,不讓太子來傳,卻讓李泰來傳。
此舉定有深意啊!
莫不是?……
嘶——
倘若真是如此,大唐的朝局要變了,大唐的天要變了啊!
蕭瑀整個身子顫了顫,眼中滿是狂熱!
蕭家的機會來了!
鬥不過李世民不要緊,李世民再怎麽恐怖,說到底總歸是個人。
是人,總有一死。
而他們可是世家,千年不朽!
區區幾十年光景,根本算不得什麽。
這寶若是壓對了,李二百年之後,便是他們蕭家獨霸朝堂之時!
這從龍首功……
蕭瑀不敢想下去,臉上的笑容更加殷切了,“衛王殿下一路辛苦了,不妨就在這刑部休息一些時候吧?”
“衛王殿下幫助我刑部解決曠世難題,待到了晚上,還請衛王殿下到老夫府上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