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兵器貿易,一舉數得!

字數:5105   加入書籤

A+A-




    秦淵說著,就用手指沾了沾點茶水,草草地畫了一幅大唐的版圖出來。

    “我大唐版圖周邊大大小小的國家,足有幾十個之多,除去一些大國之外,小國也依舊數目眾多。”

    “他們能起到的作用非同凡響。”

    “倘若兵部能夠連同戶部,組織一場兵器貿易。”

    “將一些朝廷淘汰下來的老式兵器,以及那些積壓在倉庫中許久用不到的武器鎧甲,賣給一些特定的國家,就能夠起到神效?”

    說到這兒。

    秦淵手指輕輕地在大唐版圖的右上角畫了個圈。

    “比如說這兒,這一片延伸出去的半島,以三個國家的實力最為強悍。”

    “高麗、新羅和百濟!”

    此刻的高句麗,早就在一百多年前就改名為高麗,分裂成三個國家了。

    隻不過後世史學界為了區分出高氏高麗和王氏高麗的區別,才繼續稱為高句麗。

    總而言之,稱呼高麗是沒有問題的。

    杜如晦和李世民隨著秦淵的話語和指引,把目光轉到了大唐版圖的右上角,也就是遼東半島一帶。

    “這三個小國當中,高麗的實力是最強的。”

    “甚至遠遠超過新羅和百濟加起來。”

    “自漢代至今,我中原地區與遼東一帶就素來糾葛不清,我中原王朝也多次進行征討。”

    “換句話來說,這高麗三國就是一個極為不穩定的因素,每逢中原地區出現戰事,高麗這樣的野心國家就總會從中作梗。”

    “仗著有時候中原地區無暇顧及他們,就反倒派兵進犯遼東,搶掠中原地區的州縣,掠奪人口和財物,這樣的事情高麗幹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杜如晦和李世民聽了之後不由得連連點頭。

    這個情況他們當然心裏有數。

    遼東半島上的這群蠻子,的確就是這樣的。

    新羅和百濟還要好一些。

    畢竟走陸路和大唐之間隔了一個高麗。

    走海路又不是特別通暢,很少對中原地區進行侵犯。

    反倒就是那個高麗,實在是遼東三國中最大的毒瘤!

    挨了中原王朝的打,就縮頭縮腦的,哭爹喊娘,跪地求饒。

    一旦中原王朝手軟放過了高麗。

    碰上中原地區戰亂的時候,原本求爺爺告奶奶的高麗,立馬就化身餓狼,狠狠地撲上來咬一口。

    原本大唐一統天下之後,也已經把高麗列入了討伐的名單之中。

    隻不過是大唐此時實力雄厚,小小的高麗不敢在大唐麵前裝逼。

    因而,立馬又裝成了狗崽子。

    又是上書上表,又是請求認大唐為宗主國,更是表明要年年朝貢。

    當然。

    大唐的君臣也不是愚蠢的人,高麗的裝慫的舉動,他們也不可能看不出來。

    隻不過相對於遼東這個國家。

    顯然是北方的突厥人,乃至更廣闊的北方草原,對大唐的侵略性和威脅性更大一些。

    與那些北方的遊牧民族相比,高麗這種威脅就顯得無關輕重了。

    故而先放開高麗,等到把北方遊牧收拾了之後,再來處理這個遼東國家。

    這主次得分清楚,處理妥當。

    杜如晦和李世民此刻還是兩眼一抹黑。

    他們雖然能夠理明白這些關係,但這跟兜售兵器有什麽關係呢?、

    因此,杜如晦疑惑地問道:“小郎君,你剛剛說這遼東三國,和兵部處理兵器和鎧甲有什麽聯係嗎?”

    “你剛剛說的特別的好處,又是指的什麽呢?”

    秦淵輕咳了一聲,然後抿了一口茶。

    “剛剛我跟你提到的遼東三國,另外的新羅和百濟,幾乎不合中原王朝有什麽戰爭之類的糾葛。”

    “反倒是這兩個國家,與同在遼東半島的高麗卻是世仇三個國家你打我,我打你,彼此鬥了不下百年。”

    “當然最近一些年頭,百濟這個國家漸漸的站到了高麗那邊去了,反倒隻剩下新羅獨自力扛兩方。”

    “何不利用這一次機會,將淘汰下來的舊式裝備,轉手販賣給新羅,把新羅的實力給武裝起來。”

    “如此一來,新羅在和高麗進行爭鬥的時候,就會更加有戰鬥力,更能夠從後方起到拖後腿的作用。”

    “動用這個借力打力的辦法,讓遼東三國自己亂起來,把遼東的水攪得更混些,讓他們更亂一些。”

    “那麽最起碼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內,在我們大唐騰出手來收拾高麗之前,整個遼東都將陷入高麗三國的內鬥之中。”

    秦淵話音剛落,杜如晦頓時就感到頭皮有些發麻,他越發覺得今日心血來潮,故意來找小郎君是個了不得舉動。

    真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本意就是來找秦淵蹭蹭眼熟,培養一下感情。

    就連如何處理兵部年年淘汰從而多餘出來的兵器和鎧甲,都是臨時找的借口。

    沒想到啊……

    怎麽就涉及到了府兵製和募兵製的更新問題。

    接著又涉及到了兵器貿易。

    現在又直接把這件事情關聯到了中原和遼東三國的局勢。

    尼瑪!

    還能關聯出更多的事情嗎?

    而且還不僅如此。

    偏偏這些牽扯到的事情,又分析的簡直是淋漓盡致!

    他所描述的遼東三國的局勢,簡直把高麗和新羅、百濟的關係給扣得死死的。

    杜如晦心裏暗自吐槽了一陣。

    然後重新把思路拉回到了正題上,摩挲著下巴思考了一陣之後。

    總結了一下秦淵所說的話語。

    “那小郎君,這麽說來的話,隻要兵部和朝廷能夠做出決定,把這些多餘淘汰的兵器賣給新羅之類的國家。”

    “不僅能夠換取錢財、人口和貴重資源,用於打造新的裝備,還能消弭掉淘汰浪費的負麵影響。”

    “甚至還有助於鞏固我大唐王朝的安全,穩定四方局勢,為我大唐王朝將來北伐突厥提供一個基礎?”

    秦淵非常肯定的點了點頭。

    “是的,我就是這麽個意思,高麗也隻是個例子,周邊能夠動用這個辦法的國家還真有不少。”

    李世民不由得有些震撼起來,心裏也在撲騰撲騰的猛烈跳動起來。

    臥艸,就一樁兵器貿易,居然能有天大的好處!

    一舉數得!

    就這種同時兼顧各方的好辦法,就讓長孫無忌等人來思考,肯定是想不出來的。

    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受到了局限。

    對於他們這樣的朝中重臣來說,第一時間就會否決掉自己腦海中關於兵器貿易的想法。

    因為和別國做兵器鎧甲相關的生意,實在是有些危險的匪夷所思的舉動。

    估摸著也就隻有秦淵這樣的奇人,才能夠把思維跳脫出去,不受這些邊邊框框的限製。

    這個辦法看起來絕對可行。

    杜如晦暗自在心裏決定,等回去之後,就去房玄齡麵前好好得瑟一番,再上表,請朝中文武百官一起商議。

    PS:抱歉了,昨天上醫院了,鴿了一天的更新,很不好意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