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爭論

字數:4009   加入書籤

A+A-


    這幾日諸葛孔方都沉浸在建造高轉筒車之中,倒是無心在意軍中之事。

    荊州襄陽二地的木匠這幾日基本上都被曹操請到了此處,原本諸位心中都極度不願。

    以曹操的脾氣,在他的手下做事,怕是很難保全自身。

    這安家的銀錢還沒賺到,怕是沒有機會活著回去了。

    前些日子曹操手下的人造出來的曲轅犁倒是令他們驚豔了一番,有些木匠倒是心甘情願的前來,想要學一番本事回去。

    原本他們以為曹操手下的百工之士應當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不過到了帳前竟然才知曉,能夠繪畫出曲轅犁圖紙的人竟然是一個不過二十年歲的青年男子,眼光倒是要比不少的老木匠好上不少….

    隻是諸葛孔方到底是年歲太輕,不少的老木匠心中是不太服氣的。

    認為他不過隻是能在紙上作作畫罷了!

    “我看這位先生的模樣,應當是曹營之中的謀士罷!”

    “這天下誰人不知,曹將軍行事狠厲,手下的謀士自然是不將我等人的性命放在眼中,現如今竟然將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可當真是稀奇!”

    說話的男子看起來也不過剛剛弱冠,心氣自然是高。

    他有意諷刺諸葛孔方一番,倒是沒有想到,諸葛孔方竟然沒有半分生氣之意。

    諸葛孔方見著眼前的這些能人,自然是知曉他們心中不服。

    “現如今四處戰亂,百姓名不聊生,我將你們喚來,確實是想要為將軍排憂解難…”

    “各位心中所想,我自然是清楚,不過,若是能夠將這高轉筒車複刻出來,對於百姓來說也算是百利無一害,也算是雙方共贏罷了!各位何樂而不為呢?”

    …

    諸葛孔方一副淡然的模樣倒是令周遭的老木匠心中心生讚賞之情,年輕人能夠在這般年歲有此種心態,已經算是難得。

    也難怪能夠得到曹操的重用。

    “各位既然已經來到了此地,我便必定不會虧待了諸位…若是能夠將高轉筒車複刻出來,自然是能夠厚賞諸位!”

    聽到諸葛孔方這般說,他們心中此時也算是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隻是這高轉筒車構造複雜,其中的工藝是他們從未見過的,一來二去還耗費了很大一番功夫。

    不過,有諸葛孔方的實時指導,築造過程也還算是十分順利。

    這段時間,木匠們將諸葛孔方的脾氣也算是摸得一清二楚,心中都多了幾分讚賞…

    “沒有想到,這曹營之中竟然還有這等能人存在!”

    他們私下偷偷議論得不少,最後還是當初同諸葛孔方頂撞過的年輕男子大著膽子上去問道:“諸葛先生,不知道諸葛先生這番技藝是師從何人?”

    “我等從未在古籍之中翻閱到這般工藝!”

    古籍之上自然是沒有辦法翻閱到…

    既然如此,諸葛孔方倒是神神秘秘的說道:“我早年間偶然得到一張殘缺的古書,上麵鐫刻了部分高轉筒車的模樣,這些年耗費了不少的功夫,才將這圖紙畫出來…”

    “本來隻是想要試著做出來,哪成想碰巧成功了!”

    “先生謙虛了…隻是不知道這古書,能否借我等參閱一番?”

    聞言,諸葛孔方故作可惜的說道:“那倒是有些遺憾了,這本古書當年我也隻是正好翻閱完之後,便消失不見蹤跡,現如今不知去向何處了…怕是沒有辦法借你過目了…”

    聽到諸葛孔方這般說,一群木匠心中都有些微微失望。

    正當一群人聊得甚是興奮之時,夏侯傑急匆匆前來通報道:“將軍下令,要將所有的鑄鐵工人全部召集去…”

    “先生手頭的事情怕是需要暫緩一段時間了!”

    雖說,高轉筒車已經基本完成,現下隻需要前去試驗便可,倒是暫時不需要鑄鐵師父。

    隻是,曹操此舉…

    難不成周瑜的計劃依舊是照常進行了?

    隻是,有蔡瑁張允二人在,又如何能夠放任曹操如此亂來?

    聞言,諸葛孔方著急說道:“現下究竟是什麽情況?”

    “蔡瑁張允二位都督現下在何處?”

    “他們二位如今已經在將軍營帳之中,隻是先前的事情,說到底將軍心中還是對二位心存芥蒂…”

    “雖說二位都督極力反對將軍打造鐵環一事,但將軍現下與二位起了爭執,怕是不會聽取二位都督的意見,無奈之下我便隻能夠前來尋鑄鐵師父了…”

    看來曹操的疑心要比想象之中更重,怕是隻有自己前去遊說了。

    “既然如此,那將軍先帶我前去瞧瞧!”

    聞言,夏侯傑當即便鬆了一口氣,現下怕也隻有諸葛孔方所說的話能夠左右曹操的決定了。

    “曹將軍!”

    果不其然,諸葛孔方還隻是在營帳之外便聽見了巨大的爭執聲。

    蔡瑁張允二人江麵行軍多年,倒是第一次聽見此種詭異之術,怕是周瑜此舉別有用心。

    聽到諸葛孔方的聲音,曹操臉色這才微微緩了緩,說道:“先生今日怎麽沒有研究高轉筒車,倒是尋到我這處來了?”

    諸葛孔方笑道:“夏將軍前去指派鑄造師父,我這才知曉前線之事,隻不過…以在下之見,此事怕是其中有詐!”

    “先生何出此言?”

    “我曹營百萬大軍,他周瑜能耐我何?”

    聞言,諸葛孔方搖了搖頭,歎氣道:“將軍雖有百萬大軍,但若是用鐵環將船頭尾相連,百萬大軍同為一體,在江麵之上,雖說能夠凝成一心,可若是遇上了旁的事故,怕是不好脫身!”

    “既然先生有旁的想法,不如展開說說?”

    “黃蓋乃吳國三世之臣,無論如何,都不會因為同周瑜有口舌之辯而叛歸於將軍,此事詭異…”

    “屆時東吳之軍若是想要毀我糧草、燒我船隻,將軍怕是措手不及,損失慘重啊!”

    “你的意思是,東吳之軍想要火攻?”

    “正是!”

    “江麵之上,火攻便是最為有效的作戰手法,蔡瑁張允二位都督怕是深諳水軍作戰之道,他們二人的意見必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