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水溝
字數:4271 加入書籤
“是!”
現如今的年代,想要修建城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對於大的城牆不直接用楨斡築牆,改用斜立的杆來控製城牆的斜度,用版代替楨。
夯築時先把數根草繩的一端係在版的不同位置,另一端係在木楔,拉緊後木楔釘入地上固定,然後夯築,這樣便極其的費時間費氣力。
可是現如今又很難弄到水泥,他便隻能想著旁的法子。
若是用糯米當做黏合劑的話,隻怕城牆能夠加固不少。
於是諸葛孔方便前去尋了不少的糯米,將糯米打壓之後,做出了不少的黏合劑,然後便用這些黏合劑做出來了一道小小的牆。
隨後,諸葛孔方又尋來了將士,讓那些將士在旁邊按照原本的方法和黏合劑,堆砌除了一道一樣大小的牆。
緊接著,諸葛孔方又前去尋來了曹洪等人。
“先生!您叫我等前來是所謂何事?”
聞言,諸葛孔方笑道:“我瞧著將士們修築城牆著實是辛苦,便用糯米做出了些黏合劑,用來將石塊更加緊密的粘連住…”
“糯米?”
聽到諸葛孔方這般說,曹洪心下微微有些震驚。
這糯米平日裏是用來食用的,倒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可以用此物修建城牆…
“諸位將軍可以試上一試,牢固性確實極好的!”
隨即,曹洪便上前拿榔頭瘋狂砸擊,卻無法撼動城牆的一絲一毫!
反而是一旁按照原本方式修建的城牆,卻輕易的便產生了破損!
見到這般,周遭的將士不由得驚歎了起來。
“沒想到,這糯米的粘合性竟然如此之好,若是修建城牆的時候使用,倒是能夠給我等省下不小的氣力!”
“是啊!”
……
用糯米的效果雖然說是極好的,但是用糯米監造城牆確實是有些許的奢侈!
這時,荀彧卻開口說道:“先生,隻怕…用糯米還有一個不好的位置。”
“大人請說!”
“這糯米並不防水,若是經過了雨水的衝刷,恐怕是極易倒塌!”
聞言,諸葛孔方笑道:“荀令君說得極是,因此,我也想出了一個法子。”
說著,諸葛孔方便將書中的城牆構築圖拿出來,遞到了他們的手中。
“若是將城牆的構造改造一番,或許能夠解決這個難題!”
隨後,荀彧便接過了他們手中的構築圖,瞧著上頭的設計,極其精妙!
一旁修建城牆的管事頭頭,瞧著這構築圖,心中也是驚歎不已。
這諸葛先生當真是天下的奇才啊!
若是一味地在城牆上增加頂棚,隻能使積水蔓延,最後積水在城牆之上無法排出,這般做的話,可是得不償失。
積水便會慢慢侵蝕城磚中的黏合劑,導致城牆崩潰…
而且,積累下來的水,也是會這樣浪費了,實在是不值當。
因此,若是在修建城池留下一部分的空間用於修建排水管道,便能夠解決這一難題。
“鄴城身處北方,雖說年年雨水都甚是稀少,但是這種危險也不得不考慮。”
“但我等若是能夠將所排出的水全部儲存起來,不僅僅不會讓城牆受到危害,也能夠在旱季缺水的時候,讓這些雨水能夠可用…”
“如此,也算是大有益處!”
話雖是這般說,但是糯米實在是難得,此事還需要前去詢問曹大老板的意見!
隻是,曹大老板在聽聞了他們所說的話之後,當即便拍板說道:“這件事,便同諸葛孔方所說的那般去做罷!”
“敵軍虎視眈眈盯著鄴城,城牆自然是重中之重!”
“更何況,我們當初挖斷漳河的水,讓鄴城之中斷水斷糧,可難免他們不會故技重施…”
“朕倒是覺得,諸葛先生的這個想法極其可行…”
既然曹操都已經這般說了,他們自然是沒有任何的意見。
畢竟,諸葛孔方所想出來的法子,確實是上上之選。
對如今鄴城的情況來說,將城牆修建好可是重中之重。
既然此事已經定了下來,諸葛孔方也有的忙了。
他連著幾日都在城中晃悠,想著挖水溝的事情!
這鄴城之中年年旱災,田地之中的秧苗生長都極其不好,許多的百姓心中也甚是不安定。
前些日子斷水斷糧的事情,已經叫他們人心惶惶。
若是諸葛孔方等人還不有所作為的話,恐怕是會引起百姓怨聲載道的…
好在那關雲長等人撤離的時候,留下了不少的藕粉,前些日子方商旅之人進城,也是為了收刮一些蜀軍的糧食。
眼下軍隊是不缺少這些糧食了,於是諸葛孔方便派人將剩下的藕粉全部都分發到了百姓的家中。
收了些曹操的好處,百姓的心中的怨氣這才消散了不少。
這天下額局勢也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
既然在曹操手下,也能夠讓他們衣食無憂,旁的事情,他們自然也是不想多管…
幸虧諸葛孔方做了這事,否則他去田壟之中視察的時候,恐怕是要被百姓給轟出來。
“這糧食的長勢本就不好,前些日子漳河的水也留不進來,我等也是沒有法子,隻能瞧著這秧苗黃了!”
“幸虧河水通的及時,否則怕是救都救不回來了!”
農戶在一旁抱怨著,也是瞧著諸葛孔方像是個好說話的主。
聽到他們這般說,諸葛孔方也是一臉抱歉的說道:“諸位的損失,朝廷定然是會想法子彌補給諸位的,還請諸位心中莫要介懷!”
“這秧苗還有得救,這些日子,皇上會派遣些許的將士前來協助各位…”
“另外,我瞧著這鄴城之中土地實在是不夠,便叫著一些將士開墾了些許的荒地…”
“諸位還請好好配合朝廷的安排,定是會給大家都補償些許的田地,至於賦稅也會減輕些許,定是不會苦了大家,還望大家放心!”
農戶們一聽說,有田可以種,還不需要多交賦稅,臉色當即便和緩了不少…
“那便多謝先生了!”
他們一邊往家中走,嘴裏還一邊念叨著,這可是大喜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