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為君分憂”:荀令君入宮獻計

字數:6346   加入書籤

A+A-




    “賈愛卿!”

    “此事幹係重大,朕需要一些時間來考慮。”

    “這樣,你先行退下。”

    “一旦朕想通了,有了聖裁,自會讓人傳旨於你。”

    “你看如何?”

    在權衡再三,蘇成睿還是打算使用拖延戰術。

    “諾!”

    賈詡也沒有繼續爭辯,拱手就告辭,這倒是讓蘇成睿頗有些意外。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對方會來這麽一招。

    一時間,特別的意外。

    一臉的疑惑。

    心說,這家夥心裏又在打什麽鬼主意?

    古怪。

    一送走賈詡,蘇成睿剛要回內殿,準備找陳圓圓探討一下生命的奧妙,一位不速之客又一次出現在他的麵前,這讓他無語了。

    心說,你們不會是商量著來的吧。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荀彧。

    現任的大明戶部尚書。

    蘇成睿的肱骨之臣。

    心腹。

    “皇上萬福金安。”

    荀彧說道。

    “荀愛卿,你不會也是來請旨讓朕審訊廢太子朱慈烺和圈禁太後吧?”

    蘇成睿有些無語的說道。

    他其實就在擔心自己的這些鐵杆追隨者們,為了鞏固他的權勢,聯手逼宮,一定要讓他對付朱慈烺和太後周妙雲。

    他當然明白這些心腹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隻不過,他不想要將事情做的這麽絕。

    在他看來有些事情需要從長計議。

    不能急。

    如今他已經是大明皇帝,自然要表現出足夠的胸懷,又豈能小肚雞腸?

    一旦他趕盡殺絕的話,其後果怕是會不可控,諸比如說,那些盤踞在南方的皇室宗親,一定會出來反對他,指責他。

    諸比如說:

    他的大伯鄭王朱由鬆如今就在應天府。

    在曆史上,在崇禎皇帝吊死煤山之後,此人在應天府登基稱帝,成為南明弘光皇帝。

    他的叔叔桂王朱由榔,唐王朱玉建......

    不得不說,大明朱氏皇族實在是太興盛了一些,這些王爵也太多了。

    什麽潞王,崇王,湘王,蜀王.......

    多如牛毛。

    這些皇族的王爺們,他們雖然沒有什麽實權,但是他們都是大明皇室的子孫。

    根正苗紅。

    如今朝廷勢微,各地的軍閥以及那些大臣們都心懷鬼胎,意欲擁立這些王爺為帝,從而挾天子令諸侯,稱霸一方。

    倘若自己德行有失,給這些人以口實,說不定大明的南方立馬就會出現一大批的割據勢力。

    之後,這些勢力一定會聯手起來反抗他。

    如當初的靖難之役,建文帝剛愎自用,過於著急的推行削藩令,導致燕王朱棣在順天府起兵反抗。

    其餘的大明王爺們,陰奉陽違,在暗中悄悄的支持燕王,最終建文帝腹背受敵,大敗。

    之後,燕王朱棣率軍攻入應天府。

    繼成大統。

    建文帝的前車之鑒,蘇成睿不得不小心。

    他的處境其實也不怎麽好。

    偌大的天下,能夠掌控的不過是順天府以及山東。

    其餘的地方,不是淪為闖賊的地盤,就是成為某些人的勢力範圍,根本就不聽從他這位大明新皇帝的詔令。

    他任重而道遠。

    “皇上,你想錯了,臣這是來為您排憂解難的。”

    荀彧說道。

    “是嗎?”

    “荀愛卿,你有什麽良策,快快說來?”

    “你不曉得朕如今被賈詡這家夥都要逼瘋了,他如今給朕這麽一招,讓朕是騎虎難下,根本不知道如何化解難局。”

    “不處理朱慈烺,祖宗家法和國法又何在?”

    “一旦處理的話,地方的那些藩王們又怕是會挑出來找茬。”

    “唉!”

    “你說這又不能派兵威脅,朕也是很難做的。”

    “我?”

    蘇成睿對著荀彧開始報怨和感慨起來。

    “皇上!”

    “文和也是一心您著想,或許他的手段有些激進,但在某些程度上,亦是最幹淨利索的。”

    “廢太子朱慈烺始終就是您的心腹大患。”

    “太後又是廢太子的母後,又在朝臣之中極有威望,他日一定皇上不在京城,又怕是會生變數。”

    “不打壓是萬萬不行的。”

    荀彧說道。

    “荀愛卿!”

    “你說的這些朕自然也明白,但正所謂欲速而不達,如今闖賊未滅,建奴又犯邊,北方諸行省的天災亦需要賑災。”

    “朝廷亟需一個短暫的緩衝期,南方在這個時候,越發的不能亂。”

    “朕不能給這些皇叔們生事的理由,希望能夠暫時穩住他們。”

    “在這樣的情形下,朕暫時不能動烺皇弟。”

    蘇成睿亦是頗為無奈的說道。

    人在江湖飄,始終有許多的身不由己。

    當皇帝亦是如此。

    “皇上!”

    “其實臣理解你的難處。”

    “這不,臣已經為您帶來了解決的方法。”

    “為您排憂解難。”

    荀彧說道。

    “哦?”

    “愛卿有什麽好辦法,快快說來,你不曉得這事情算愁煞朕了。”

    “講。”

    一聽荀彧的話,蘇成睿立馬來了興致。

    “皇上!”

    “臣亦已經了解過案情,發現這周奎亦不過是被人構陷的,一切亦不過是有人精心布置的局。”

    “文和自然已經看透其中的關鍵,他之所以隱忍不發,無非就是想要將錯就錯,借著國丈周奎來打壓廢太子和太後。”

    “隻消我們能夠將案件徹查清楚,揪出幕後的真凶,屆時文和縱然再堅持,也已經沒有了動手的理由。”

    “一切難題亦將迎刃而解。”

    一側的荀彧似乎已經胸有成竹,自信滿滿,拱手向蘇成睿緩緩道來。

    “荀愛卿!”

    “你是說周奎的案件幕後還有人?”

    “昌寧侯柳炎?”

    “禦史呂方臣!”

    “崇山伯韓江!”

    “工部主事趙誌敬!”

    “這些人都不過是棋子,隻是這幕後之人用來借刀殺人,渾水摸魚的犧牲品。”

    “如果真如愛卿所言的話,那麽這背後之人,亦怕不是尋常的人物。”

    “畢竟能夠指使和控製這些朝中大員,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嗬嗬......”

    “這件事情越來越有趣了,朕有必要親自和這位頑皮的朋友玩一玩。”

    “鬥一鬥法。”

    蘇成睿微微闔上眼睛,滿臉的殺伐。

    這是他動怒的征兆之一。

    “皇上!”

    “臣在審訊的時候發現一些線索,或許這京城中的萬安寺是關鍵,昌寧侯柳炎他們平日裏就是在萬安寺集會。”

    “這裏麵一定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

    “還有就是京城首富沈家,或許也和此次的事件有關聯,因為昌寧侯柳炎的夫人,正是沈家的二小姐沈秀靈。”

    “臣推測兩者不可能沒有關係。”

    荀彧說道。

    “荀愛卿!”

    “你這功課做了不少。”

    “怎麽?”

    “此次的捐錢借糧事宜有什麽曲折不成?”

    “與沈家有關?”

    “他們不配合朝廷的行動?”

    蘇成睿微微打量著荀彧,滿臉戲謔。

    他不是笨蛋,相反很聰明。

    從剛剛的對話之中,亦已經看得出荀彧最終的目標,其實就是通過昌寧侯柳炎,聯係上沈家。(www.101noveL.com)